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男.寵到皇帝,慕容沖的崛起之路!

從男.寵到皇帝,慕容沖的崛起之路!

圖片來自網路

歷史上比較特別的帝王有很多,但要說身世經歷曲折者,莫屬五胡十六國時期的西燕第二位皇帝慕容沖了,他可是經歷了侍從皇子到男寵,再到皇帝的坎坷之路。(說多了都是淚,往下看吧)

跟慕容復有關?複雜的十六國背景

先說說慕容沖所處是時代背景五胡十六國吧,五胡十六國到底是個什麼時期,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三國知道吧?三國之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個組成部分,大概來說就是五胡亂華的時候。當時入住中原的眾多游牧民族建立了二十多個政權,十六國就是其中的代表。後來北魏拓跋家族經過多年征戰,終於統一北方,歷史這才進入南北朝時期。

怎麼樣?夠亂吧。還記得小說《天龍八部》里一心想復國的慕容復嗎,他的身份就是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多個「燕」國政權的鮮卑貴族慕容氏後裔。如果你喜歡把武俠小說帶入一點歷史感,那麼大概也許可能慕容復勉強稱得上慕容沖的後裔吧。

圖片來自網路

慕容沖身世好,一出生就是皇子,他爹是前燕帝慕容俊,慕容沖九歲就被封為中山王,又榮升燕國大司馬,可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但是,五胡十六國是怎麼的亂世?且不過老百姓過的啥日子,就連所謂的貴族也是換了一茬又一茬。

圖片來自網路

皇子淪為男。寵。。。。。。

太和五年(370年),前燕被前秦滅亡。前秦皇帝苻堅將慕容沖的姐姐納為后妃,,當時年僅十二歲的慕容沖,也因為容貌俊美有龍.陽之姿,被苻堅寵.幸。慕容沖失去家國,不得不靠臉吃飯,他與姐姐獨佔苻堅寵愛,後宮其他嬪妃全都失寵。長安甚至流傳出歌謠:「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古人常說紅顏禍水,所以大臣們就擔心慕容沖姐弟二人會釀成禍患。苻堅在大臣王猛的勸諫,只好把慕容沖送出宮。

當時長安又有民謠說:「鳳凰鳳凰停在阿房。」傳說中,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子果實不吃,苻堅就在阿房城種植成千上萬棵梧桐、竹子,等待鳳凰來臨。他卻不知道慕容沖的小名就叫鳳皇,而數年之後,慕容沖將會率軍攻佔阿房城。

圖片來自網路

此恨難消,唯有復國

在苻堅手下,慕容沖忍常人不能忍,度過了艱難而屈辱的三年歲月,曲意逢迎的外表掩藏著對苻堅的恨之入骨,重獲自由的慕容沖等待時機報仇雪恥。

終於,機會來了!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與東晉在淝水之戰慘敗,苻堅失去了對境內各族勢力的控制。太元九年(384年),慕容沖的叔叔慕容垂起兵建立後燕,慕容沖的哥哥慕容泓也在關中起兵自稱濟北王。慕容沖當時在平陽擔任太守,他也趁熱打鐵,擁冰兩萬攻城略地。苻堅派竇沖征討慕容沖,慕容沖吃了敗仗,於是率騎兵八千投奔哥哥慕容泓。

不久,慕容泓正式建立西燕政權,慕容沖的機會再次來臨!太元九年(384年)六月,慕容泓的謀臣高蓋、宿勤崇等人認為慕容泓的德望不如慕容沖,而且不好控制,於是殺了慕容泓,立慕容沖為皇太弟。慕容沖大權在握!

圖片來自網路

登基稱帝,大仇得報

太元九年(384年)七月,苻堅聽說慕容沖離長安二百餘里,就撤兵而回,安排部署兵力,等待慕容沖。慕容沖就命婦女騎著牛馬充數,舉竿子為旗,製造聲勢,勉勵將士,接連打敗苻堅的防守。

太元九年(384年)九月,慕容衝進逼長安。苻堅登上城頭觀望,嘆息道:「這些虜賊從哪裡出來的?這麼強盛!」他大聲斥責慕容沖:「你們這些奴隸不好好放牛牧羊,為什麼要來送死?」慕容沖霸氣回懟:「你說是奴就是奴吧,但我這個奴已經厭倦了為奴之苦,要把你取而代之!」

苻堅眼看大勢已去,卻還天真的抱有幻想。他派使者送一領錦袍給慕容沖,傳旨說:「古人交戰,使者在中間往來。愛卿你遠道而來,諸事草創,能不勞苦嗎?朕現在贈送一領錦袍給你,表明本心。朕對你的情分怎麼樣,你怎會在一夜之間出現這種變故?」

情分?!苻堅妄圖喚起與慕容沖的昔日情分,但在慕容沖眼中,哪有什麼情分,全是仇恨!

圖片來自網路

慕容沖命人回復苻堅,稱「皇太弟有令」:孤現在心懷天下,豈能顧念一領錦袍的小恩小惠。識相的趕緊束手就擒,早點把苻堅交出來,皇太弟自然會寬赦苻氏。

苻堅聽完大怒,後悔道:「我就不該聽從王猛和陽平公所言放了慕容沖,使得這白虜(對鮮卑族的蔑稱)如今敢這般欺我。」

太元十年(385年)正月,慕容沖攻入阿房城稱帝,改年號為更始,隨後,又攻佔長安城。苻堅兵敗逃走,逃跑途中被羌人殺死。

可惜的是,慕容沖辛苦得來的皇位卻不好好珍惜,他性格早已扭曲,殘暴肆虐,引發鮮卑人眾怒,在太元十一年(386年)被部下殺死。


本文系原創文章,版權歸【文藏】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天工奇技——明清蘇州雕刻工藝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玉巡鑒——雅士文房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