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帝為何只在位六十年就禪位?這並非出於其真心,而是形勢所迫

乾隆帝為何只在位六十年就禪位?這並非出於其真心,而是形勢所迫

史海鉤沉:乾隆帝為何只在位六十年

眾所周知,清高宗乾隆帝是我國古代最為長壽的皇帝,他足足活了八十九歲。這樣的年紀,就算是放到現代來說,也絕對算得上是高壽了。然而,他皇帝卻只做到了八十五歲,就將皇位傳給了第十五子永琰,即後來的嘉慶帝,而自己則做了四年的太上皇。而嘉慶帝也成為清朝唯一一個不舉辦先皇葬禮即登位的皇帝。

乾隆帝為何只在位六十年就禪位?這並非出於其真心,而是形勢所迫

乾隆帝朝服圖

為何乾隆帝非得將皇位禪讓出去呢?原來在乾隆元年的時候,他初登皇位,即焚香禱告。為了表示對祖父清聖祖康熙帝的尊敬,他決定只在位六十年,絕對不到第六十一年。

為什麼他要在心裡發這樣的一個誓言呢?原因很簡單,他自己也根本沒想到能活那麼長時間。康熙帝雖然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國古代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但他八歲就登基,六十九歲時駕崩,他的年壽還不到七十。而乾隆帝繼位的時候,已經二十五歲,若是在位六十年,那就是八十五歲,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依他的想法,自己根本到不了乾隆六十年。

但沒想到乾隆帝竟然活過了六十年,這樣一來,事情就有些麻煩了。

這也本來只是他自己私下裡發的一個誓言,並無第二人知道,即便知道也絕對不敢說出來。如果沒有什麼波折的話,乾隆估計自己也會食言,畢竟權利的誘惑太大了,沒有哪個皇帝會心甘情願將皇帝交出來,像宋高宗那樣的帝王畢竟是鳳毛麟角,歷史上的許多太上皇絕大多數都是被迫退位,比如唐高祖和唐玄宗。

但乾隆帝最後還是不得不把皇位禪讓了出去,並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期限,那就是實打實的六十年。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乾隆四十三年,皇帝去盛京(今遼寧省瀋陽市)祭祖,回來的途中,收到了一個秀才金從善呈上的一個請願書,請求他立皇后和太子。金從善甚至質問乾隆帝,你這是準備做什麼,是想「以不正之運自待」嗎?所謂的「以不正之運自待」,即是不拿自己當合法政權了嗎?

這話也未免說得太重了,潛台詞里甚至還有深深的諷刺,你不立太子,難道自己想做萬年王八千年龜不成?你不立皇后,養著幾十個「情人」(即妃嬪),這樣怎麼能得到萬民的敬仰呢?

這個金從善估計是一個酸秀才,只知道死讀書。若是放在某些開明的皇帝身上,非但不會殺了他,反而會稱讚他忠心,賞他個一官半職什麼的。但乾隆帝顯然不是這樣的,他當時就暴跳如雷,喝令將金從善拉下去砍了。

雖然殺了金從善,但這個酸秀才捅出來的簍子還得乾隆帝親自去填。於是,他也只得是硬著頭皮來回應。他說道,朕都快七十多了,還立什麼皇后?不怕天下人恥笑嗎?誰說我不立太子?早在三十八年前,朕就立過了,只是太子早夭,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朕也不是什麼貪戀皇位之人,早在乾隆元年,朕就發誓絕對不超過六十年。普天之下都知道朕大公無私,朕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既然說出了,就一定做到,到了乾隆六十年,不管發生什麼事,朕都會退位。

乾隆帝為何只在位六十年就禪位?這並非出於其真心,而是形勢所迫

康熙帝朝服圖,他在位六十一年

這其實也只是乾隆帝逞一時之快,並非出自自己的真心。此時距離乾隆六十年還有十七年,自己能不能活到那時還是個未知數。

隨著時間的推移,乾隆六十年也是越來越近,乾隆帝也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如果果真到了乾隆六十年,要不要實踐自己詔告天下的那個誓言呢?經過幾年的思想鬥爭,他仍是拿不定主意。

然而,就在乾隆六十年的時候,他終於下定了決心。在這一年的第一天,竟然發生了日食。以現代人的觀點,這不過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天文現象,然而在乾隆帝眼裡,這可就是上天的警告!既然你一而再地發誓絕不超過六十年,現在已經是第六十個年頭,你也應該表態了。

於是乾隆帝令人抬來了幾箱的金銀財寶,召集子孫,將這些金銀髮給他們做壓歲錢。在場的所有人都給了,唯獨沒有給皇十五子永琰。

永琰自然是不敢質問父皇,但內心的疑惑可想而知,他實在不明白父皇為何要如此對待自己,內心很是不安。乾隆帝似乎看出了兒子的疑惑,對他說道:「你要銀子何用?」

這話也等於透了一個底,那即是老皇帝決定禪位了,朕將天下都給你了,你得到了這樣的一個超值大紅包,還要什麼錢啊?

然而,乾隆帝的禪位仍然不是真心的。就在嘉慶元年的正月初一,乾隆帝召集群臣和宗室,舉辦了盛大的禪位儀式。儀式結束後,按理說,乾隆帝應該將最高權利的象徵——玉璽交給永琰,但他還是猶豫了,死死地抱著不放,甚至說,這個還是我保留著吧?

這當然不行!群臣一下傻眼了,如果不交出玉璽,這算是哪門子的禪位啊?豈不是貽笑大方?於是群臣趕緊勸諫,乾隆帝這才醒悟了過來,戀戀不捨地將玉璽交給了永琰。永琰繼位後,改名顒琰,這就是清仁宗嘉慶帝。

乾隆帝為何只在位六十年就禪位?這並非出於其真心,而是形勢所迫

清仁宗嘉慶帝

這樣一來,乾隆帝也算是實踐了自己在位不超過六十一年的諾言。這其實並非出於自己的真心,也是他自己所始料未及的。

雖然禪位了,但他仍然掌握著最高權利不放,嘉慶帝在這幾年中如同傀儡,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忍了下來,直到嘉慶四年,乾隆帝駕崩以後,他才總算真正地得到了最高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讀古典 的精彩文章:

西晉王朝的報應——弱智兒為何能做皇帝,醜惡女為何能為皇后
霍去病到底是怎樣的人?司馬遷真的將他和衛青寫入佞幸列傳嗎

TAG:慧讀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