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故事的思維看生活,生活變得不一樣

用故事的思維看生活,生活變得不一樣

一說到故事,你想到了什麼?是小時候看的童話故事書,比如安徒生童話中的醜小鴨,還是磁帶中播放的猴子撈月亮、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或者你現在有了孩子,在孩子入睡前給小傢伙們講的睡前小故事。

這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理解的故事,是在固定的場合,通過某一個載體來傳播的故事。然而《故事思維》這本書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的生活都被故事包圍著,而我們只是缺少了發現它的眼睛和運用它的能力。

《故事思維》的作者是安妮特·西蒙斯,一位世界級的故事家,她相信故事是有生命力的,而講故事的人只是故事的通道,通過講故事的人將故事表達,而故事用它的本來面目,讓人們感受到它,從而記住它。

先來講個小故事。這個故事在沒有看這本書以前,我從未意識到,這就是故事。家中有一位5歲的小外甥,聰明可愛,乖巧的很,只是他總是不願意吃飯。有一次姥姥做了餃子,叫了好幾遍,他就是不願意在餐桌前就座,你告訴他餃子可好吃了,他變著法的跟你鬧著玩就是不上前,然而當你繪聲繪色的吃起來,一邊吃一邊說,哇,這個餃子真的太好吃了,你吃的滿臉開心,他看的也津津有味,就這樣,你再告訴他,快點洗手來嘗嘗吧,真的好吃的不得了,他反而沒有在抗拒,真的就去洗手,然後坐在餐桌前大吃起來。這個發生的小場景我們也可以把它看做一個故事,因為它具備了故事應有的屬性,同時最重的是它摒棄了說教,用一個鮮活的場景影響著孩子。

所以我們親身經歷的,或者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都可以看做是一個故事。然而故事也有它的特別用處。我們講故事,或者像上面描述的表達一件事情時,我們都有一個目的,想要影響他人,所以《故事思維》它貫穿了一個宗旨,那就是影響力。而如何讓別人聽你的故事,同時還能夠信任你講的故事,就是《故事思維》要傳達給我們的內容,它包括講什麼故事,如何理解故事背後的心理,運用技巧講好一個故事。

講什麼故事?

我們很少有機會在很多人面前講故事,我們更多的是對著一小撮人做彙報,講業務,做培訓,或者跟幾個朋友閑聊。然而無論我們做什麼,我們都隱藏著一顆想要改變他人的心,而我們表達的事實有可能就是一個故事而我們不自知,也許是我們把講故事的順序搞反了。

信任是講故事的基礎。他人之所以願意聽你說,是因為他們信任你,而信任你的最好方式,不是告訴他們你有多厲害,而是用故事來證明你有多厲害,從而讓他們自我思考看到的你,建立信任的關係。這就是《故事思維》中「我是誰」的故事。但很多時候「我是誰」的故事並沒有那麼明顯,當你站在那裡給別人講時,你已經默默的用成果證明了一切,比如當你只是告訴對方,減肥就是少吃多運動時,你的衝擊力是不足以讓他人改變的,而如果當你從130斤減到110斤時,這個時候你再與他人溝通時,效果就截然不同。人們都是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看這一切,所以讓他人信任你的最好方式,就是證明給他看,你講的,你已經做到了,或者經歷過了。

坦誠是講故事的根本。何謂坦誠,可以理解為真情實感。記得聽一位做保險的朋友說,過年時他會每家每戶敲門去發春聯,有的很客氣,有的很抗拒。當他面對抗拒的人時,他會非常客氣,又帶著誠意的對他說,沒事,您買不買都沒關係,您給了我機會介紹,就已經很好了,這個小禮物是送給您的,給你說聲新年快樂。這就是《故事思維》中「我為何在這」的故事。很多時候,這種介紹我們為何在這的場景,更多的發生在保險業、售樓處、信用卡辦卡員、超市導購員等等。要影響他人,必然帶有功利的目的,比如讓你買保險、辦信用卡、買他所促銷的商品,作為消費者,人們都會有防備心理,以防受騙,所以當我們坦誠的表達,真情實感的為他人著想時,會很容易被人們接受。

共鳴是講故事的升華。《故事思維》中提到,人們頭腦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當你想要讓他人改變時,你需要將你的故事植入他人頭腦,而植入頭腦的故事必定是產生共鳴的。可以說現在通過知識變現的大V們都是講故事的高手,他們通過寫文章讓更多人產生共鳴,從而關注他們。不是因為他們講了多少大道理,而是他們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什麼?對於我來說,印象最深的是一直特立獨行貓中寫的一篇關於拚命掙錢的文章,她通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魔都,要想有高質量的生活,有保障的養老、無憂的醫療,優越的教育需要多少錢,一個個具體的數字,一件件需要直視的問題,衝擊著自己,所以當她說到「要努力拚命掙錢」時,那份共鳴感特別的強烈。所以她講了一個好故事。而這就是《故事思維》中「願景」的故事、「講親身經歷的故事」。它告訴我們「任何價值觀念、如果不能再人們的生活中體現出來,不能為我們所實踐,那它就沒有意義。」

而講故事還可以帶給我們美好的關係。你相信嗎?《故事思維》中的有一個「授人以漁」的故事,它講的是,利用故事,來更好的傳授技能,表達的是明白為什麼這麼做,就會顯得更容易一些。而我更願意把它引申到婚姻關係中。當你沒有故事概念時,每天面對對方,我們有時會呼來喝去,有時會沉默不語,這樣的生活讓人感覺到憋悶,而如果你意識到生活皆故事時,你要求他做一件事情時,就可以更委婉的去表達,首先因為你要構建一個故事,所以你說的話會出現停頓,讓節奏放緩,其次你表達時就會加上若干的前提,修飾語,讓這個要求顯得不那麼生硬。比如你希望對方洗碗,如果你直截了當說,你去洗碗,多麼無趣,而如果你有意識的加一些元素,說,哎,今天好累,幹了一天的活,胳膊都酸死了,你去洗碗好不好,就顯得格外的輕鬆。

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呢?

《故事思維》搭建了一個架構,首先任何我們要表達的,都需要有它的價值,而價值的最大化就是要發現人們的核心需求,才更容易產生共鳴,才更能夠被人們接受;其次創造一個真實性的故事,這裡用了創造,因為有時候除了親身經歷的事情外,更多的需要去創造虛擬的故事,而這個故事需要保有真實性,而真實的故事更多的是通過細節去把控,所以細節是魔鬼,真實也不例外。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融入我們的手勢、表情、身體語言,渲染一個真實的,可以看到、聽到、嗅到的氛圍,通過恰當的節奏把控,用真情實感的語氣去表達,這樣就可以講好一個故事。當然,任何事情說總是那麼容易,若希望可以講好一個故事,還需要更多的練習。

說完了講故事,你也許會說,我也要成為一個講故事的人,那多有影響力,可在成為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之前,我們先要學會聆聽。

《故事思維》單獨有一個章節就是「聆聽的力量」。在當下人們最缺的是什麼,注意力,我們身邊有太多的信息,我們很難關注一件事情,也很難被關注。而聆聽可以讓人們體驗到被關注,當我們給別人極大的關注時,很容易建立信任感,獲得事情背後的真相,從而獲得話語權。然而聆聽不是簡單的聽,《故事思維》中有一句話頗有感觸,很多時候人們認為懂得傾聽,其實他們只是「聽,就是等待輪到我們說的機會」。感覺這句話直打臉,啪啪直響。那真正的傾聽是什麼,也許就是不帶評判的、用全身心都去聽的那種態度,那是一種你說的,我懂,真的懂的真誠。

《故事思維》里有一句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希望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自豪,感覺到自己很重要——這就是你能通過故事所獲取力量和影響的根源。」。故事讓人們不只是看到或聽到一句話,它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故事思維》這本書,也許你看目錄或讀起來會覺得有些散,但不影響它要傳達給你的思想。當我們有了故事的思維,懂得我們經歷的一生都是有價值的,而把一生的經歷串聯起來時,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獨特的、傳奇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娜么奇妙 的精彩文章:

TAG:娜么奇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