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鋒,從何處來?

鋒,從何處來?

免費閱讀更多書法文章

歡迎分享

關注後點擊「見面禮」領書法資料

1.筆鋒

一枝毛筆,用它什麼地方寫字呢?筆鋒。筆鋒就是毛筆用來寫字的部位。

為什麼說「一支毛筆兩個鋒」呢?我拿寶劍來做例子,一把寶劍,有兩個地方可用,它有一個尖鋒,可以刺,兩邊有刃,可以劈。刺和劈的功能不同,結果也不同。一刺一個洞,一劈斷面兩半。

那麼換成毛筆呢?情況也差不多。毛筆也有兩個功能。毛筆的筆頭,有一個尖鋒,尖鋒當然可以用來書寫,如果筆頭彎曲,那就是用筆頭的側面來寫字。我們稱為側鋒。

尖鋒和側鋒,寫出來的線條也不同。

形成了書法的兩大線條:尖鋒線和側鋒線。

簡言之:

一枝毛筆可以用來書寫的部位有兩個。

一是筆頭的尖端,二是筆頭的側面。

筆鋒=尖鋒+側鋒。

請大家注意,我今後說筆鋒,是總稱。筆鋒包括尖鋒和側鋒。

2.筆心為帥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忘記前面幾堂課的內容,你對筆墨了解的越深,你寫起來就越得心應手。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

我在第十三課墨法中講過筆頭外表的劃分:毛筆筆頭可以分為三等分:上面是筆根,中間是筆腰,下面是筆鋒。筆鋒=尖鋒+側鋒。筆腰和筆根通常不用來寫字。這個筆鋒部分,不單有尖鋒,而且還有側鋒。

我在第十四課中講到,筆頭是一個圓錐形,筆心就是它的中軸。筆管是一個圓柱形,圓柱形也有一根中軸。當筆頭裝入筆管,本質上就是兩根中軸連在一起了。所以抓住筆管,也就是抓住了筆心。當筆管運動,其實就是運動筆心。

所以,智永的大弟子虞世南說:「管為將帥,處運用之道,執生殺之權,……毫為士卒,隨管任使。」虞世南的意思,就是抓住筆管就可以指揮筆毫。但說筆毫還比較籠統,清代劉熙載做了更深的論述。劉熙載寫了一本《世概》,有很多精闢的見解。他說:「筆心,帥也;副毫,卒徒也。卒徒更番相代,帥則無代。」就是筆頭分筆心和副毫,筆管指揮的是筆心,副毫只是小兵,可以輪換替代,而帥是不能替代的。

筆頭外表,人人都可以看見。但你要提高書法水平,你還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那就是筆頭的內部。

我在第八、第九兩課,介紹過毛筆的結構。還記得嗎?書法所用的毛筆,必須有一個筆心。筆心的外邊是被,又稱為副毫。所以書法用的毛筆,是心副式毛筆。

我要特別提醒各位。被毛的長度比筆心主毫長度是短一點的。也就是說,用來寫字的尖鋒,是筆心主毫的尖端,和被毛的關係不大。

但我前面講過,晉唐主要使用韋誕筆,宋代以後使用散卓筆。韋誕筆,筆頭層次多,筆心小,所以筆心接近於中軸。散卓筆就不同了,它把所有內里的層次合拼成一個大筆心。這樣一來,筆心和中軸就相差很大了。

我們現在都使用散卓筆,這時候就要在心裡記住,散卓筆它有一根中軸。

3.尖鋒的狀態

第三,尖鋒的狀態,講講尖鋒在各種運筆狀況下,可能出現的形態變化。

3.1聚鋒

所謂聚鋒,指筆心下端聚焦為一個尖,或者說,筆心保持圓錐形。要注意,我說的是筆心,不包括副毫。不管筆頭裡面有多少層,現在我只說筆心。尖鋒是筆心的下端點,聚鋒是筆心下端聚成尖。這是使用尖鋒時最理想的狀態。你看人們點墨之後,都會舔筆,就是希望聚鋒。

但如果你使用很尖的毛筆,尖鋒線條就會很細。你換一支大一點、筆頭鈍一點的毛筆,像右面這一枝,尖鋒線就會粗了。還記得嗎?我在第九課介紹毛筆時講過,筆頭厚的毛筆比較好用。

古人想很多辦法來保持聚鋒,從日本正倉院所藏唐筆來看,筆心用麻紙裹得很緊,可見當時寫字,重視尖鋒,用尖鋒為主。但這樣的筆,只能寫小字,不能寫大字。

王羲之是用尖鋒的高手,它的尖鋒划過紙面,非常爽利果斷。這是《集王聖教序》中幾個用尖鋒寫的字。是不是有入木三分的感覺?

這是王羲之墨跡摹本中用尖鋒的例子。

3.2開鋒

要想寫粗一點的尖鋒線,除了換一枝大筆外,另外可用的方法是開鋒,就是把尖鋒拉開一點。從幾何學上說,這時筆心是一個倒置的圓台形。

虞世南《筆髓論》曾記錄了王羲之一段話:「(王羲之)又云:『每作一點畫,皆懸管掉之,令其鋒開,自然勁健矣』」掉的意思,《說文解字》說「搖也」,就是搖動筆管,把筆鋒拉開。

3.3扁鋒

扁鋒是尖鋒呈扁平狀,筆根部分還是圓的,筆尖部分卻是扁的。這種情況常見於副毫一起鋪開。我放在後面講解側鋒的時候介紹。

3.4破鋒

破鋒就是筆心分叉。原因有幾種。一是小筆寫大字,開鋒的力量較猛,也可能是筆心中墨水不夠所致。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歲」字,可以看到,「山」字的中間一豎,出現了破鋒。王羲之用硬毫筆,硬毫筆按重了容易開叉,但收筆之後,因為彈性好,又會收合。

這是王羲之另一個著名的作品《遠宦貼》,這是「遠」字的草書,可以看到,中間的下部轉彎時,又出現了破鋒,但他馬上飛出,在空中筆鋒開始回復,所以回過來下一筆就沒有了。這些都是調鋒的技巧,我們到後面還會介紹。

3.5散鋒

第五種情況是散鋒。這時尖鋒的毫毛不能粘合在一起,筆心就變成下面散亂的情況。這往往是用筆不當,或者墨太干而導致的。

在王羲之系統中,散鋒是不正常的。

現在有很多書法作品,有大量的飛白,很多觀眾,誤以為這就是豪放,其實是用筆、用墨都有毛病。

3.6絞鋒

第六,絞鋒,注意絞鋒有兩種:一種可能是筆心未絞,只是筆頭表面的被毛絞起來了;第二種最要命的,就是筆心的毫毛絞了,這時尖鋒呈螺旋狀散開,書寫時線條有大量的飛白。絞鋒往往是不懂八面鋒,硬拉著毛筆運行而引起的。或者按住了尖鋒時轉手指,結果筆鋒就絞起來了。

4.簡單的尖鋒線

好,我們來寫一根簡單的尖鋒線。不要小看這根線條,它可以派很多用處。

先說說怎樣下筆。《玉堂禁經》「九用」之三這樣說:「三曰馭鋒,直撞是也;有點連物,則名『暗築』,『目』、『其』是也。」

一共三句話,第一句是定義,馭鋒就是直撞,垂直下筆,撞擊紙面。第二句是說,如果連住其他部分,它又叫暗築。

這個築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通常說的建築,築,《說文解字》說「搗」也。古代造房子的時候,把泥土放到夾板裡面,就把它搗實,這一個動作,稱為叫「築」。第三句話,講了兩個字。這是兩個例子:目、其是也,就是說,寫目、寫其字,就會用到馭鋒。

你看這個「目」字,王羲之《蘭亭序》中的「目」字,中間兩橫的起筆,連住了左邊的一豎。這時候兩橫起筆,你就可以簡單地用「直撞」下筆,就是馭鋒。因為你無論做什麼優美的動作,你做了也看不見。

「其」字,我舉王羲之《聖教序》中的其字為例。你可以看到,也是馭鋒起筆。不過要注意,如果你想讓人看到這兩筆的起筆,那就要用交叉的方法,就是伸出一點。《蘭亭序》也有這樣的例子,這就不是馭鋒了。

筆心為帥

在書寫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中軸的狀況。馭鋒向下,就是垂直向下。這時候中軸是垂直的。當尖鋒向前走,因為尖鋒和紙面產生摩擦,中軸就會有一點彎曲,運筆時候,手腕向右,寫完之後,手腕應該做一個向左的動作。使中軸回復垂直,然後迅速離開紙面。這就是全過程。

4.1細尖鋒線

我把注意點寫下來。如果你寫一條細細的尖鋒線:

不用開鋒;

潤墨或者干墨;

馭鋒直下,中軸垂直紙面,取得正鋒位置;

手腕向右,用筆管帶動尖鋒運行;

扶直中軸,離開紙面。

4.2粗尖鋒線

下筆先做開鋒動作。

其他步驟同前。

那麼點墨之後呢,不要先寫。先來試一試,像這個墨汁多了點,就把它在紙上吸掉一部分,然後來試一試,差不多。我們所需要的墨,以前講過,就是潤墨或者是干墨。現在這個毛筆的筆鋒,是聚鋒,聚鋒的狀態。那麼這個聚鋒往下寫的時候,就是馭鋒。馭鋒就是直接下去,直接下去就是一個黑點,一個圓點,那麼,下去以後,你手向右,它的中軸會彎一點。寫完以後,手向左,就把中軸扶直,回到正鋒。

我們來試試,這個手的高低,差不多就是一個手背,再低一點問題也不大。來,馭鋒下紙,好過來,然後收筆。再來一次,收。收完以後,它毛筆還是要回到正鋒的狀態,聚鋒。

這是今後都要做的一件事情。

那麼如果你要寫粗一點,那就是開鋒。開鋒呢,王羲之講「懸管掉之」,「懸管掉之,你在空氣中間搖來搖去,這鋒是不會開的。這鋒怎麼會開呢?就是利用毛筆跟紙張的摩擦力,把它拉開。那麼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橫向的,橫向的摩擦,別外一個豎向的。那麼橫向好還是豎向好呢?其實差不多的。

我們普遍用的,是豎向一次,橫向一次。就等於寫了一個十字。那麼做的時候,不要做得太大。豎向一次,橫向一次,好,拉開了。拉開以後,就拉過來,收鋒。再來一次,這一次做得更小一點。收,這樣就好了。

這種書體,稱為鐵錢篆,就是用尖鋒寫的。這是清代王澍的作品。

國畫白描也是用尖鋒的。

書法,有三樣東西,普通人看不見。

如果你都看見了,你的字就寫好了。

今天我講了第一樣,筆心,或者說中軸。

當你寫字的時候,筆心處於什麼狀態,要心中有數。

本節要點:

一枝毛筆兩個鋒:尖鋒和側鋒。

尖鋒可能出現的六種狀態。

筆心(中軸)為帥。

- END -

圖文來源簽約作家或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點贊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耘廬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短的妙文,讚不絕口!
趙孟頫?的書法賞析,這些是隨便寫的,你信嗎?

TAG:耘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