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臟氣法時」思想在《脾胃論》中的重要地位——讀《五運六氣解讀「脾胃論」》心得

「臟氣法時」思想在《脾胃論》中的重要地位——讀《五運六氣解讀「脾胃論」》心得

「臟氣法時」,是中醫學特有概念:「臟」:為五臟;「氣」:我們可以勉強理解為功能;「法」:名字做動詞用,宗法,效法之意;「時」:時間,包括四時,日夜等。 古代中醫思維模式中, 五髒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和用藥原則等,都和時間具有密切聯繫,按照四時日夜等規律來運行,這就是「臟氣法時」思想。

「臟氣法時」,是《黃帝內經》的重要理論,也是五運六氣體系在中醫學上的具體運用。所謂 「人與天地相參,以四時之法成」。《黃帝內經》有專門的《臟氣法時》篇,其他的七篇大論中,處處顯示了臟氣法時思想的詳細運用。

《脾胃論》,李東垣的代表性著作,也是脾土派的代表作,在中醫學史上有重要的位置。 但是,現在醫家對《傷寒論》《溫病》研究較多,真正研究《脾胃論》原書的很少。甚至只認為李東垣僅僅治療腸胃病,方劑也只限於了解補中益氣湯,了解「甘溫除大熱」。 這些對李東垣理論的理解都趨於片面。

田合祿老師著作《五運六氣解讀「脾胃論」》,揭開了一個重要的奧秘,即。《脾胃論》不僅僅是一本論述脾胃病的書,而是一套與《內經》的「五運六氣,臟器法時」思想一脈相承完整體系。其中,「臟氣法時」的應用,是李東垣對內經理論的最重要繼承。 甚至可以說:「臟氣法時」思想,是構成脾胃論的基本骨架系統,非常重要。 主要體現在基本理論框架、方劑組建、藥物加減、臨床應用四個方面:

一,《脾胃論》用「臟氣法時思想」建立基本框架結構。

《脾胃論》的基礎理論的架構,主要體現在2張圖上: 《臟氣法時升降浮沉補瀉之圖》和《氣運衰旺圖說》。而這二張圖,都體現了臟氣法時的思想。

《脾胃論》中上卷第二篇就提出了《臟氣法時升降浮沉補瀉之圖》,清楚表明春夏秋冬和12時辰和五臟六腑、脈象、藥物性味之間的關係。 根據這張圖,李東垣繼續推理出「至而不至,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乘之」四種脾胃虛弱的複雜情況,從而建立起脾胃論完整的生理,病理,藥理和方劑的基本框架。

《臟氣法時升降浮沉補瀉之圖》是《脾胃論》的總綱,書中其他部分闡述,基本出自這張圖。此圖明顯繼承李東垣老師—張元素衣缽,和張元素《醫學啟源》一脈相承。 但後世,很少有人重視這張圖,以致對脾胃論的理解片面化,出現了極大的偏差。

詳細內容,可以參看田合祿老師《五運六氣解讀「脾胃論」》一書,第3章,第一節。

除了《臟氣法時升降浮沉補瀉之圖》外,脾胃論中卷中第一篇,還提有《氣運衰旺圖說》。本篇提出:「濕、胃、化熱、小腸、長、風,膽、生,皆陷下不足,先補。。。。以助春夏生長之用也。」「春夏,乃天之用也,是地之體也。秋冬,乃天之體也。次天地之常道,即病反常也」。「春夏天之用,人亦應之。」

以上2篇圖說,是《脾胃論》的總綱,闡述了中醫基本理論,構建了李東垣脾胃論的基本框架。詳細解釋參看田合祿老師《五運六氣解讀「脾胃論」》一書,第3章,第二節。

二,《脾胃論》用「臟氣法時思想」建立方劑。

《脾胃論》中重要的方劑,幾乎都和時間有關,顯示了「臟氣法時」思想對李東垣構建方劑時的重要影響。

我們可以看一看春夏秋冬不同的方劑:

1,春:補中益氣湯。

後世學者,一般都把注意力放到補中益氣湯的昇陽,甘溫除大熱特點。但沒有注意原文中以陰火理論來解釋方理,陰火理論中,和春的臟氣法時又有密切關係。 「蓋陰火上沖。。。脾胃之氣下流,是谷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則不認風寒,乃生寒熱」。

所以,補中益氣的一個重要機理是對內傷不足之寒熱,要恢復春升之氣,不能虛虛實實,大忌苦寒之葯。

究竟什麼是陰火,?如果扶陽?田合祿老師《五運六氣解讀「脾胃論」》第5章解釋的特別清楚,並且巧妙的用《傷寒論》「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來解釋「一日之旦,一年之旦,陽氣初升之時,」為少陽春氣。「黃芪,人蔘,甘草」是「補三焦相火的聖葯」。

2,夏:黃芪人蔘湯

《脾胃論》卷中《脾胃虛弱隨時為病制方》中,提出「夫脾胃虛弱,必上焦之氣不足,遇夏天氣熱盛,損傷元氣。。。。當先助元氣,理治庚辛之不足,黃芪人蔘湯主之。」

3,長夏:補脾胃瀉陰火昇陽湯,清暑益氣湯,涼血地黃湯,清燥湯。

脾胃和長夏的關係最為密切,因此,李東垣用於長夏的方子也最多。

最典型的長夏的處方是」清暑益氣湯「。 「時富長夏,濕熱大勝,蒸蒸而熾。。。宜清燥之劑治之。。。。名曰清暑益氣湯」

」補脾胃寫陰火昇陽湯「: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假如時在長夏,於長夏之令中立方,謂正當主氣衰而客氣旺之時也。。。。名曰補脾胃瀉陰火昇陽湯」。

」涼血地黃湯「:「今時值長夏,濕熱大盛,正當客氣勝而主氣弱也,故腸睥澼之病盛,以涼血地黃湯主之」

」清燥湯「:「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而刑大腸。。。。痿厥之病大作。。。以清燥湯主之」

4,秋:昇陽益胃湯

」昇陽益胃湯」:「脾胃之虛。。。。時值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痛。。。。兼見肺病,洒淅惡寒。。。。乃陽氣不伸故也。。。。名昇陽益胃湯」

5,冬:草豆蔻丸,神聖復氣丸

「草豆蔻丸」:「治脾胃虛而心火乘之,。。。。遇冬腎與膀胱之寒水旺時。。。。。經云:大勝必大復。。。。則苦惡風寒,耳鳴,及腰背相引胸中而痛,。。。。大便多瀉而少秘,下氣不絕,或腸鳴。。。。此葯主秋冬寒涼大復氣之葯也」

「神聖復氣湯」: 「治復氣乘冬,足太陽寒氣,足少陰腎水之旺。。。。此皆寒水來複,火土之仇也。」

事實上,《五運六氣解讀「脾胃論」》中認為」當歸補血湯「,」補中益氣湯「,」神聖復氣湯「,」三種情況,只是三焦元起衰弱輕重程度不同所致「言簡意賅的說明了三方的聯繫和區別。

三,《脾胃論》用「臟氣法時思想」確定用藥加減

《脾胃論》的方葯加減法,有的明顯和時間相關。其卷下的《脾胃將理法》中提出「夫諸病四時用藥之法,不問所病,或溫或涼,或熱或寒,如春時有疾,於所用藥內加清涼風葯;夏月有疾,加大寒之葯;秋月有疾,加溫氣葯;冬月有疾,加大熱之葯,是不絕生化之源也。錢仲陽醫小兒,深得此理。」

因此,《脾胃論》中,許多方劑後的用藥加減,均考慮臟氣法時的時間因素。

如「補中益氣湯」加減,許多和四時有關:「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如天涼時惡熱而痛,於已加白芍藥、甘草、黃芩中,更少加桂。」

「如天寒時腹痛,去芍藥,味酸而寒故也,加益智三分或二分,或加半夏五分、生薑三片。」

「如春令大溫,只加佛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如夏月病嗽,加五味子三十二枚,麥門冬(去心)二分或三分;」

再如「調中益氣湯」加減:

「如夏月,須加白芍藥三分;如春月腹中痛,尤宜加。」

「如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藥,蓋大寒之葯也。只加乾薑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薑少許制之。」

「 如秋冬之月,胃脈四道為沖脈所逆,並脅下少陽脈二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加吳茱萸五分或一錢五分,湯洗去苦,觀厥氣多少而用之。」

「如夏月有此證,為大熱也,蓋此病隨四時為寒熱溫涼也,宜以酒黃連、酒黃柏、酒知母各等分,為細末,熱湯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白湯送下,空心服。」

如「清暑益氣湯」加減:

「長夏濕土客邪大旺,可從權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也。」

「濁氣在陽,亂於胸中」是用藥加減:「夏月宜少加酒洗黃柏大苦寒之味,冬月宜加吳茱萸大辛苦熱之葯以從權,乃隨時用藥」

「寒月陰氣大助陰邪於外,於正葯內加吳茱萸,大熱大辛苦之味,以瀉陰寒之氣。」。

「暑月陽盛,則於正葯中加青皮、陳皮、益智、黃柏,散寒氣,瀉陰火之上逆;」

「如冬天,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如夏月,少用,更加黃連;」

「如秋月,氣澀滯,食不下,更加檳榔、草豆蔻仁、縮砂仁,或少加白豆蔻仁;」

「如三春之月,食不下,亦用青皮少,陳皮多,更加風葯,以退其寒覆其上;」

「如初春猶寒,更少加辛熱,以補春氣之不足,以為風葯之佐,益智、草豆蔻皆可也;」

「如冬月,加吳茱萸、人蔘」

「如秋冬天氣寒涼而腹痛者,加半夏,或益智,或草豆蔻之類」

再如「感應丸」炮製,時間不同,炮製方法不同:

「春夏修合,用清油一兩,於銚內熬令沫散香熟,次下酒煮蠟四兩,同化作汁,就鍋內乘熱拌和前項葯末,秋冬修合,用清油一兩五錢,同煎煮熟,作汁,和匱葯末成劑,分作小鍵子,以油單紙裹之,旋丸服耳。」

神應丸篇熬制也是如此:「春夏入小油五錢,秋冬入小油八錢,溶開」

四,李東垣醫案中,多考慮發病時間因素。

《脾胃論》的臟氣法時應用,並不只是在基礎理論的探索。臨床上,李東垣也充分考慮時間因素。《脾胃論》全書就4個醫案,全部考慮時間因素。 可見李東垣把臟氣法時用到了臨床實處。

第一個醫案是李東垣本人的醫療經過,李東垣「予病脾胃久衰,視聽半失,。。。癸卯歲六七月間,淫雨陰寒,逾月不止,時人多病泄利,濕多成五泄故也。」

第二個醫案樞判白文舉,「素有脾胃虛損病,目疾時作,身面目睛俱黃,。。。至六月中,目疾復作。。。加之適當暑雨之際,素有黃證之人,所以增劇也。。。。制清神益氣湯主之而愈。」

第三個醫案范天駷之內,「素有脾胃之證,。。。。初冬出外而晚歸,為寒氣怫鬱,悶亂大作,火不得升故也」

第四個醫案 一貧士,「七月中病脾胃虛弱,氣促憔悴,因與人蔘芍藥湯。。。。 冬居曠室,衣服復單薄,是重虛其陽。表有大寒,壅遏里熱,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於口。。。與麻黃人蔘芍藥湯。」

總之,通過對《五運六氣解讀「脾胃論」》的學習,我們明白,「臟氣法時」思想是構成《脾胃論》的重要理論基礎,其意義遠比李東垣的「甘溫除熱法」要深遠和重要。在此基礎上,田合祿老師更進一步總結,進一步闡述《脾胃論》中甲己化土、六經標本中氣和「臟氣法時的關係」,揭示了「脾胃論」的核心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家長多問一句話,孩子脾氣少一半
好脾氣黎明也控制不住了,得女後對媒體大發脾氣,陳慧琳發聲相勸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