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霖士心理:省錢?賺錢?如何提高孩子財商能力?

霖士心理:省錢?賺錢?如何提高孩子財商能力?

一說到培養孩子的財商,很多家長都會興緻勃勃聲稱正在自己教孩子,再一追問,發現僅僅是著急忙慌的買了幾本暢銷書,懷揣著孩子即將成為財商大亨的夢想給開了個銀行賬戶。

但往往這樣的行為,並不能達到孩子財商成長的目的。有些家庭會把孩子變成常把「省錢」掛在嘴邊,對任何小事斤斤計較,被周邊的小夥伴定位成吝嗇鬼;或在教孩子省錢的過程中,孩子天天抱怨:「為什麼我爺爺不是王健林?」或者「我爹為什麼不是王思聰?」

emmm......

於是在教育財商的過程中,就越走越偏,不是走向創造財富的過程上,而是走到了怎麼摳怎麼省錢的路上...要麼就是僅會享受,家長一個月給多少花多少,花錢大手大腳無節制可言。

孩子財商的高低會讓生活質量,財富水平有本質的差別;而培養財商也絕不是一年兩年能夠達到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裡最好不要相信什麼28天,或者其他特定的數字養成一個習慣的說法,因為本篇文章是要將財富思維貫穿在孩子的生活當中。


財商教育現狀

我國現在對青少年培養的重點,大多放在學生的素質、學術、職業、技能教育上,對於財商的教育各個城市都是比較缺失的。

這種教育並不是經歷了18.19年的素質培養,在大學裡找幾名一線企業家講講創業就能具備的能力。我一直是比較抵觸讓大學生創業,因為能成長起來的微乎其微,說句不好聽的可能連0.1%成功幾率都不到。

那麼財商到底是什麼?

首先第一個是賺錢的綜合能力,另一個是在第一個過程中不斷成長,也可以理解為理財與賺錢的關係。所以這裡又會牽扯到另一個能力,逆商的能力。

如果說無論成敗與否,第一步嘗試投資走出去,那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更何況很多孩子第一次投資並不能得到回報,於是,變得畏懼風險,懦弱膽小,甚至自我貶低。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既然我們錯過了對孩子的財商教育,現在補一補也不晚...

金錢絕不是第一位

霖士一直倡導無論學任何方法之前,心一定要有正念。否則就不能以道馭術幹事業、提高財商,要麼就是孩子長大成人,只認錢不認人,那才是父母最大的悲哀。

雖然下面會介紹很多提高孩子財商的方法,一旦家長發現孩子的價值觀、行為跑偏時,一定要及時告誡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比父母更愛TA的!」、「沒有比親情更重要的!」;或帶孩子賺到的錢去捐助,培養孩子回報社會的責任感。

必要時可以採用在家中貼名人警句的方式,來起到對孩子潛意識催眠的效果。(而對於孩子感恩的引導技術,後期『霖士心理』會進行詳解)


學會以物換物

以物換物是最初級的交易,雖然現在隨著流通貨幣或者電子貨幣的支付習慣,很難用到這種方式。但父母仍然可以教會孩子,如何用好以物換物的交易思維。

比如有些校園會舉辦一些文化活動,會將孩子家中的東西拿來,進行與同學或者同校學生買賣或等價交換,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以物換物的核心,是你能否看準身邊的物件價值,比如你手中是一台遊戲機,能否透過多次交易,最終轉變成超過遊戲機成本的價值?而對於財商提高來講,以物換物只是初級認知。


物品變現能力

在我們小時候,小學初中的周邊都會有一些小商販,當然現在也有。對於家長而言,有沒有啟發孩子多多關注小商販的行為?可以多問孩子:

「你為什麼會買這個小玩具呢?」

「覺得這個玩具有什麼吸引你的?」

「還有多少小朋友買呢?」

...

這些問題,主要是引發孩子思考,增加對周邊環境的敏感程度,當孩子可以發現玩具賣點時,就是鼓勵孩子進行對同班同學或者小夥伴變現的最佳機會。


嘗試了解市場

當你發現孩子以物變現的能力可以自主承載時,就可以鼓勵讓孩子去校園附近嘗試一下賣貨。當然,這裡不排除,從小5.6歲看金融時報長大的孩子,也可以13.14歲給孩子建立一個股票賬戶,作為成人禮讓孩子初步接觸金融市場。

如果以上兩種了解市場的方法都不適合你的孩子,也可以帶著孩子去逛街,在逛街中給孩子植入一個商圈與客流的概念。比如,剛從一家小店和孩子吃完飯,嘗試問問孩子:

「剛才吃飯咱們花了多少錢?」

「你覺得一個小時能有多少人消費?」

「你覺得一天這一個桌子能有幾波人來吃飯?」

...

這類問題,可以讓孩子對發生在身邊的交易變得更加敏感,對市場有個初步的體會...


興趣引導

以物換物和以物變現的過程中,其實孩子本身已經體會到了優越感,如果這兩點做的足夠好,不用費心研究興趣的引導。

如果孩子小,不適合以物換物,可以帶孩子去超市,給孩子20-30塊錢,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去權衡及確認孩子自身的需求排列。

如果孩子已經上初中了,就需要提高家庭交流的頻率,特別是幫助孩子梳理家庭認為正確的金錢觀或消費觀:「錢並不物質,也不市儈,中性的,是一個工具而已。」

總之,財商的教育不僅僅是金錢,更重要的是如何幫助孩子,建立一個為夢想買單的能力,讓孩子能一步步的接近自己理想的生活。這個過程中,孩子會知道如何創造性解決問題,也許孩子未必成為一個出色的企業家,但也足夠讓孩子受益終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霖士心理 的精彩文章:

孩子考前焦慮,與父母有多大的關係?
幫助孩子攻克記憶力難題!六種家庭訓練方法

TAG:霖士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