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生練筆佳作欣賞 剪紙招魂

學生練筆佳作欣賞 剪紙招魂

剪紙,發明於西漢人們當時運用薄片材料,如金箔、皮革、絹帛,甚至是樹葉,來雕、鏤、剔、刻、剪,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製成的工藝品。

唐代剪紙一直處於大發展時期。杜甫詩曰「暖水灈我足,剪紙招我魂。」故剪紙招魂早已流傳於民間。

以前,我覺得剪紙也不過如此,只是用剪刀剪來剪去,十分無聊。可是漸漸地,我發現,如果我們善於觀察,耐心地剪紙,就可以發現,其中的樂趣與神奇。收穫了剪紙藝術文化,就可以發揮想像,隨心所欲的創造出多種多樣的作品。長輩還教授了我剪「囍」字的口訣:「剪雙喜,不用愁,關鍵剪好七道口,先剪右三道,再剪左一道,繞回右邊剪倆口,左邊一剪囍成功,記住口決,剪字就很容易咯!」

現在,我已深深地愛上了剪紙文化,豐富的內容,寬廣的寓意無不令我著迷。它還滲透著中國民間藝術其他方面的內容,有百姓的生活內涵,濃郁的民俗特色。小小的剪紙,竟神奇地孕育著史詩般的民間藝術。

剪紙的類別多種多樣,有生態剪紙,現代剪紙,南方剪紙,北方剪紙等。而民間剪紙的題材都是人,動物,草木花卉,可貴的是它能藉助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通過諧音象徵等手法,構成寓意性的藝術畫面。如《龍鳳呈祥》,《鳳凰戲牡丹》象徵婚姻的美滿與神聖。《劉海戲金蟾》象徵愛情的真摯。《柿子和如意》表示四時如意,平安幸福。《喜鵲登枝》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門。肥豬身上的裝飾與花紋,用一群小豬拼組,比喻「多子」。新媳婦里抱娃娃,表示「得子」等。在剪紙藝術的天地中,民間的能工巧手可以憑藉她們的想像描繪出理想的一切,以形傳神,表達出巧意,新意,美意。

剪紙雖然無人不知,無處不在,但是在生活中很少有人特別在意這門藝術文化,更少有人為它學習努力奮鬥。它給我們帶來快樂,無比的幸福。在眾人眼裡卻不值得一提。但是,熱愛剪紙的人民卻不會這樣認為,在他們眼中,這是一門很講究思考,靈活應用的藝術。我也同樣熱愛剪紙,它是很「值錢」的民族傳統。既然這樣,那麼我們就應該熱愛它,尊重它,不在讓剪紙失傳,不再讓傳統文化失去精彩的一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愛華老師 的精彩文章:

TAG:張愛華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