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層次越低的夫妻,越是遇到事情互相指責

層次越低的夫妻,越是遇到事情互相指責

遇到問題時,夫妻之間的互動,體現了雙方的層次。

作者:漫漫Chan(富書籤約作者)

富書主播:木棉

主播荔枝號:牙璋辭鳳闕 (FM1965863)

01

去年有一則新聞,一家人駕車外出,5歲的女兒在后座吃甘蔗。

爸爸搖下車窗,讓女兒把吃下來的渣往外丟。

隨後,爸爸就把這事兒給忘了,把窗戶搖上去了。

此時,女兒的頭剛好伸出窗外,被牢牢夾住,而只顧著玩手機的孩子媽媽,根本沒有發現。

等到路人發現了,把車輛攔停後,孩子已經處於窒息狀態了。

此時,驚慌失措的孩子父母,開始互相指責。

媽媽怪爸爸把孩子夾住了,爸爸怪媽媽沒有看著孩子,最後,媽媽甚至抱起孩子打罵丈夫。

好在,剛好有一位護士路過,趕緊為孩子實施急救,而此時,這對夫妻還在不停地互相指責和打罵。

等到孩子恢復意識了,在護士的敦促下,這對夫妻才帶著孩子去醫院。

遇到事情,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解決問題,而是互相指責,把責任推給對方。

夫妻本是兩顆並肩的樹,應該彼此支撐,互相遮風擋雨,共同解決問題。

但這對夫妻,在孩子的頭被車窗夾住了,千鈞一髮的時刻,他們還只顧著責怪對方。

不難想像,平日里,這樣的婚姻內耗有多嚴重。

家本是個充電站,是在外拼搏的人休息的港灣。

如果一遇到什麼事情,兩個人就互相指責,那麼彼此都會疲憊不堪。

最低層次的夫妻關係,是互相指責。

因為他們本末倒置,遇到事情光顧著問罪,而不是去解決問題。

02

去年春節,我和同在外地工作的舅舅說好,坐他們的車一起回老家。

大年三十前一天,我按約定時間到達舅舅家,只見他還在收拾東西,而小表弟坐在餐桌盤,面前的飯一口未動。

舅媽不停地催表弟吃飯,軟硬兼施,最後還是拖到了十點半才出門。

路上,舅舅讓舅媽開導航,行駛了半個小時覺得不對,於是,停在路邊輔道上搞清楚狀況。

舅舅打開手機一看,原來是導航滯後了,本該直行後左拐,而導航一直處於直行的指示中,導致我們開錯路。

舅舅檢查了一下問題的所在,責怪舅媽:「我都讓你開GPS了,你沒開啊!」

舅媽聽著不爽:「你的手機我又不會用,都讓你慢點開了,你自己要開那麼快,導航跟不上怪誰啊!」

他們先是在路邊吵了半天,然後才回到正確的路上,等到上了高架,正碰上堵車。

舅舅氣急了:「要是九點出門就不會堵在這了,現在什麼時候能到啊,讓你喂小孩吃飯都餵了一個小時!」

舅媽也生氣了:「你行你來喂啊,我還不是一肚子氣!」

那天是難得的艷陽天,在車裡悶了大半天的我,聽著他們的爭吵,差點暈車。

導航開錯路、遇上大堵車,這是誰也不想的事情。

人生難免有疏漏或意外,當你在指責對方的時候,應該想想,你自己從來就沒有出過紕漏嗎?

既然對方不是故意,並也為此承受了後果,而你也不是永遠做事滴水不漏,那麼,還有必要一直指責嗎?

遇到問題時,夫妻之間的互動,體現了雙方的層次。

03

當一方略有失誤,而另一方不依不饒,只知一味譴責對方,而不考慮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時,會給婚姻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

去年,上海一位新手媽媽,在和丈夫爭吵後,將五個月大的女兒扔下樓,隨後自己縱身跳下。

事情的起因是,當天,這位媽媽由於疏忽,一個沒看著,孩子從床上摔下來了,好在沒什麼大問題。

但她的丈夫卻責備道:「你不上班,連個孩子都帶不好!」

正是這句話刺激了一個新手媽媽產後脆弱的心理。

後來,丈夫去參加同學婚禮了,晚上回來時,兩個人發生了肢體衝突。

衝突中,媽媽爬上窗檯,把孩子從五樓扔下去,然後自己也跳下去了。

不幸中的萬幸,樓下草坪鬆軟,母女都沒有生命危險,但大人多處骨折,嬰兒顱腦重傷。

我不知道回過神來的媽媽,面對女兒會有多後悔。

但大家都在譴責這位媽媽鑄成大錯,卻沒有人追究幕後推手的責任。

婆婆表示不會原諒兒媳婦,公公也認為她沒有認錯的態度,心腸太硬。

但如果在當時,他們能幫著一起看小孩,或者能勸兒子體諒老婆的辛苦,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小孩是母親的心頭肉,她摔著,當媽的已經很自責了,而這時丈夫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只會給她帶來絕望。

聰明的男人,會知道語言的力量,從而避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婚姻中,當小錯誤已經犯下,比指責更重要的,是包容。

04

美劇《犯罪心理》中,有一集案件,小孩失蹤,手法類似之前的案件。

FBI探員懷疑是連環兇手作案,一直按這個方向調查。

但後來,在對這個家庭的成員進行深入調查時,他們發現了疑點。

一般來說,當孩子出事,做父母的第一反應會互相指責,因為痛苦會使他們不自覺地找一個人來承擔責任,以發泄自己的情緒,直到恢復理性。

而恢復理性的過程,有長有短,層次高、關係好的夫妻,修復嫌隙的能力越快。

但這對夫妻,從始至終都緊緊相依,發自內心地彼此安慰。

FBI探員從這個疑點出發,最終揭開了真相。

原來,小孩是被他哥哥推倒後撞到後腦勺而死,為了保住大兒子,這對夫妻找了自己的警察朋友布置現場,假裝孩子被外人擄走。

由此可見,夫妻之間,遇到問題時,責備對方是人的本能衝動。

但放任自己的本能,是一種低層次的行為。

最低層次的夫妻關係,是遇到事情互相指責,既不解決問題,也不反省自己。

而高層次的夫妻關係中,做錯事的一方會自覺反省,有理的一方也不會佔著道德高點不依不饒。

05

遇到問題,對於夫妻關係來說,既是危機,也可能是轉機。

正如吵架,如果處理得好,彼此感念於心,感情反而更甚從前。

如果處理得不好,可能就會成為心結。尤其是氣頭上的指責,很容易戳傷人心。

當遇到問題,夫妻雙方都不應該急著指責,而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問題。

先從自身找原因

舅媽本來就不太會用智能機,而舅舅自己也忘了這茬,最後卻怪舅媽事情沒辦好。

舅舅在安排事情的時候,本身就不妥當,因此,要論錯誤,兩個人都有。

如果舅舅能先從自身找原因,抱歉地說一句「我忘了你不太會用我的手機」,可能舅媽心裡就會暖暖的,當天的行程就會更和諧。

多給對方一些體諒

哪怕有時候確實是對方的失誤,那麼也多多包容。

畢竟,如果她什麼都能做到完美,又何必需要你呢?

小佳有一次和男朋友逛街,取錢時不小心把銀行卡落在取款機里了,走出幾百米才發現。

小佳恐慌,怕挨罵,因為男朋友平時很心細,最討厭丟三落四。

但出乎意料,男朋友拔腿就跑,飛奔過去把銀行卡取回來了,還問她,你最近是不是累昏頭了?

正是這樣的體諒和包容,才讓兩個人關係越來越好。

之後,小佳一取錢就會想到此事,再也沒有落過卡。

凡事以解決問題為導向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當務之急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問責。

如果開錯路之後,舅舅能夠馬上掉頭回到正確路上,那麼也許就不會趕上大堵車。

光顧著指責對方,浪費了半個小時的時間,結果只是讓事情更糟。

新聞中的夫妻,在孩子被車窗夾住後,夫妻應該齊心先救治孩子,而不是互相對罵。

如果不是遇到好心的護士,當父母光忙著指責對方時,孩子很可能已經失去性命了。

只有低層次的夫妻關係,才會遇事不分輕重緩急,以向對方發泄自己的情緒為第一要義。

如果遇到事情,夫妻之間的第一反應是互相指責,那說明你們的關係,還有待提升。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爸媽精讀(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真正努力的人,能夠拉長時間
《請停止無效社交》告訴你:這才是人脈的真相

TAG: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