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明我很快樂,為何高僧大德卻說苦才是人生?

明明我很快樂,為何高僧大德卻說苦才是人生?

文:圓韋

學習輪迴過患時,研討班曾出過一辯論題?人生的本質是苦,還是樂?當時末學作為正方參與的辯論,現將發言稿整理後,分享給各位道友!

立論:苦才是人生。

我方認為,人生的本質是苦,苦是人生的基調,任何人都無法逃離痛苦的逼迫。正因人生的本質是苦,所以才要通過修行改變苦的現狀,最終離苦得樂。

在正式陳述論點之前,我方需要澄清一個觀點,即人生的本質是苦,其所指向的範圍是無明的凡夫。在佛教的四法印中,明確提出有漏皆苦,漏即煩惱之意,也就是說,皆苦的是集煩惱而生的眾生,而非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的聖者。

下面正式陳述論點:關於有漏皆苦,佛經中有諸多描述,比如《法華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又如:「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

《菩提道次第》所講的六苦也極具代表性:無有決定、不知滿足、數數捨生、數數受生、數數高下、無伴之過。有漏的世間就是這樣,一切都不確定,而我們的心又永不滿足,因此生生世世輾轉在輪迴途中,數數捨生,數數受生,流過的血比大海水更多,累積的白骨比喜馬拉雅山更高。

《大圓滿前行》將痛苦其分為三根本苦和八支分苦,輪迴之苦暫且不提,我方僅從人類而言,從三根本苦的角度闡述人生的本質是苦。

三根本苦之一,苦苦,所謂苦苦,即苦之本身,眾生所感的苦受,可分為身苦和意苦,即身體上遭受的痛苦,和心靈上體會的痛苦。關於苦苦,我想每一個人都有許許多多的經歷和體會。生老病死之苦,屬於身苦的範疇,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不欲臨屬於意苦的範疇。

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常常禍不單行,由一苦而招感其他眾苦的事情屢見不鮮,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比如身體罹患重病之後,不僅遭受難熬的病苦,還會影響到事業直線下降,甚至公司破產等變故,緊接著便是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愛人離去,友情變淡,世態炎涼,苦不堪言。這是對苦苦的另一種解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雪上加霜,苦上加苦。

試問,三界之內,可有哪一名眾生,能夠逃離這人生八苦?可以不受生老病死之苦,可以擺脫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不欲臨之苦?沒有任何一名凡夫能夠做到。

苦,具有遍及一切凡夫的周遍性,故而說人生的本質是苦,恰如其分,言之鑿鑿。

那麼,除了痛苦,人生是不是一點快樂也沒有呢?佛教並沒有否認世俗名言的快樂,但是佛教認為這種快樂是暫時的,不穩固的,沒有絲毫的可靠性而言。

在現實生活中,樂極生悲的事例不勝枚舉,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永遠的快樂下去,變化是一定的,壞滅是一定的,正是基於此,佛教將世間的快樂定義為變苦,表象是快樂,但實質卻是痛苦,苦在這份快樂一定會變化,會壞滅。這是佛眼觀察的結果,是遍一切智的流露,是佛陀對三界六道輪迴本質的洞察。

世間的快樂,佛教安立為痛苦,這是許多世人難以接受的。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快樂的背後隱藏的是痛苦,因此,當快樂消失時無比抗拒,百般糾結,痛不欲生。

曾經有多快樂,失去時便有多痛苦。熱戀時曾多甜蜜,失戀時便多煎熬;春風得意時有多風光,牆倒眾人推時就有多落魄……

快樂有沒有出現過呢,有呀,佛教對此並不否認,但是快樂發生變化即會產生痛苦,此為變苦。誠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雲,世間諸樂,必歸壞盡,緣合纏憂,具名壞苦。

再如《中觀四百論》:無常故有損,有損則非樂。故說凡無常,一切皆是苦。由此可知,世間的快樂,其實只是痛苦的伏筆,是痛苦的前站,是痛苦的鋪墊,其結局和導向,一定是痛苦,三界之內,有漏皆苦。

說完了苦苦和變苦之後,我方再簡單闡釋一下行苦,所謂行苦,本身沒有苦受,也沒有樂受,也即是除苦苦和變苦之外的另一種情況。行苦之苦,不是苦在苦受本身(苦苦),也不是苦在快樂會變化(變苦),而是苦在痛苦之因。

也就是說,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我們沒有感受任何的苦苦,也沒有體會絲毫的變苦(名言上的快樂),但是我們的所言所行,所作所為,卻不知不覺地埋下了痛苦之因,比如吃飯穿衣,經銷買賣等,都可能成為造罪之因。

具體來說,比如吃飯時享用眾生血肉,穿衣穿的是旁生之皮軀,經銷買賣時使用妄語欺詐,這些行為表面上看來沒有苦樂之感,但是將來一定會在因果法則的驅使下,感召苦果,這便是行苦。

從更深的層面講,所謂的行苦,是指無有絲毫的自主性和恆常性。如《心經幽贊》雲,諸有漏法,性墮遷流,逼迫不安,皆名行苦。換句話說,只要有漏,只要沒有擺脫煩惱,只要執著於五蘊之身為我,便埋下了痛苦之因,將來一定招感苦苦和壞苦。

綜上所述,三界之內,有漏之凡夫,無法擺脫苦苦壞苦行苦三根本苦的逼迫,苦無處不在,苦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的本質,是人生的主旋律。

反方認為:因為諸法無常,既然快樂會轉化為痛苦,那麼痛苦也會轉化為快樂,怎麼能說人生的本質就是苦呢?

駁斥反方觀點:

此言差矣,我方可從三個方面說明人生的本質是苦,1,痛苦具有周遍性,比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是任何一名凡夫都無法擺脫的,但是沒有哪一種快樂具備周遍性,是任何眾生都會感受的。能找到嗎?找不到!

2,快樂的存在,往往依賴於痛苦的襯托,反之,痛苦卻不需要快樂的比對。

比如處在嚴寒下,自會感受痛苦,不需要經歷溫暖才能感知。但是身處溫暖之境的快樂卻不同,它需要經歷嚴寒才可以感受到。

西方心理學家曾對快樂(幸福)做過大量研究,最後總結出了關於幸福的幾大定律,這裡著重說明一點:

○人們獲得幸福的經歷越曲折,獲得的幸福感越大。

渴求度是與幸福感成正比的,如果獲得幸福的經歷越曲折,那麼人們的渴求度就會相應變大,那麼獲得的幸福感就會越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喝水,在正常情況下,喝水是不會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的,但如果在你很渴的情況下想喝水、身邊又有水的時候,這時喝水的感覺就是"快樂"的感覺。

但這時的感覺還不是幸福的感覺。假若你在沙漠里旅行,迷失了方向,而身邊又沒有了水(假設還有食物),在這種恐懼的氣氛里,你又堅持了許多時日,在你口渴難奈,身體虛脫,生命面臨威脅,希望幾乎絕望的時候,突然有了水,此時你喝到水的感覺,就是幸福的感覺,這是一種巨大的幸福,幸福得能讓你哭,讓你笑,讓你捶胸頓足,讓你狂呼吶喊。

心理學家都說了些啥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越是刻骨銘心,體驗強烈的快樂和幸福,一定需要追求過程中痛苦的陪襯。

而沒有經歷過痛苦比對的快樂,是一種麻木或無意識,比如身在福中不知福。

因此,雖然從無常的角度而言,快樂和痛苦往往交替出現,但是,在人生中佔據主導地位的卻是痛苦。

世間的快樂,不過是痛苦背景上的點綴,是痛苦本質上的假象,是痛苦主旋侓中間的插曲。

正因苦無法擺脫,快樂猶如曇花一現,不可掌控,無法永恆,故而我們應當在佛陀的教誨下,按照上師的指引,看破輪迴痛苦的本質,出離對世間的貪執,切莫將暇滿人身浪費在追求毫無實意的快樂之上,猶如不凈室無妙香,輪迴中實無真正快樂而言。

所有的眾生無始起來均做過自己的父母,故而不應獨自追求解脫,應願一切老母有情同我一起擺脫三有苦海,在大乘菩提心的攝持下,研習教證二法,實踐戒定慧三學,從而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轉識成智,轉凡成聖,離苦得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行菩提路 的精彩文章:

TAG:前行菩提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