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丞相、五月花神——芍藥的栽培技術
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龍。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幾重?——唐?韓愈《芍藥》
芍藥為毛茛科,芍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將離、離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沒骨花、黑牽夷。原產中國,現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芍藥花大色艷,品種繁多,「紅燈爍爍綠盤龍」中「綠盤龍」就是對葉的讚美,因此也可作為觀葉植物,可盆栽觀賞,也可於庭院、公園花壇等處群植做專類園。
芍藥高達50~110厘米,莖基部圓柱形,上端多稜角;組塊根由根頸下方生出,肉質,粗壯,呈紡錘形或長柱形。下部的二回三出羽狀複葉,小葉有橢圓形、狹卵形、被針形等,葉端長而尖。花著生於莖的頂端或近頂端葉腋處,原種花白色,花瓣倒卵形,花絲黃色,花盤淺杯狀,園藝品種花色豐富,有白、粉、紅、紫、黃、綠、黑和複色等;蓇葖果呈紡錘形,種子呈圓形、長圓形或尖圓形。花期5~6月,果期8月。芍藥喜光照,耐旱,耐寒,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生長最好。白芍藥根可入葯,具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之功能,對婦女的腹痛、胃痙攣、眩暈、痛風、利尿等病症有效。
芍藥的栽培技術
(1)育苗技術:芍藥多採用分株繁殖。於10月地上部分枯萎後,將植株根部挖出,用利刀順根部裂縫處切開,使每叢帶有3至5個飽滿充實的芽及下面的根群,挖穴栽於沙質土壤中,覆土3厘米,栽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加強管理,翌年8月即可定植或上盆。
(2)栽培技術: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按株行距1×1米,挖深35厘米,直徑25厘米的栽植穴進行栽種,栽時施基肥,保持根系舒展,栽後灌水;盆栽用園土,腐葉土,細沙加少量基肥混合栽植,栽後澆水,保持盆土濕潤,盆栽需每年換盆一次。每隔三個月施肥一次,花前追施肥一次。花後及時剪去殘花,以利於集中養分供應根部生長需要。
(3)採收技術:於栽後第4年的9月份,採收芍藥的老根。採收時,先割去植株莖葉,然後挖出全根,除去泥土,將主根和側根剪下待加工。
文章來源:中國農林科技網


※適合室內種植的9種觀賞性中藥材,了解下!
※花卉界的小美女——粉萼花的栽培技術
TAG:中國農林科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