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展覽 A Beautiful Elsewhere

展覽 A Beautiful Elsewhere

趁著時間相對空閑趕緊整理上周看展時記錄的一些照片,「陌生風景 A Beautiful Elsewhere」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最近比較熱門的藝術展,這是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收藏在中國的首次大規模展出。

「關於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

1984.10.20,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成立,法國巴黎。憑藉其卓越的見識和獨一無二的贊助模式,樂於求和,勇於探索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開闢了一條全新的跨界策展之路。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著眼當下,兼容並包。其收藏作品從設計到攝影,從繪畫到視頻藝術,從時尚到表演藝術無所不有,幾乎包含了所有當代藝術創作的領域和題材。」

這也許是很沒有邏輯的介紹,

僅憑個人喜好開始分享咯~

「1. 上升的一切必將匯合」

「莎拉·施 Sarah Sze」

▲ 從下往上看

▲ 從上往下看

這是一件較為巨大的藝術裝置,「莎拉·施 Sarah Sze」在這件作品中,將大量日常瑣碎的物品轉化為一個旋轉的懸浮結構,如同星座在空間內延展——從牆至牆,從地板至屋頂,她的雕塑開始改變形狀,針對每次裝置重新組裝,最終完成匯聚。

「2. 118幅肖像畫系列」

「橫尾忠則 Yokoo Tadanori」

「橫尾忠則」,早期是日本插畫師和平面設計大師,也是歌舞伎場景和服裝設計師。1980年,他在紐約參加畢加索展覽之後,就決定投身繪畫創作。他充滿開放性的借鑒西方畫家經驗,培植「各種流派和風格」,將折衷主義打造成他的繪畫標籤。

「3. 我愛色彩」

「謝里·桑巴 Cheri Samba

剛果畫家「謝里·桑巴」,是一位真正的非洲藝術使者,活躍於世界各地。這是一件他的標誌性作品:配有文字和生動色彩的自畫像。他將閃光片融入作品,使之呈現更富的故事。他的繪畫常指涉政,詼諧幽默。

「4. 動物大樂園」

「伯尼·克勞斯 Bernie Krause

倫敦聯合視覺藝術家協會為「伯尼·克勞斯」錄製的音景製作了一種轉換設備,讓它可以通過觀察視覺藝術呈現出來。在牆上滾動的聲波圖(圖像化的聲音)完美闡釋了聲音作為一種「風景」的概念。這場視聽之旅一路上共有7個目的地,充分體現了不同地區的生態多樣性和生物聲豐富性。

「5. 第8天」

「高山 Gao Shan

「高山」沒有在任何藝術學校中學習過。他酷愛繪畫,並於2009年開始自學攝影。高山在出生第八天即被領養,他的養母把他養大成人。這些作品正是圍繞著他母親的日常生活所展開的一場親密訴說。他在嘗試挖掘人與人之間深刻的情感牽絆。

「6. 在床上 & 購物的女人」

「羅恩·穆克 Ron Mueck

▲ 在床上

▲ 購物的女人

「羅恩·穆克」超寫實主意的雕塑十分奇特,他們令人著迷,卻也令人不安。它們或龐大,或矮小,但從未與人體尺寸相當。血管,皺紋,髮絲,肌理,膚色,紅暈或者美人痣,無一遺漏,栩栩如生。他作品所帶來的震撼和共鳴則更多於他對情境的微妙選擇,而非其模刻現實的技術能力。

「7. 蜉蝣」

「克里斯提安·波爾坦斯基

Christian Boltanski」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為這一次展覽製作了一部影片--展現了蜉蝣的一生。參觀者在欣賞裝置錄像這段短暫時間裡與蜉蝣的圖像糾纏在一起,如同人類在時間轉瞬即逝。

「8. 法國」

「雷蒙·德巴東 Raymond Depardon」

「自己真的很愛這一組攝影作品啦!」

雷蒙·德巴東週遊世界,以結合文本,筆記的形式進行攝影報道,讓觀眾體驗真實而又多變的異域風情。他希望能夠盡情地探索每個領域與概念,並以這些作為主要元素來進行創作,於是2004-2010年,他走過法國每條公路,每個地區和每種地形,只用8*10鏡頭記錄經歷的一切。

「9. 東京色彩」

「森山大道 Moriyama Daido」

「森山大道」,日本攝影界以為重要人物。

「也是我很喜歡的攝影師~」

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他便投身於瘋狂又自虐式的視覺語言創作,即對現實的模糊,扭曲和顆粒化。他的照片見證了戰後日本的劇變,表現了日本國內現代行為與世俗傳統的矛盾狀況。他拍攝的關於東京的照片,特別是新宿狹窄的街道景觀,表現出對都市世界原始而又尖銳的設想,揭示了東京生活的恆常與變化。

「10. 丟勒的騎士」

「亞歷山德羅·門迪尼

Alessandro Mendini」

義大利設計師「亞歷山德羅·門迪尼」,是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二十世紀設計界的重要代表,他的想像突破了物象與藝術之功能性的界限。「我以藝術家方法論工作,即在有工業或建築設計項目時,我必須按照具體需求來進行設計,這種方法行之有效。但只要有一點可能,我就能任想像自由馳騁。」作品「丟勒的騎士」則是一座當下語境中的經典紀念碑,使用碧莎馬賽克,並由最好的義大利工匠製作而成。

自己以照片的新式,記錄了一部分,這次展覽有不下幾十個作品。如果在上海的你,真希望你的身臨其境去感受藝術的種種魅力。展覽中放映的很多視頻短片會讓你看到更多不一樣的世界。

比如:「雷蒙·德巴東」的巨型投影作品「聽他們說」,你會感受到人,土地,語言以及歷史之間的關係,或許在那一瞬間你會更加珍惜你所擁有的母語。一切群體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威脅,或是正在全球化的邊緣地帶艱難求生,他們有種深深的恐懼——「我就是出生在我的語言中。」

比如:「雷蒙·德巴東」環遊世界,創作了「數學的快樂」,9位科學家共同探討了驅動他們不斷探索數學真理的激情之源。看完之後,能感受到理性之下這些科學家極具感性的一面,都能回望自己的熱血與激情了。

今天文字較多,

就到這兒!

Goodnight!

?

... ...

Address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Copywriter | Sue

Photo | Sue

「試試點一下? *^﹏^*!」

歡迎隨意分享 |如需轉載 請留言徵詢

木漏れ日

The eye has to travel.

"做一切可以讓生活更美好的事"

Weibo:KOMOREBI-Su

Instagram: komorebi.s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OMOREBI 的精彩文章:

關於一個有意思的APP

TAG:KOMOREB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