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按照目前科技發展,生命最終能否達到永生?

按照目前科技發展,生命最終能否達到永生?

科學的極限是難以預測的事情。

題目中的永生,應該指的是人類個體藉助科學技術永不死亡吧。長生不老是人類夢寐以求的事情,而且由於人類對於生命本質的摸索依然處於初級階段,科技的上限依然是不可預測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對藉助科技實現永生充滿期待。甚至於對於如何實現這個願望,也有不同的設想。谷歌的某位工程師早前就曾提出一種假設,認為人類可以在2045年左右實現永生。根據他的設想,屆時人工智慧和雲端技術等高端技術會高度發達,納米機器人大大提高醫療能力,結合大腦皮層和雲端聯繫的技術,實現人類的「長生不死」。

除此之外,我國也有一些學者的論文對「永生」這個話題展開探究。其中韓東屏(2007)曾提出一個構思:

「在一個人死後,用克隆人技術複製出一個他的肉體,再用記憶移植技術將他的原有記憶轉移到這個克隆體的大腦中,就能使他死而復活。而這樣的過程不斷重複進行,就意味著他的永生不死。」

他認為克隆人技術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因為人類克隆技術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至於實現記憶移植的方式,他有兩個設想,一種跟谷歌工程師的設想類似,就是利用人機連腦的方式實現記憶轉移;另外一種就是破解大腦存儲記憶的秘密,把人類大腦存儲記憶的化學物質轉移到新個體。

除此之外,其他學者還有一些其他設想。但是這種樂觀的估計是有一個前提的,科技對於生命的延續沒有不可突破的限制。然而,這個前提很有可能是不成立的。與「長生不老」類似的是,人類還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製造「永動機」。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知道「永動機」是造不出來的。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第一類永動機」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的;而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第二類永動機」也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的。「永動機」的夢想算是破碎了。

「長生不老夢」也很可能會面臨類似的問題,鑒於我們對生命科學的研究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科技帶來的突破是令人震撼的。但是,科學大大提高人類預期平均壽命,不代表這個提高是沒有限度的。正如發動機效率非但遠遠沒有達到100%,接近100%都非常難。以汽車發動機為例,目前先進水平的發動機可以達到40%左右,但每提高一點點都非常困難。科技的進步,也許可以幫助人類的壽命繼續提高到100歲甚至更長。但是,「永生」可能會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不過,對實現永生進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這種探索可以幫助我們對生命的認識更深刻,更到位。

引用

韓東屏. (2007). 永生是否可能.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9(3), 11-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阿里巴巴與三個知名車企達成合作,將為其「AI+車」解決方案
AI商業化浪潮來襲——鎂客網M-TECH主題論壇2018蘇州站圓滿落幕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