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岳川:中國書法病得不輕

王岳川:中國書法病得不輕

王岳川:中國書法病得不輕

芥堂

5月7日,光明新區圖書館,一場主題為「正大氣象光明未來」的「文化書法」展覽在這裡隆重開幕。展覽由光明新區文體教育局和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聯合主辦,將展出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所長王岳川師生作品80幅。展覽開幕當天,王岳川教授有關「文化書法」的學術講座將同時舉行。展覽將延續到5月14日。

本次書法展與過去那些書法展最大的不同在於,除了展示北大百年歷代書法家《作品集》之外,還出版了一本100餘萬字的《文化書法美學立場》文集,詳細闡述「文化書法」的完整發展歷程,據稱是當下唯一一部關於文人書法、學者書法、文化書法流派起源、發展、傳承的開創性著作。

5月4日晚間,在光明新區圖書館裡,就當今書法現狀、書法展覽對書法發展的影響、社會廣泛關注的「丑書」現象等話題,王岳川與芥堂進行了較為深入的交流。他認為,中國書法病了,而且病得不輕,需要書法文化生態治療。

中國書法病得不輕

談到書法現狀,王岳川說,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競爭壓力增大,中國人越來越表現出焦慮、浮躁,有的人甚至有些焦頭爛額起來。而隨著西方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新歷史主義流入中國,人們對藝術似乎有了這樣一種心理:面對嚴肅就弔兒郎當,面對優美就來醜惡,面對崇高就來低俗。總之,一切都反著來,這在西方被稱為「反文化」。

表現在書法上,為了博取眼球,有人在裸女身上寫漢字,有人用下體寫漢字,有人寫非漢字;有人大談書法形式主義,有人推崇書法解構論,有人甚至提出書法和文字、人品、文化無關;一些書法家技法至上而淪為技術匠人,書法人的終極目的只為撈錢,練習書法是為了參展,書法變成了一種競技項目……凡此種種,無不表明,中國書法病了,而且病得不輕。

王岳川認為,書法的「書」應包括兩個含義:第一指文字,包括甲骨文、鐘鼎文、大篆、小篆、隸書、行書、草書、楷書,以及《六書通》所說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第二指書寫,雅緻的書寫,優美的書寫,正如孔子說的美學原則: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基於此,王岳川提出了文化書法的主張。他希望,文化書法可以為中國書法病症把脈,通過「回歸經典,走進魏晉,守正創新,正大氣象」學習書法,讓中國人的心靈變得雅緻、美好起來。

王岳川坦言,最初,文化書法的提法遭到了一些人的誤讀、曲解。他們說書法本身就是文化,提文化書法是多此一舉。

那麼,文化書法究竟是什麼?王岳川告訴芥堂,第一,文化書法不是一個書法流派,第二,文化書法不是一種書體,第三,文化書法強調文而化之,書寫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抄寫「床前明月光」、「朝辭白帝彩雲間」之類,而應出經入史,以經史子集為內容,四書五經、史記、資治通鑒、諸子百家無所不包。第四,文化書法書風上追求文質彬彬的典雅書風,主張率性而書、道法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大書法,表現中國氣派、中國立場和中國身份。

王岳川把自己15年前提出的「文化書法」歸結為:書法臨習上回歸經典,書風上走進魏晉,創新上守正創新,美學格調上追求正大氣象。

教育書展評委非常迫切

近幾十年來,各類書法展覽對於繁榮當代書法功不可沒,它直接推動了一個又一個書法熱潮的到來。但是,書法展覽眾多而雷同,同時又越來越成為當今書法發展的一塊絆腳石。

關於書法展覽的問題,王岳川認為,最嚴重的是評委問題。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第三樂很重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王岳川說,書法評委面對的是天下的書法英才,如果學術不公,就會扼殺真正的書法人才。

第六屆國展複評現場

做過幾屆全國書法展評委的王岳川說,書法評審中,有關評委的問題不少。例如,關照自己的學生、熟人,評審前四處辦班牟利;學術不公、美學不公,順我者上,逆我者下;評委席位長期為一些人所壟斷,致使那些有學術良知和高水準的教授專家被排斥在外;好幾屆中書協部分班子成員和部分評委竟然只有中學學歷,這可能就是導致如今書法展覽中的錯別字比例高企的原因。

王岳川認為,教育評委成為當前書法發展中最為迫切的問題。中國書協領導號召書法家要學國學,「我認為中國書協班子應放下架子,帶頭到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等高校去學習國學。」他告訴芥堂,他一直在堅持向中國文聯領導建議,儘快建立評委庫,評委實行抽籤輪換制,打破評委終身制,讓那些真正有水平的專家充實評委隊伍。通過提高評委素質,樹立起一套科學的書法評價體系和標準,避免誤導全國千百萬孩子的書法學習方向,避免書法家們迷失書法追求的正確方向。

建議暫時停辦書法大展

今年元月,芥堂專程赴北京中國美術館觀看第六屆蘭亭獎獲獎作品展。看了沒幾個人的作品,芥堂竟至於頭暈胸悶起來,以至僅看一半展品就匆匆逃離展館。為何如此?漫步當今的書法展廳,展覽體書法除了所謂視覺衝擊力、震撼眼球的假大空虛殼外,最缺的是令人品味、回味的滋味。就像王爾德說的:「這世上好看的臉蛋很多,有趣的靈魂太少」。

芥堂在第六屆蘭亭獎展覽現場

對此,王岳川認為,中國書法頻繁大展的腳步應該暫時停下來,以免方向走偏。他建議各有關方面停辦各種全國書法大展四年。讓全國的書法家暫時放下以前時時盯著的獲獎目標,用四年時間去認真補補國學的經史子集,去反省檢點一下自己的缺點,補補自己關於美學的短板。

王岳川同時建議,中國書法家應有代表作制度。人們一說王羲之就知道《蘭亭序》,一說顏真卿就會想到《祭侄稿》,一提蘇東坡就會想到《寒食帖》,因為這是他們各自代表作。但現在人們一提王岳川、一提張三李四,誰會想到他們的代表作是什麼。中國現在書法家應該以十萬計,但又有誰有什麼精品力作能讓歷史記住的?

「停辦幾年全國書法展,讓目前這種評審制度下評委們的指揮棒暫時不起作用。我相信,書法界的浮躁之風將大大收斂,中國書法也會寧靜下來,書法家內心充實而有大美,從而讓一切都變得好起來。」王岳川說。

「丑怪書法」貽害不淺

最近,因為某著名書法家的書法展在四川被叫停,社會上興起了又一波有關「丑書」的爭論。

關於「丑書」現象,王岳川告訴芥堂,目前,有幾位社會所謂的「丑書」書法家,其實還是他的朋友。但是,「我愛師友,更愛真理。」王岳川說,「我認為目前社會上批評的所謂『丑書』,有幾個問題需要釐清:第一是寫『丑書』者錯誤理解了清代傅山『寧丑勿媚』的書法主張。傅山所說的『寧丑勿媚』的『丑』,是大朴無華的意思,那其實不是丑。這從傅山自己的書法也可以看出,那其實是一種大美,與今日丑書有著天壤之別。這種『丑』需要深厚學養的滋補,而不是表面形式構成的支離與輕滑。」

第二是當今的一些書法家喜歡妄自尊大,都喜歡標榜自己是當代人、後現代人,認為當代人就要有當代人的創新,就要有當代人的面目。但他們理解的僅僅是背離傳統,叛祖離宗。他們認為中國經典書法過時了,試圖去吸取西方解構主義一些理念、技術的東西來改造中國書法。王岳川說:「500年後,這些當代人其實也是古人。一部中國書法史是書法大家傳承書法命脈的歷史,如果書法人只顧叛祖離宗,那中國書法的根脈豈不要就此斷裂?」

第三是「丑書」目前在中國書法界已形成一種對文化生態不利的勢力,如果讓這種勢力繼續壯大,將會影響民眾的視聽。人們應當不難注意到,丑書者找的太太一個比一個漂亮,但把中國書法卻弄得越來越丑。他們對人對己兩套標準,對自己要美起來,給人民看的書法卻要丑起來,這豈不最終是污染書法生態,與大國崛起美學原則背道而馳?

王岳川說:「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和眼睛一樣愛惜書法,通過書法文化自信和撥亂反正,使我們回歸到正大氣象的國家、清潔雅正書法的精神,這就是『文化書法』的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芥堂 的精彩文章:

TAG:芥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