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個阿富汗人都有自己的神和槍!讓蘇聯垮掉的「帝國墳場」到底多可怕?

每個阿富汗人都有自己的神和槍!讓蘇聯垮掉的「帝國墳場」到底多可怕?

土地和人民

從亞歷山大以後,沒有哪個偉人控制過阿富汗。沒有任何一個佔領者能從中得到不管是戰略上的、還是經濟上的好處,使他足以擊敗阿富汗人。在1979蘇聯入侵以前,阿富汗共有1550萬人口。主要由東部、南部普什圖語系的帕坦人(佔全部人口的42%)、西部、北部達利語系的塔吉克人(佔全部人口的23%)組成,同時還有起源於蒙古的哈扎拉人、庫奇人和aimaq等游牧民族,波斯人,俾路支人,土耳其語系的烏茲別克人和土耳其人,他們很多都是斯大林俄國的難民或難民後裔,此外還有努里斯坦人——一個古老的來源不清的民族。

儘管這些民族繁衍數個世紀,但阿富汗作為一個國家是年輕的,一直到1747年,由第一位帕坦人的王 艾哈邁德·伊朗王·杜拉尼 在喀布爾建立。但阿富汗政體經常分裂,不僅僅由其佔主導地位的高山、沙漠所帶來的糟糕的交通,還由於其人民的意願。傳統、權威的做法是——靠族長會議拿主意,一般包括各地方的可汗、酋長或毛拉(頭人、長老或宗教教師),在城市以外,這些仍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宗教是這個多民族國家難得的共同點,阿富汗的穆斯林特性充斥在其宗教、文化及日常生活中。阿富汗人是虔誠的,但正如一句古語所說「每個阿富汗人都有它自己的神和自己的槍」,阿富汗人一般對其親戚與家族以外的人,對其在信仰和武器方面的要求很不滿。佔主導地位的是遜尼派(包括一些崇尚暗殺的伊斯瑪儀派),15-20%的少數什葉派主要為哈扎拉人、波斯人、和一些帕坦人部落,阿富汗從來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核心的宗教領袖。

綠色、安逸的阿富汗家園只存在於流亡者的記憶中。阿富汗的夏天酷熱而乾燥,而冬天則嚴寒刺骨,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區。從9月到來年3月中旬的降雪,使得旅行困難。雨水則一直由12月持續到來年2月。農村滿是大面積的高山和沙漠。興都庫什山橫切全國,由東至西,頂飾於瓦罕走廊的帕米爾山脈。興都庫什山以北仍是高山,一直向北消逝於中亞乾燥貧瘠的草原中。在阿富汗西部,伊朗高原延伸到赫拉特和Shindand地區的城鎮,在上升之前併入要塞般的興都庫什山,就像城牆一般拱衛著哈扎拉人、賈特人的家園。南部和東南部則充斥著荒涼的岩漠。北部和西部則是registan沙漠邊緣蜿蜒發源於帕米爾山脈的高山。農業是阿富汗人民一項重要的產業,但大部分土地需要集中灌溉才能種植。即使在平時,也只有不到15%土地適宜耕種,並且大部分土地集中在最好的市鎮周邊的河谷里。即使在和平的年代,阿富汗也是全世界最貧窮的20個國家之一。

插圖的注釋:Yefretor-一等兵-照片反映的是一個蘇聯空降兵小心翼翼的訓練當地小孩,無容置疑,會出現一個反映他「國際主義使命」的標題。他穿戴著閃光的紐扣、肩章、領章和空降兵特色的淺藍色貝雷帽;海魂衫;肩膀上蘇聯軍隊標誌性的黃色單杠軍銜;很明顯可以看到他縫在制服衣領內側的白色內襯。武器是5.45 mm口徑的AKS。

陰謀與入侵

戰爭的根源要追溯到19世紀早期,兩個擴張性的帝國同時到達阿富汗的邊境——不列顛和俄國。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裡,阿富汗都處於一個緩衝區的狀態,它是這場「偉大遊戲」——不列顛和俄國競爭南亞及海灣控制權——的主戰場,這場遊戲充斥著恐嚇、手腕和威懾,當然戰爭也是它的一部分。不列顛三次發動阿富汗戰爭,最大程度的保證喀布爾政府不是一個親俄政權。三次阿富汗戰爭發生在1839-42,1878-80和1919年,儘管能以各種理由解釋為不列顛的勝利,但所有的勝利都是以血腥戰場上的挫折為代價的。

這場「遊戲」因布爾什維克革命而更加激烈。阿富汗成為第一個承認列寧政權的鄰國,並在1920-1926年簽署了條約。但關係因1920-1930年代蠻橫的蘇維埃運動的惡化,這場運動因幾次強迫阿富汗政府停止援助他們的穆斯林同胞而成功。

1947年,不列顛放棄了印度、巴基斯坦,遠離了阿富汗邊界,到50年代,阿富汗被認為處於蘇聯影響範圍內。政府,特別是軍隊,都被蘇聯及其盟友所滲透。蘇聯的援助滾滾而來,他們修建道路(橋樑載重量達50噸的道路)和機場。阿富汗軍隊由蘇維埃陣線裝備和訓練。50年代,在這個絕對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政黨隨之發生改變。兩個對立性的地下蘇聯人組織誕生。

一場政變於1973年7月17日由首相穆罕默德·達烏德親王發動,並最終結束了阿富汗的君主政體,穆罕默德·扎希爾國王遭流放。達烏德在左翼及蘇聯人的幫助下掌管大權,但是他最後重歸中立,恢復了阿富汗傳統的政治平衡體系。對蘇聯和很少(7000)人數的阿富汗蘇聯人來說,這並不足夠好。1978年4月24日,達烏德被一場左翼發動的政變推翻並殺害——很可能由蘇聯組織,當然也按其理論實施——政變造成1000-2000死亡。人民黨獲得了政變後權力鬥爭的勝利,取得了蘇聯的全部支持,並在12月簽訂了合約。主席及國家總理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著手將阿富汗變成斯大林俄國模式的國家。伊斯蘭和阿富汗式生活的各個方面被強行朝著馬列主義的方向改造。

對阿富汗人來說,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神和槍,以外國異教徒傀儡面目出現的政體所發起的這樣一次行動,很顯然只有一個結果。在1979年上半年,阿富汗28個省中有25個發生了武裝叛亂。叛亂者稱自己為「聖戰組織」(信仰的戰士),稱抗爭為「聖戰」(信仰的戰爭),公開的戰爭隨之爆發。1979年3月21日爆發在赫拉特的叛亂造成5000人死亡。副總理哈菲佐拉·阿明成為喀布爾政壇最強有力的人物。蘇聯裝備、顧問逐漸增多,第一支裝備Mi24「雌鹿」武裝直升機的部隊在阿富汗塗裝的掩飾下也行動起來。難民開始湧入巴基斯坦,1979年明顯的激戰在蘇聯顧問幫助下的DRA部隊與游擊隊之間爆發,戰鬥蘇聯人第一次使用了化學武器。鎮壓與整肅一直持續進行著,超過1700人被處決,很多人死在臭名昭著的波爾基-伊-查基監獄。恐怖分子聲稱,塔拉基本人被他的副手阿明在9月14日奪取政權的行動中處決。1979年秋天,阿明嘗試著雙管齊下,結合妥協和軍事行動,但很明顯他無法控制阿富汗,那怕是喀布爾。蘇聯人意識到,直升機與顧問是不夠的,一系列高規格訪問顯示了阿富汗逐漸惡化的情況。國防部副部長A.A.Yepishev將軍訪問時,游擊隊在戰鬥中取得大量的勝利。在Yepishev回國後,入侵木已成舟,1979年10月蘇聯開始動員。

12月中旬,105空降師的一部分飛抵喀布爾機場,加入早已在那的蘇聯空軍部隊。12月27日蘇軍開始行動。空運增多,傘兵的數量超過師級,由機場周邊移動以便奪取首都。阿富汗軍隊呆在營房裡,他們的坦克因蘇聯顧問而無法啟動。蘇聯特種兵佔領了指揮部、機場、通訊中心、莎朗山口隧道及其他戰略要點。兩個營在BMD傘兵戰車的支援下攻佔了Duralamin宮,阿明被他以前的盟友處死。怕西姆·巴布拉克·卡爾邁德由東德飛回,擔任了新的賣國賊總理。兩個摩托化步兵師通過邊境,穿過長而至關重要的莎朗山口隧道,分別控制了兩條交通要道,庫卡薩——赫拉特——辛丹德和泰爾梅茲——喀布爾——卡大哈。

照片說明:1979年12月27後不久蘇聯空降兵在喀布爾附近設置的路障,由BMD-1空降戰車支援。儘管照片如此模糊,仍可看見他們穿戴著皮質跳傘盔、帶毛領的卡其布冬季作戰服。Cf.Plate D3.(美國新聞署)

文中涉及到的主要地點;

1.莎朗隧道,翻譯為莎朗山口、隘口好一些。莎朗位於喀布爾北約100km,好像並沒有具體位置。

2.蘇軍控制的兩條交通要道,可見下圖。庫什卡是土庫曼的邊境城市,鐵爾梅茲是烏茲別克的邊境城市。

本文為看北朝授權發布,主編原廓,原著liflyhu(譯)。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築壘地域 的精彩文章:

世界第一空戰王牌也曾賣隊友?盤點哈特曼的二戰黑歷史
重炮手的登場裝備大口徑航炮的拉格殲擊機

TAG:築壘地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