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胡特《自體心理學》

科胡特《自體心理學》

第三人稱

 X

hush! 

00:00/04:29

精神分析的視頻講座,是需要慢慢聽,細細品。

科胡特《自體心理學》里講述的自戀型人格障礙,可以從四個層面看

1、人格層面:抑鬱;對微不足道的事過於敏感;有疑病的抱怨;缺乏生活的風趣

(1)抑鬱:自體心理學解釋:他的力比多或攻擊性過多的指向自己而過少的指向外界或者是他人。治療抑鬱的方法是,讓這個人把力比多和攻擊性投向到客體關係中間,這樣子他就沒有抑鬱的動力;

(2)對微不足道的事過於敏感,外面有一點點風吹草動,在他內心裏面就掀起了滔天巨浪;

(3)疑病:人總是懷疑自己得了一種不可治癒的疾病;

(4)缺乏生活的風趣:這種人在生活中間有可能沒有愉悅自己或者是愉悅他人的愛好,然後在人際關係中間,主要是以利用別人為前提,或者說為交往的條件而缺少一些非功利的,在人際關係中間獲得純粹的快樂的願望。

2、行為障礙層面:性倒錯、反社會、成癮行為

3、關係融合饑渴層面:傾向於跟他人共生,要滿足人際關係中高度的融合的關係,並且要求他人處在一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距離上面。

4、關係逃避接觸層面:非常需要親密關係,但在親密關係中,如果有一點點受傷害,就會以完全的逃避和自我隔離來避免跟他人親密關係中有可能帶來的危險。

自我(Ego)和自體(Self)之間的區別

自我是自我、本我、超我三個人格之一;自體是整個人。

自我(Ego)只是自體(Self)的三分之一。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診斷《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

1、自戀型人格障礙基本特徵:

(1)持續性的誇大;

(2)過度敏感;

(3)缺乏共情能力;

(4)自我誇大感。

2、自戀型人格障礙診斷的3個標準:

(1)誇大的自我

自我能力沒那麼大,被想像的很大。誇大同時也包括對自己的缺陷或疾病的誇大。

誇大的方向,不僅僅是朝非常好的方面誇大,而且也包括朝非常糟糕的方面誇大。

(2)唯我獨尊

即唯我獨尊。認為自己的處境是全世界唯一的最糟糕的;認為自己的經歷是全世界最糟糕的;認為自己所患的疾病是唯一的疾病。

(3)對讚美成癮

這種人在人際關係中間隨時都需要別人讚美他。如果別人沒有機會讚美他的話,他可能要隔幾分鐘把自己吹噓一頓,如果沒有這樣的讚美,他可能就活不下去。

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就可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程度較高、病得較重的其他特徵:

1、對權利或無限成功的潛意識幻想。

巨大的理想的幻想,有可能對應著低價值感。

2、被批評時的暴怒,稍微有一點點批評,就可能有巨大的情緒反應。生意人還伴有見諸行動,需通過行動,通過攻擊社會,甚至殺人放火,才能平息內心的怒火。

自戀程度比較嚴重的標準:

經常有比較重的羞恥的和屈辱的感受,是不可被心理治療的人

有嚴重的超我缺陷:一個完全沒有羞恥和屈辱感的人,在生活中可能做出非常糟糕的事情,而沒有絲毫的自責和內疚。

自戀型人格障礙特點:

一、在跟他人的關係中,他是人際利用的。

他跟他人在一起不是為了享受非功利的人與人在一起的愉快。而是跟別人打交道就在想著怎樣利用別人,來處理一點自己現實生活中的事情。

二、缺乏同情心

看見別人受苦受難,沒有絲毫憐憫之心或悲憫之心。

三、對他人過度的羨慕或嫉妒

四、對某人或某事,過度理想化的偏見或感受

使自己處在一個被別人高度理想化並且通過跟他人的接近,而使自己遺忘自己因為不完美所導致的屈辱感。

從精神分析角度來說,把他人理想化,是為了攻擊做準備的。

因為他人永遠都沒辦法滿足自戀者內心裡的完美要求,如果他人不能滿足而雙離自戀者太近的話,就可能會使之自戀受挫。

自體客體的三種類型

1、鏡像的自體客體

父母在跟孩子的關係中間,對孩子有正性的反應。這反應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完美的、可愛的、有活力的,這個會逐漸變成自己對自己的尊重。

莊子說二條魚的關係有二種:

一種關係是兩條魚在沙灘上擱淺沒有水,在臨死之前,它們需要互相吐泡沫來使各自的生命來延長几分鐘——相濡以沫。

另一種關係是兩條說重新回到大海,沒有死,因為大海是如此的廣闊,所以這兩條魚都可以去追求彼此的幸福,彼此不再聯繫,但都知道對方生活得很好——相望於江湖

2、理想化客體

指把所有好的特質,像卓越、美麗、完美、全能、全知、永不失敗、共情、不偏離的愛、無比的信任等東西投射給另外一個人。

科胡特認為自戀型人格病人也會移情,只不過是向自體客體移情。

健康的父母的特徵就是:能夠承受孩子的遠走高飛,能夠承受孩子像一條自由的魚一樣離開自己去大海的更遠處和更深處生活。雖然也能夠感覺到孩子對自己的拋棄,但同時也能夠忍受。

如果能夠將父母理想化,並且能夠從這種理想化中間涉入力量和舒適的話,兒童就會發展出他自體的方向,並且能夠獲得面對挑戰而且有實際的功利的價值的能力。

「鏡像的自體客體」和「理想化客體」的組合即「張力弧」。

鏡像的自體客體對他正面的讚揚、完美的反饋,相當於一個巨大的推動力。

對父母或其他人的理想化,是一個巨大的牽引力,可以使這個人過上被未來指引的生活。

這一推一拉就是一個組合,和諧的動力系統。可以使這個人在即使是到了比較崎嶇的情況下,也能夠順利的往前成長。

3、他我人格Otherego(孿生的自我)

一個人尋求一種與某個人的關係,可以建立到他們像孿生兄弟姐妹一樣,這個人的存在可以確立他自己的價值,而且能夠確立他的真實性。

愛的2種形式:

嬰兒之愛即自戀的愛

成年的親密中間還保留著嬰兒般的愛的話,他對所愛的對象的要求就是:你必須滿足我的所有需要。這種親密關係遲早會被他自己親自破壞。

客體之愛

在這種親密關係中間,我既能夠接受來自對方的愛,同時也能夠提供給別人一種別人所需要的愛。這是一種相互的愛的給予。

自戀表現的二種形式:自大和自卑

科胡特用二個分裂描述自戀的表現形式(這裡分裂不同於精神分裂,精神分裂是指知、情、意三者不協調):水平分裂和垂直分裂。

自我需要分成二個部分,一是本來的那個我,另一個部分是觀察的我,在旁邊評判的我或者是在旁邊陪伴的那個我。

水平分裂:本來的自我分裂後,二個自我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分裂出來的自我打壓本來的自我。

自戀表現狀態:非常自卑、猥瑣、低價值感

垂直分裂:分裂出來的自我高於本來的自我,不會導致本來的自我被打壓,會導致某種向外的自大的感覺。

科胡特講的最美麗的話:一個人要具有健康的人格,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

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是「沒有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

愛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高品質教育,好的父母需記住二點:

1、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

2、問孩子的需求並給予滿足。

科胡特自體心理學的二個治療性技術:替代性內省和轉換性內化

替代性內省:分析師跟病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間,分裂出一部分的自我去體察或者說共情來訪者的內心世界。就有可能會更好的被病人當成他自體客體的一部分,然後幫助他完成某此重要的自我功能。

轉換性內化:分析師作為病人的自體客體,跟他充分的共情,分析師被來訪者租借了自我功能並且代替發揮重要的作用,這部分被病人租借的自我功能,就可能成為他的人格的一部分,然後在以後的生活中間持續的陪伴他。

(以上為個人學習感悟,內容引自精神分析初級視頻講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分享CLUB 的精彩文章:

在精神分析框架下看「自戀」
父母與孩子的衝突

TAG:悅讀分享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