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察:特色小鎮引導的新型城鎮化

觀察:特色小鎮引導的新型城鎮化

什麼樣的特色小鎮才能撐起中國經濟轉型,進而引領新型城鎮化?

特色小鎮建設的主流方嚮應是產業小鎮,特別是高端產業小鎮,這類小鎮在高等教育、科研、金融、智能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方面都要有所布局。高端產業在大中城市和特色小鎮共同發展是一個成熟大國的必然選擇。這種城鎮化與產業的多元結合方式既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多種模式,也為個體發展提供了更多個性化選擇方案。中國特色小鎮的產業發展不能按照城鎮體系的分工,只給中心城市做配套,承接中心城市淘汰的落後產能,而是要搶佔產業鏈的高端環節,只有這樣,特色小鎮才能真正發揮時代價值。隨著中國城鎮化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色小鎮將成為高端產業發展、高級人才聚集的重要空間載體,與大中城市形成協作互補的產業鏈關係,其中蘊藏巨大發展空間和投資機會。

產業特色小鎮發展有三條路徑。第一條路徑是從產業園區到產業聚集型特色小鎮。這種小鎮以生產加工型產業為主導,包括工業產業、生產型服務業、工業化服務業、工業化生產產業、高技術產業等。適合的類型是具有良好產業發展基礎,具有產業要素聚集條件的區域。傳統產業集聚園區主要進行生產上的分工協作,開發模式相對比較單一,主要由政府征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後引入產業,存在規劃設計粗放,缺乏系統的功能分區等問題,特別是生活配套和生態空間嚴重缺乏,只能承載勞動密集型產業,升級為高端產業和吸引高端人才是產業園區發展的極大瓶頸。而特色小鎮是生產、生活、生態一體化的空間經濟平台,不僅需要具備產業園區的集聚生產功能,而且強調生活空間、生態環境協調一體。既符合產業發展要求,又能夠滿足人居需求,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傳統產業園區應該利用特色小鎮建設的機會,對園區產業進行梳理,明晰產業發展思路,清理不符合園區定位的企業,重建園區生態和生活配套,實現從傳統產業園區向特色小鎮的轉變。

第二條路徑是從重點鎮到市場聚集型特色小鎮。這種小鎮以商貿物流產業為核心,多與加工基地結合,同時延伸發展會展業、電商業等產業,構建市場化聚集的產城人文一體化結構。適合的類型是具有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市場聚集雛形等商貿市場發展條件的區域。曾經很多地區將鄉鎮劃分為重點鎮和非重點鎮,兩者的區分在於重點鎮位於交通區位較好地塊,具有較強的產業基礎,非重點鎮經濟發展條件不太好,位置較偏或受地形限制。重點鎮一般承擔產業發展的職能,非重點鎮定位為提供生產和生活服務,一般不承擔產業發展職能。位於優勢交通區位和具有較強產業基礎的重點鎮應該抓住特色小鎮的建設機遇,大力發展成為市場聚集型特色小鎮。重點鎮的突出問題是缺乏統籌規劃,基本上是自發形成家庭作坊式產業集聚或市場集聚。八九十年代風雲一時的鄉鎮企業的產業資源和市場資源都被中心城市虹吸效應吸走。這種重點鎮要抓住特色小鎮先機,認真打造宜居宜業的就業生活環境,從重點鎮發展成為市場聚集型特色小鎮,或產業市場雙驅動特色小鎮。

第三條路徑是從非重點鎮到旅遊消費聚集型特色小鎮。這種小鎮以旅遊產業為主導產業,構建多樣化業態與產品構成的複合發展架構。適合的類型是產業及經濟基礎相對薄弱,但旅遊資源非常突出,具備全國乃至世界旅遊吸引力的小鎮。如前所述,非重點鎮位置較偏或受地形限制,主要承擔生產和生活服務的功能,旅遊資源突出的非重點鎮發展成為旅遊消費聚集型特色小鎮,是旅遊產業主導的多產業混合結構,形成可持續的閉環發展結構、開放式的產業延伸結構。該類型的特色小鎮產業培育路徑是挖掘特色資源、打造特色產品、創新特色業態、形成特色小鎮品牌、構建小鎮生態圈。(作者系山東社科院文化所助理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企業報 的精彩文章:

短視頻平台狂歡背後有隱憂
國企改革多個領域獲突破,央地將合作探索更多新模式

TAG:中國企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