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1948年毛澤東調陳毅去中野,為何粟裕死活都「不同意」

揭秘:1948年毛澤東調陳毅去中野,為何粟裕死活都「不同意」

1948年5月粟裕力薦不過江得到軍委的同意後,在粟裕即將離開城南庄時,毛澤東又把粟裕叫到了辦公室,以勉勵的口氣說:中央研究了,這次陳毅不回華野去了,今後華野就由你來搞,由你任司令員兼政委。毛澤東的話使粟裕大吃一驚,便吐口說道:華野不能沒有陳毅同志。他反覆請求讓陳毅繼續擔任華野的司令員兼政委。但毛澤東仍是說:陳毅去中原軍區工作的決定,已經通知下去了,怎麼能朝令夕改?粟裕想了想,向毛澤東建議道:他去中原軍區工作是可以的,但仍然是我們的司令員兼政委。毛澤東一聽,笑著說:你這個點子多的粟裕呀,那從現在起,你就是華野的代司令員兼代政委嘍!

5月5日,中央軍委給華東野戰軍下達近期作戰的計劃,要求華野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縱隊及中原野戰軍第十一縱隊,共計6個縱隊,全部集結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仗,在隴海路開封至徐州段及其南北地區,以尋殲敵整編第五軍為作戰的主要目標,力爭在4至8個月內殲敵五六個至十一二個旅,同時指示華野第二兵團向津浦路一線行動,相機殲滅並牽制敵整編第十二師、第七十二師等部;第四兵團在蘇北發起進攻戰役,以策應中原戰場我軍作戰。

殲滅整編第五軍,正符合當時華野全體指戰員的強烈願望。自蔣介石發動內戰以來,該軍常在進攻華東解放區和在中原戰場中打頭陣,既驕橫,又狡猾,與華野多次交手,未賺到便宜,也未受到沉重打擊,氣焰十分囂張。華野指戰員對它恨得咬牙切齒。因此,當提出打敵整編第五軍時,部隊群情振奮,摩拳擦掌,大有「滅此朝食」之慨。的確,在當時情況下,如果把敵人這個「王牌」消滅了,就等於砍掉蔣介石伸向中原和華東戰場的一隻臂膀,形勢將會發生較大變化。

此時,敵我雙方的兵力分布狀況是:敵人在中原戰場上除保安部隊外,有正規軍25個整編師(57個旅)。其中13個整編師(30個旅),擔任重要點線的守備;另外12個整編師(27個旅)和4個快速縱隊編成4個兵團,執行機動作戰任務。其意圖是控制隴海路東段、津浦路和平漢中南段的交通線,以鄭州、信陽、蚌埠、開封、商丘和徐州等城市為據點,乘我華野部隊整訓分離之際,集中一切可能使用的機動兵力,尋我主力兵團決戰,同時監視和堵擊我在濮陽地區進行整訓的華野第一兵團渡河南下。

我軍方面,中原野戰軍主力及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在取得宛(即南陽)西戰役勝利後,正向南陽、確山之間轉移;華東野戰軍第三和第八縱隊在完成宛西阻擊戰之後,於5月10日由象河關、春水地區北上,14日襲占許昌,全殲敵獨立第二十一旅,爾後即在許昌、襄城地區轉人休整;華東野戰軍第一、第四和第六縱隊以及另外兩個縱隊和特種兵縱隊,在濮陽地區進行新式整軍運動後,根據打整編第五軍的作戰要求開展軍事訓練。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位於鄭州西南地區;中原野戰軍第十一縱隊位於豫皖蘇地區。

5月23日,粟裕作出了在魯西南殲敵整編第五軍的作戰部署。由於戰場情況複雜,粟裕的戰役計劃也十分詳細。他命令兩個縱隊南下濮陽,吸引邱清泉南下,然後以5個縱隊越過黃河,首先殲滅魯西南地區的守敵,開闢出一塊戰場。如果這樣,他認為邱清泉必然會回援魯西南。這時,再令南下濮陽的兩個縱隊即尾隨邱清泉部往北跟進,與魯西南的5個縱隊夾擊第五軍。與此同時,粟裕還設想了另一個方案,即當第五軍不好殲滅時,先打開封,後殲援敵。

5月24日,南下兩個縱隊向淮陰前進,邱清泉果然尾追而去。粟裕立即指揮當時在黃河邊的5個縱隊南渡黃河。不料,這一行動使南京的蔣介石大為驚恐,立即電令邱清泉停止尾追並回師魯西南。同時,蔣介石又急調5個帥增援魯西南之敵,企圖夾擊我剛渡過黃河去的5個縱隊。這樣一來,敵軍在魯西南的兵力已有9—11個整編師,不但兵力遠遠超過我軍,而且敵軍隊形密集,不宜分割,難以對第五軍頭施殲滅的計劃。但在這個時候,我南下的兩個縱隊已到達開封附近,相距只有1天左右的行程,如果就勢突然攻取開封,會使敵車措手不及。粟裕想:既然一時撈不到大魚,就先逮個中魚、小魚吃,於是決定把開封攻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人的使命 的精彩文章:

揭秘:1949年陳賡為何為這位昔日的同窗階下囚打招呼「開小灶」
揭秘:1949年李宗仁、白崇禧用何計謀逼迫蔣介石下野

TAG:軍人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