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號公路的海和大提頓的山

一號公路的海和大提頓的山

剛經歷完一場為期17天的美西之旅。旅程大致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舊金山自駕至洛杉磯;第二階段包含拉斯維加斯及周邊幾個景點;第三階段則遊覽了黃石公園與大提頓公園。

旅行中遇到許多不錯的風景,但有兩處景緻最讓我難忘。

第一次讓我驚嘆的風景,是在一號公路上看到的海。大約在旅行的第五天,我們一早便從蒙特雷的青年旅捨出發,途徑卡梅爾小鎮短暫停留後,便往大瑟爾(Big Sur)行駛。有一處觀海點讓我們不自覺地停下車。

想離海更近,必須穿過布滿荊棘與黃色野花的小道,之後便獲得了更開闊的視野。近海參差地排布著幾塊岩石,靠近岩石處,海浪拍打激起白色的浪花。其餘的海面皆是不約而同的深藍,廣闊深郁。向西望去,遠處的山脈和岩石被遮擋在水霧之中。

我們的車又向前開了會兒,直到肚子開始抗議,才開始返程(一號公路部分封路,需折返至蒙特雷)。我看到兩塊高聳的岩石之間,花草生長,中間的小路通向遠處的沙灘;我看到海邊高崖的草原上有許多牛在舔舐青草,彷彿稠人廣坐的盛宴。早先看一檔旅行類綜藝節目的時就有執念——在海邊自駕的時候一定要放首《take control》。哪怕喜歡的歌詞有可能也就這麼一句:Take control of who you are,stay the same don』t let them change you.

第二個難忘的景緻是在位於懷俄明州的大提頓國家公園。旅程第三階段的五天中,前四天都是陰雨天氣。我們在第三天下午抵達大提頓。進公園後駕車半小時後,導遊決定帶我們折返回傑克遜小鎮(駐地)——原因是霧氣遮擋了山脈。我們決定最後一天早晨再來碰碰運氣。幸好,運氣不錯。

斷層造就了凹陷的低地,蜿蜒的蛇河(Snake Lake)在此流轉。由於水的滋潤,成片的松樹和楊樹在這裡生長。不辨菽麥的我用力記住松樹和楊樹的區別——松樹四季常青;楊樹則帶著點灰白。矮小的龍龍草從谷底向兩側的高處不斷蔓延,它們的顏色比草原的底色稍淺一些。斷層的另一邊有條和此處大約平行的公路。再過去就是覆蓋著皚皚白雪的落基山了,山形俊朗,雲比山低。

我們的車沿著坑坑窪窪的小路行駛至河谷地帶,停泊在一個小型的停車場。導遊帶我們徑直走入一條更為細窄的土路,等到兩旁雜草散盡,便露出了蛇河的一角。那時已不是我們與蛇河的初次邂逅——蛇河從傑克遜湖流出後,一直往下游奔涌,流到我們曾留宿過一夜的愛達荷州瀑布市(Idaho Falls)。我和朋友曾在蛇河邊晚餐,看著夕陽的餘暉照亮那座悠閑的小鎮。摩門教的聖殿,湍流的河面,河畔散步、奔跑的人群,都被拂拭上金黃的光暈。

如果在清晨時分抵達,不大的溫差還不足以讓空氣產生劇烈的流動。河面平滑如鏡,遊人可以在清冽的水中看到落基山完整的倒影。導遊感嘆著我們應該在更早的時候出發。接近中午的蛇河已經泛起漣漪,都是風的緣故。水中的落基山在波光粼粼里泛起褶皺,但絲毫不妨礙白雪的清亮透徹。

他拿著相機尋找不同的角度,欲幫我們記錄下最美的落基山和它的倒影。我小心翼翼地跨過一條由枯死的樹榦和參差不齊的石子鋪就的獨木橋,手腳並用地到達彼岸的小洲。走到小洲一塊凸出的邊緣,蹲下身舀起一瓢清冽的河水。導遊幫我記錄下了這一刻。

覆蓋白雪的落基山讓人心生平靜,我透過車窗看著俊朗的山脈發獃。耳畔是導遊介紹著一些基本信息,他告訴我們這一路上看到的都屬於落基山脈,從墨西哥一直延綿到阿拉斯加。突然,我的思緒又被一長排壯觀的洒水機拉回眼前的美西大農場。

美國西部的農場寬闊寂寥,一如這裡閑適、慢節奏甚至有些「與世隔離」的生活。在蒙大拿西黃石小鎮一家叫Wild West的酒吧里,碰到一位41歲的牛仔。他告訴我,他成長的小鎮五年前才提供了蜂窩行動電話服務(cellular service),人們每月需花幾百美元來交網費,所以很多人的家中都還沒有互聯網。許多鄉村也只有又臟又窄的道路。

「那你想離開這麼?」我問他。

「當然不,我也曾去過紐約,那裡確實繁華。但我寧願回到這裡做我的西部男孩,我希望有我自己伸展的空間,在東部會覺得擁擠得像沙丁魚。」他說,「我喜歡在這裡徒步旅行,喜歡在野外看灰熊,喜歡在蛇河垂釣的時候看著太陽緩緩下山。」

* * * *

仍然不定期更新

希望畢業季能多寫點東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繼光街100號 的精彩文章:

TAG:繼光街10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