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6年前的今天,發生在中國的一場離奇空難

16年前的今天,發生在中國的一場離奇空難

今天是2018年5月7日

這是饅頭說第254篇文章

在過去的文章中,其實寫過好幾篇關於空難的文章

寫的過程和寫之後,都會覺得挺難受的

原本今天不想再寫一場空難的

但實在是因為這場空難在當時引起的反響太大

因為它的事故原因,甚至到現在都還有人懷疑

【今日由頭】

2002年5月7日

大連「5.7」空難

1

2002年5月7日,晚上9點半左右,姜連英接到了一個電話。

姜連英是當時中國北方航空公司的總經理,這個在晚上打來電話,讓他心裡有不安的感覺。

果然,電話那頭的下屬告訴他:公司的一架飛機在天上出事了,客艙著火。

姜連英抄起手機就衝出家門,開車往公司趕。坐進車裡才發現,自己穿的還是睡衣。

車開到半路,手機又響了:

「飛機不行了,是—等……」(註:指一等事故,機毀人亡)

在此之後,姜連英了解到了整個事件的大概情況:

2002年5月7日21時32分,大連周水子機場接到當時在傅家莊上空的北方航空公司由北京飛往大連的「MD-82」型客機(航班號CJ6136)報告,稱機艙失火,此後飛機便與機場失去聯繫。

21時40分左右,飛機墜落在北緯38度57.063分,東經121度39.941分的海面上。經核實,機上有旅客103人,機組人員9人。

全部遇難。

墜機的客機國際民用航空器註冊號B-2138,是美國麥道公司生產的第1702架DC-9系列機,也是由中國(上海)組裝的第23架MD-82。1991年7月21日交付中國北方航空公司使用。在它短短的11年服役時間裡,在1993年遭遇過2次劫機,最終在2002年5月7日墜毀。

2

這場空難,就是當年著名的大連「5.7空難」。

空難發生後,伴隨著營救和打撈工作同時展開的,是事故原因的調查。

「5.7空難事故處理小組」迅速成立,擔任副組長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閃淳昌做出承諾:

「空難處理小組將向國務院提交實事求是的、經得起歷史考驗的調查報告。並在此基礎上,對有關的責任者進行嚴肅處理。」

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

但是,這份最終的事故調查報告,卻讓外界足足等了7個月。

2002年12月7日,在不少人都已經多少淡忘了這場空難之後,「5.7空難事故處理小組」通過新華社發文,終於向外界公布了這場空難調查下來的原因:

「5.7空難」並非客機出現故障或其他原因,而是有人故意縱火。

這個縱火的人,名叫張丕林。

這個調查結論一出,全國嘩然。

在飛機全體人員遇難的情況下,究竟是怎麼確定人為縱火的?又是怎樣就能判定是一個具體的人的?

這個問題引起了外界的極大興趣,但整個調查組,卻對得出這個結論的整個過程諱莫如深,這大大增強了公眾的懷疑。

而事實上,據當時的一位知情人透露,「5.7空難」的事故調查,為了排除干擾,專門聘請了外方專家組。事故原因在8、9月份就基本調查清楚了,但為了慎重起見,又反覆調查驗證,最終在12月才公布結果。

因為,整個調查過程,確實百轉千回。

3

這場空難的原因調查,當然首先是從「著火」開始的。

一般航班客機如果因自身原因起火,無外乎4種原因:電路起火,油路起火,發動機起火和烤箱失火。

由於失事飛機殘骸和黑匣子事後都被打撈了起來,所以調查取證的難度相對要減小很多。但通過調查發現,四個失火原因,一個都不能被證實。

北航總經理姜連英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表示:

第一是電路起火,不會這麼迅速燃燒,從飛機殘骸分析也否定了這種可能;

第二是油路起火。MD-82飛機的油路在地板以下,但飛機地板經檢查沒有損傷;

第三是發動機失火,但發動機在機艙外,火是在機艙里燒的。且黑匣子撈上後還原了當時機組人員的錄音,確認是「機艙著火」;

第四是烤箱。烤箱是為機上乘客準備食物的。也沒有發現烤箱著火。

通過打撈起來的黑匣子調查,機組人員在起火後撲救程序合理,但火勢蔓延非常快,短短几分鐘內就讓機艙內煙霧瀰漫,大火熊熊。而後艙的客人大量湧向前艙,造成飛機重量匹配失衡,加速墜落。

失事客機黑匣子被撈出時的照片。但這張照片當時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這是一個悲劇性事件,但照片體現出的卻是一片歡騰

按照姜連英的分析,任何一種飛機自身起火的原因,都不會造成如此猛烈的火勢。而在調查過程中,有一項證據被發現了:

在飛機失事的海域,調查組發現了汽油殘留——飛機用的是航空燃油,和汽油成分完全不同。

所以,一個結論被推導出來:飛機上當時有「外來火源」。

那麼,憑什麼就斷定這個「外來火源」是人為縱火?

因為在另一路調查中,又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有一名旅客,在登機前居然給自己買了7份航空意外保險。

4

這名旅客,就是張丕林。

在2000年代初,旅客購買航空保險的價格是20元/張,大家購買的主觀意願並不強,而且起飛前購買航空保險主要是要到專門櫃檯人工辦理,所以當時坐飛機的旅客購買保險的人並不多。

不過,就在2002年5月7日之前的4月15日,國航129航班剛剛在釜山發生空難,128人不幸遇難,所以在5月7日的CJ6136航班上,77名從北京購票的旅客中有44人購買了航空意外險。

但是,所有的客人都是給自己買一份意外險,只有張丕林,在買了5份保險之後,又新增了2份,一共買了7份。

當年的飛機保險單

那麼,是否就因為多買了幾份航空保險,就能確定張丕林是縱火者?

當然不能。

那麼,張丕林到底是誰?為什麼要買7份保險?

在案件公布後,《南方周末》的記者採訪到了張丕林的家屬。但是,根據報道,公眾雖然了解了張丕林的身世,卻在某種程度上陷入了更大的懷疑——張丕林有買保險的習慣。

張丕林,1983年從大連考入南京大學物理系,1987年本科畢業後又考取本校物理系的研究生。1993年,張丕林和妻子李雲結婚。妻子李雲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

張丕林在1990年畢業後,分配到大連市公安局戶籍處搞計算機工作,因為房屋分配問題,離職去大連一家電腦公司工作,之後還在一家外貿公司做過管理層,直到2001年8月自己辭職下海開公司,開的是一家裝修公司,有10多名員工。

據張丕林的哥哥介紹,雖然這家裝修公司業務還不多,但局面已經打開,在2002年「五一」期間開工的工地就有10處——哥哥認為就憑這一點,弟弟不至於因為生意不景氣想騙保。

妻子李雲則從經濟條件方面提出質疑:她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已經上市,她持有一些原始股,很值錢。她後來又在大連平安保險公司工作。現在在—家證券公司工作,屬於管理層,在當地屬於高收入者——張丕林家的經濟條件應當是中等偏上。

那麼有沒有其他動機呢?李雲說,她們家剛買了房,又買了車,張丕林沒有厭世的理由。而張家人極力否認張丕林身患絕症的傳言。

張丕林照片

那麼,是不是有負債?

按張丕林家人的說法,張丕林只有三個債務:一是公司里3.3萬元的裝修材料款,這屬於正常欠款;二是去年貸款買了一輛東南富麗卡豪華商旅車,每月要還貸5000元,還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就還清了;三是他們家買的環海公寓的房子,也是貸款買的,總價50萬,親戚支持一部分,剩下也不多,張丕林夫婦收入都不低,還清房屋貸款應該沒有問題。

那麼,關於保險呢?

李雲給出的解釋是,她在保險公司工作過,所以一家人的保險意識比較強,認為買保險是家庭開支的一部分,所以家裡面一直會買各種保險。張丕林哥哥透露,弟弟買車的時候,保單上所有的險種他都買了,每年的保險金額要近8000元。而且,張丕林在2002年4月前後,出過3次車禍,被嚇得不輕。

唯一的異常,是妻子李雲說的:5月7日這一天早上,張丕林和往常一樣去公司上班,但到了下午5點多,忽然給妻子打了個電話,說人在北京了,然後晚上會飛回來。

張丕林在電話里有沒有說其他的話?據妻子李雲說,並沒有,就說「回來再說」。當天張丕林給妻子發來了簡訊告知航班號,但李雲以為丈夫是第二天才會回來,所以就睡覺了。第二天早上到單位,才知道丈夫搭乘的班機在前一天晚上墜海了。

按照張家人的說法,張丕林一點「作案」的動機都沒有。

但還是存在一個問題:媒體的採訪只有張丕林家人這一個信源。

這也很難責怪媒體,因為調查組方面和公安都沒有公布進一步的具體細節。

那麼是否存在一種可能:

張家人並沒有說出全部事實呢?

5

時隔幾年後,果然又有了一個新的說法。

2007年,在某民航網站上,忽然曝出了一篇疑似任樹奎的內部講話稿速記。

任樹奎做的這個報告的題目是《全國企業安全生產形勢及相關政策分析》,當時他的身份是「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綜合協調司司長」。

但他還有個更重要的身份——他是當年「五·七空難事故調查小組」的成員。

在這篇講話中,任樹奎果然提到了當年的「五·七空難」。他的敘述,和張丕林家人當初的敘述,出入很大:

「……5.7空難」是北京飛到大連的飛機,在飛機上這位同志從大連飛到北京,哪也沒去,在北京轉了一圈,然後坐車到公主墳,然後沒幹什麼又返回機場,又坐飛機返回大連。還沒飛回到大連的時候,這個飛機就從大連灣的海上突然掉下去,然後失去聯繫,整個飛機上124人全部喪命(筆者註:124人,原文如此)。」

「……他買了七張保險,一般人都買一張保險,他買七張保險幹什麼啊?首先查查他,查他為什麼買七張保險,就說他在北京轉了這麼一圈,有沒有跟家裡聯繫啊,就查這個電話,最後在電話局裡面把他在北京的時段打電話的時間找回來,40多個電話,40多個電話查到之後,他給他妻子的電話都談了哪些內容?內容就是我很愛你、也很愛孩子,我買了七份保險,你們就去準備吧。這話是什麼意思啊?問他妻子,說沒有這個事,什麼都沒收到,但電話局裡我們看到的簡訊和電話都查到了。」

「……這個人是一個公司經理,他欠了別人四五百萬的帳,都說今天要還,就說飛機墜毀的這天要還,但他身上一分錢都沒有,沒錢還,所以想出這麼一個方法來,買了七張保險,一張是20萬,一共140萬,也不少,他自己是不想活了。」

因為無法確認這個速記的版本真偽,所以關於張丕林的動機,本文無法做出最後的判斷。(據我個人經驗,這份速記為真的可能性較大。全文共15000餘字,提及5.7空難的只有1600餘字,其餘都是各時各地的事故教訓舉例和各種總結——當然,這是對速記內容的真實性判斷,而不是對案件真相的判斷。)

但無論怎樣,之前所舉的,都是對張丕林縱火的動機推測和判斷,那有沒有他真正在飛機上縱火的「實錘」?

一份來自參與調查事故的小組成員、法醫朱明川是這樣表述的:

「在遇難者中,有一個人叫張丕林,座位在機艙後部,除其右臀部、右大腿後側和下腹部外,屍體體表其餘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燒傷。這些特徵顯示,張丕林位於火源中,而且一直保持坐姿不變。

另外,在複檢中,我們發現張丕林的足背右側有點狀的燒灼損傷,這是有助燃劑爆炸飛濺的跡象。經過我們對張丕林氣管和殘骸等理化檢驗,發現有汽油及汽油燃燒後的成份。」

但光靠這個分析,就能夠判定張丕林就是縱火者?

還是有可推敲之處——萬一是有人把汽油潑向張丕林呢?萬一張丕林就是在瞬間高溫中失去意識沒有掙扎呢?

於是,可能是整個調查中最關鍵的一個證據,浮出水面。

6

關於這個證據,目前的說法來源找到兩個。

第一個來源,還是來自任樹奎那篇內部講話的速記稿:

「……北京的所有的錄像帶裡面把那天經過這十個安全通道挨著察看,最後從第十個安全通道查到姓張的人的錄像,怎麼進去、東西怎麼擱的,全部都查到了。

其中查到在他的鑰匙鏈後面擱了一個包,其他的包擱的比較遠,另外從打撈姓張的屍體上找到的車鑰匙,到機場的停車場上打開了他的車門,這個車肯定是他的,從錄像上又看到他帶著5個可樂瓶,但顏色和可樂不一樣,可樂什麼樣,汽油什麼樣,然後查看和汽油顏色一致,這就對上了。」

飛機發動機被打撈出水

而另一個來源,來自2016年5月13日「天涯」上「天涯論壇」大連板塊的一個帖子《大連5.7空難直接原因是機組自殺模仿,而非乘客張丕林縱火》(此貼我認真看過,個人覺得不可信,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查閱),其中一個叫「前驅和後驅」的網友在5月17日回了一帖,帖中引用的是一篇題目為《之三:那些未能見報的真相——五七空難縱火者是如何確定的》。

這篇文章的作者應該是一個大連的記者,寫文的時間應該是在2009年。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詳細回憶了2005年6月28日他去參加的一個安監口的會議,是一位國務院參事給大連的鄉鎮(街道)以上領導幹部上安全課。上課的這位國務院參事還有個頭銜,是國務院辦公廳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副組長,他的名字叫閃淳昌。

沒錯,就是擔任「5.7空難事故調查小組」副組長的那個閃淳昌。

在講課中,閃淳昌果然講到了「5.7空難」,果然講到了當時怎樣確定汽油是張丕林攜帶的:

「……這個下了很大功夫。因為每個乘客攜帶的物品都要通過安檢,安檢是有錄像的。於是,調出當時的錄像,一件一件行李進行分析,最終剩下一些裝有瓶子的箱包。但是,安檢X光拍攝的錄像無法確認瓶子中裝的都是什麼液體。等於無法確認究竟是誰帶的汽油。

這讓專家們很頭疼。終於有人想出了一個「笨」方法,模擬當時的場面,把裝有汽油的瓶子通過安檢,對拍攝出來的畫面進行分析。並與前面的畫面進行比對,經過對比分析,終於確定了其中一個箱子里裝有汽油。而那個箱子里最明顯的標誌是有一串鑰匙。到這裡也就是說,找到該鑰匙,確定鑰匙主人就能鎖定縱火者。

幸運的是,茫茫大海沒有湮沒那串鑰匙,最終調查人員找到了這串鑰匙。並且,最終用這串鑰匙打開了張丕林的家門,從而確認他就是兇手。」

雖然兩段講話有一些地方有出入(比如一個是打開車門,一個是打開家門,但也有可能是車鑰匙和家門鑰匙是串在一起的),但大體的事實還是吻合的。

憑這項證據,應該算是「實錘」了。

但是,疑問是否都解開了呢?

還有一個。

7

既然事實如此清楚,為何不向公眾公開?

一個最可能的原因是:怕引起模仿。

為什麼?因為「5.7空難」證明,當時中國的機場安檢儀器無法檢查出瓶子里的液體究竟是什麼成分。

《南方周末》的記者當時採訪了中國民航學院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永剛,他的觀點是:

「對於空防來說,很多空難細節都是保密的,為什麼呢?比如暴力影片,青少年看了有可能模仿,許多犯罪或者偵查片在涉及到一些具體細節時,都不會描述出來,是因為擔心犯罪分子的手段會更高明和專業。」

失事客機殘骸

那麼證明張丕林縱火的證據為何不能公布?

王永剛認為:

「證據本身就意味著犯罪的渠道,作案的工具、材料等就需要保密,有的空難還涉及到國際關係和社會穩定,所以在處理這些事件時,有關方面非常慎重。」

中國民航學院教授、民航安全科學研究所所長孫瑞山則認為:

「如果遇到類似情況,國外也有一個時間限制,如果公司的系統有缺陷,有關部門會勒令其改正,甚至採取嚴厲的處罰措施;如果該缺陷短期內是不可能改正,則還是要為它保密,有關當局會給它整改時間,以避免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缺陷危及公眾安全。」

但是, 也有專家當時指出:

政府可以不公布空難的具體細節,但應該向公眾解釋不能公布細節的理由,打消公眾的疑慮,尋求公眾的諒解。

有時候什麼都不說,反而等很多事情想說的時候,都解釋不清了。

【饅頭說】

關於這場「5.7」空難,其實還有不少後續。

比如,張丕林那七張保險單最終兌現了沒有?

張丕林的家屬在2002年12月6日被公安部門告知:本次飛機失事,是因為張丕林的縱火造成的。按照相關法規,保險公司最終拒絕賠付張丕林的七張保單。

又比如,關於那天機場的安檢。

後來錄像證明,張丕林還在旅行包裡帶了一把大剪刀,但安檢卻也沒有檢測出來,原因是那時候正好交接班。後來涉事人員被開除,相關領導受處分。

還有,中國北方航空公司的業績。

2002年5至6月份,北方航空公司的運輸周轉量、飛機日利用率、生產率、客座率、載運率等指標均產生了非正常性連續下降。5月、6月分別比4月份減少了近8000萬元和近1億元的收入,虧損額明顯上升。上半年公司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8.9億元,虧損了4.6億元。

以及,在事故發生後不久,國家相關部門就撥下8億元款項,支持航空公司和機場的安檢系統全面升級。2003年2月5日,《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關於對旅客隨身攜帶液態物品乘坐民航飛機加強管理的公告》,所有攜帶上飛機的液體開始被嚴格安檢(這裡多加一句:我非常不理解那些在安檢處拒絕安檢或辱罵安檢人員的乘客,你這是對別人生命不負責還是對自己生命不負責?)。

但是,所有的後續,都已經無法挽回遇難飛機上那些乘客的生命。

如果網上流傳的調查組的調查結果為真,那麼張丕林在對家人發簡訊說愛家庭愛孩子的時候,他有沒有考慮過其他人的家庭,其他人的孩子?

他有什麼資格拉那麼多人殉葬?

【本文主要參考來源】

1、《北航5-7空難幕後調查:張丕林的最後時刻》(《南方周末》,2002年12月12日)

2、《張丕林妻子及其家人首次公開接受媒體採訪》(《外灘畫報》,2002年12月12日)

(註:此兩篇文章內容大部分完全相同,發表時間也基本一致,除了張丕林的妻子在《外灘畫報》中名字變為了徐晶。《外灘畫報》的文章署名為「特約作者 李玉宵」,而《南方周末》的文章末尾有一句「李玉宵對此文亦有貢獻」,所以推測可能是授權關係)

3、《5.7空難結論公布為何如此簡單?》(《南方周末》,2002年12月12日)

4、《全國企業安全生產形勢及相關政策分析》(任樹奎,「民航資源網 | 非常准」)

5、「天涯」社區論壇「大連」板塊(文章中已註明)

歡迎關注經常搭乘飛機的微信公號饅頭說 mantoutalk,飛機的失事概率遠遠低於火車和汽車,所以還是請大家看完本文後不要有心理負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饅頭說 的精彩文章:

1939,刺殺汪精衛

TAG:饅頭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