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紐約時報》竟高調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美國這是咋了?

《紐約時報》竟高調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美國這是咋了?

2018年5月5日是卡爾·馬克思生日,200年誕辰紀念日,全球左派都在網上網下狂歡,這很正常;然而某些人眼中的反共急先鋒的美國,其主流媒體《紐約時報》,竟然刊發了雄文《生日快樂,馬克思,你是對的!》,是不是覺得哪兒不太對?

《紐約時報》高調頌揚馬克思

讓咱們先看看《紐約時報》的截圖

圖文結合看上去很震撼

本文很長

不便全文翻譯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網上搜一下

下面來歸納下此文的重點

1、馬克思主義偉大在哪

紐約時報認為馬克思偉大在於批判的精神與質疑的勇氣,馬克思對社會現狀的無情批判,既不畏懼任何可怕的結論,更不畏懼與權力以及既得利益發生衝突,馬克思的質疑精神改變了全世界。

美國版馬克思主義封面

告訴你 我對資本主義的論述是對的

2、西方自由主義思想的發端

《紐約時報》論述了,當代西方自由主義思潮,尤其是對勞動者權利保障等多領域理論,均源自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論述,由於21世紀美國出版了海量此類論著,所以無論是學術界還是主流媒體,都認可馬克思為自由主義陣營的精神領袖,而紐約時報是美式自由主義的旗艦店。

美國漫畫詮釋西方自由主義誕生的背景

這是美國左派思潮的社會根基

3、共產黨宣言對當今的啟示

紐約時報承認,馬克思未能給出治癒資本世界的良方,然而他的理論對當今世界,依然有許多幫助。比如馬克思對資本介入人類職業的論述,技術將大大加速分工,從而導致相應職業的解體。誠如當今資本操控的人工智慧,事實上正在著手瓦解一切人類職業

4、宗教與哲學領域的啟示

神居於人群之中,或在人類社會當中的觀念,並非什麼哲學上的創新。但馬克思的創新是要保持對理想主義的尊重,不僅僅是上帝,而是任何神聖權威。當黑格爾停止主張理性自由主義國家時,馬克思更進一步,既然眾神已不再神聖,那麼人類為何需要一個國家呢,這是美國全球化主義的理論基石。

5、馬克思與當代民權運動的聯繫

紐約時報提到美國近來發生的Black Lives Matter,當代黑人民權運動,以及網路Me Too運動,職業女性維權和揭露性侵害運動認為這是馬克思的理論和美國現實中的種族和性別壓迫相結合取得的一些成果,馬克思主義給受壓迫者精神力量,讓他們敢於站起來反抗與吶喊。

6、美國版「摸著石頭過河」

紐約時報認為馬克思哪怕沒能提供個一勞永逸的公式來制定社會變革的方向,但他為這類嘗試提供了強有力的測試機制,在這個大背景下咱們美國人註定一直引用著他測試著他的想法,直到他努力規劃中的那種社會最終得以實現。現在咱們當中越來越多的人在渴望著,那種社會形態的到來。

看完這段紐約時報的論述

您是不是越來越贊同川粉們的指控呢

民主黨左派真的在帶領美國走向共產主義

篇幅有限,在此就不詳細列舉了。以前大家只是知道,紐約時報是挑頭與川普的白宮戰鬥的媒體,與CNN、華盛頓郵報一起被川普總統罵成「謊言製造機」。其實紐約時報是美國自由主義左派的旗艦店,這也導致它永遠無法與川普政府和解。

美國左派到底有多麼強大

很多人誤以為美國是全球反共的急先鋒

其實這個看法是大錯特錯

要知道全球無產階級運動的發端

組織以及資金鏈離不開美國

更別提五一節是為了紀念

美國無產階級運動

十月革命的真正金主

來自於紐約華爾街

而美國的左派一直在輸出革命思潮

另一方面

馬克思這位猶太哲學家

並非發明了什麼新的理論

他只是結合黑格爾的辯證法

與猶太人信仰數千年來的世界大同理念

做了個總結罷了

馬克思主義的根依然是猶太社區

以及歐美大陸風起雲湧的底層抗爭

雖然經歷過麥卡錫時代的萎縮

左派在美國的勢力並沒有消退

它在21世紀變得更強大了

如果對以上陳述感到吃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Media 的精彩文章:

美國聽證系列之:33年前搖滾明星大戰國會議員 他們都是小扎的前輩
今天,小扎國會「過堂」——Facebook黑歷史知多少?

TAG:1M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