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義風堂堂:一段爭當背鍋俠的禪門往事

義風堂堂:一段爭當背鍋俠的禪門往事

皆仁法師

關於「背鍋俠」一詞,源於網路語「背鍋」,即是「背黑鍋」的簡稱,指「為他人承受過錯」的意思,因此為他人受過者常常被大家調侃為「背鍋俠」。

一般人遇到需要承擔過失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為自己開脫責任,但是有些有擔當的人,則會直下承擔,主動做背鍋俠。

而今天我們所要說的一段禪門往事,則和背黑鍋有關。這段故事十分感人,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禪師們的堂堂義風。

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大家且聽我慢慢道來。

撫州的明水禪師,在參學時,曾經擔任過法雲法師的侍者。

有一天,道林禪師到法雲法師處掛搭。

法雲法師為表歡迎,特地依當時禪林的規矩為新來的衲子設立了盛大的茶禮。

這裡稍稍解釋一下茶禮的概念:茶禮,顧名思義,就是禪林中,點茶所行相見之禮。一般茶禮和湯禮並行,又成為茶湯之禮。

茶湯之禮是當時叢林之中重要的儀式之一,作為禪和子是不能輕忽怠慢的,特別是方丈依禮奉請列席者,是不能缺席的。

法雲法師為了慎重其事,特地讓自己的侍者明水禪師去旦過寮(雲水僧所住的寮房)去請道林禪師列席茶禮。

明水禪師到旦過寮時,恰巧道林禪師不在。

這時,和道林禪師鄰單的禪和子見明水禪師為難的樣子,於是爽快地說道:「您不用犯難,有事您先忙,等他回來,我會轉告他的。」

明水禪師聞言,向禪和子道謝之後,就放心地離開了。

這位禪和子答應地很爽快,可是掉頭就把這件事給忘了。沒錯,他華麗麗地把這件事情給忘記了。

午齋後,長擊一通,煞聲一下的茶鼓響起。

大眾幾乎都到齊了,就差道林禪師一人。

法雲禪師的眉頭皺了一下,出聲問道:「新到的衲子在否?」沒有人作聲。

於是,法雲禪師派人去把道林禪師請來。

道林禪師到這個時候,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正是一頭霧水。

法雲法師是真生氣了,他讓人把道林禪師的座位搬走,讓他站在大眾前,厲聲責問他說:「山門特地為新來的衲子設立茶禮,以表示叢林的禮數,我也特意讓侍者去請你。你為什麼怠慢大眾,不出席茶禮?」

道林禪師聽了法雲法師的話,心中已經大致了解了個中的因由,但是在大眾面前自然不好落方丈的面子,說自己並沒有接到出席茶禮的通知。於是他只好為彼此找了個台階,說道:「剛剛聽到鼓聲的時候,正想參加茶禮,沒想到突然內急,所以耽擱了。請方丈見諒。」

法雲法師正在氣頭上,毫不留情地呵斥道:「叢林的茶鼓又不是瀉藥,怎麼一敲響你就內急?!」(這位是真生氣了。)

這時,明水禪師也明白過來了,於是連忙上前行禮對方丈說:「大和尚勿怪,是我忘記請道林禪師出席茶禮了,是我的過錯。我願領責罰,自請出院。」

此時此刻,那位答應轉達又華麗麗忘記的衲子終於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了,於是趕緊上前說道:「大和尚,此事與侍者和新到的衲子無關,是我大包大攬地答應轉告,卻不慎忘記了事情。還是請您責罰我,讓我代替他們兩人出院吧。」

法雲禪師見此事確實不是道林禪師的錯,而是一場誤會,犯錯者也都承認錯誤了。而且三人都義氣凜然,並沒有推卸自己的責任,而是敢於承擔,這讓身為方丈的法雲禪師很是欣慰,於是微微一笑,原諒了三人,不再追究此事了。

按語:

也許有人會認為法雲禪師太過嚴苛,但是當時的叢林里動不動就上千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叢林的清規也正是為此而設。所以法雲禪師的嚴苛,其實是一種慈悲。

文中三位爭著承擔責任的禪師也許在某些人眼裡看來很傻,但是對於修行人來說,直心是道場。如果為了逃避一時的責任而蒙昧自己的本心,種下惡因的話,那就會成為修行過程中越不過去的障礙,所以對於有志於佛道者來說,這種虧心的事情,半分也做不得。這也許就是修行者和世間人之間的差別吧。

當然,背鍋也是要講究智慧的,不是凡是黑鍋都要搶著背的,還要注意對機者的心性,才能做到真正的利益眾生。

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大家有什麼體會的話,不妨留言分享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受持八關齋戒能否自誓受呢?
韓愈的學佛心路,你是否聽說過?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