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女人的安全感來自哪裡?

中國女人的安全感來自哪裡?

女人的安全感來自哪裡?

這是一個極容易回答卻又難以確認的問題。因為安全重在字,來自內心,一個人一顆心,從心理學的角度講,這是一個唯心無解的問題。

但人是社會人,難逃紅塵,行為方式、做事原則、幸福、哀傷很大程度受制於環境,王陽明的心學就談到過四個字:知行合一,知在心,行於環境,二者相促相成,懂得環境便懂心,安全感自喻。

所以中國女性的安全感來自哪裡?要深刻理解這個問題就要從中國最早的女性——女媧的生存環境講起。

按古籍記錄推算時間,女媧時代應屬於舊石器時代,在這個時代,人要獨立生存很難很難,因為進化論在人身上表現的很奇怪,人的祖先從400萬年前開始出現,漫長的時間裡,既沒有進化出猛獸的速度、力量、尖牙利爪居於食物鏈頂端,也沒有進化出類似於變色、毒汁、再生等防護功能,人充其量只能居於食物鏈中端,需要抱團合作,集群建立部落,才能在冰冷殘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下來。

也就是說只有部落得以存續,個體人才能生存下來。然而部落如何得以存續?

部落中的幼兒成長為少年,少年長成青年,青年會進入老年,老年之後人便會逝去,這一現代人根本就不會注意的人口更新道理,在當時就是部落是否存續的關鍵!

為什麼人口更新是部落存續的關鍵?

因為舊石器時代下的人與其他動物相比幾乎沒有差別,人以採集捕獵為生,動物也以採集捕獵為生,動物被動的接受夭折、被捕獲、病痛等各種方式帶來的死亡,人也一樣。

人在過去實在是平凡,但平凡的人有一樣與其他動物不同:動物不會思考生是什麼,死是什麼,更不會思考生死帶來的數量變化是什麼,而人會!

死的恐懼與生的渴望讓舊石器時代的人懂得死是難以控制的,但生是可以辦到的,當生的數量超過死的數量,部落將強盛,所有人便有生存的可能,當生的數量低於死的數量,則意味著部落將衰落,個體也難存活。

然而大自然把生育的天賦賦予了誰?

女性!

因此在舊石器時代,女性生育並非為某男性家族繁衍後代,而是為整個部落繁衍後代,為「人」這一種群的存續繁衍後代,相應的在社會中女性被整個部落保護並享有特權。

舊石器時代雖然是生產力落後的時代,但它卻把最本質的社會真諦,用「女媧造人」的故事世世代代傳承下來,它簡單又直白的告訴中國的男人們,女人是應該被善待保護的!也非常親切又美好的告訴中國的女人們要自我珍愛,要懂的自身的社會承擔。

當然,在舊石器時代,女性的安全感並非僅來自於身體結構而享受部落優待,其更大程度來自於女性對部落的巨大貢獻,這種貢獻決定了女性並非為單純的受保護對象,女性擁有絕對高的地位和政權。

之前我們談到,在舊石器時代,個體人生存必須與他人合作抱團結成部落,部落存續則需要繁衍後代,那麼部落生存應該怎麼辦?

食物獲取是關鍵。

「民以食為天」沒有吃的,什麼都不要談,今天的人之所可以有吃以外各種文化和思想甚至大規模戰爭等節目,皆歸功於一個動人的辭彙給動則數億的人口數字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這個辭彙叫做「農業」

舊石器時代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農業,人們食物的獲取依賴於採集狩獵,男人們有力氣,就負責外出狩獵,女人們也不會閑著,她們會在營地附近採集一切可以食用的東西:植物塊根(類似今天的土豆、紅薯、芋頭等)、漿果、堅果、蔬菜、水果、昆蟲、蜥蜴、蛇、貝類、嚙齒類動物(例如野兔),等等。雖然男人們帶回的肉極美味受歡迎,但女人們採集的食物往往是男人們帶回幾倍,因此女人們實則承擔著部落主要的食物來源,除此外撫養孩子照顧營地的重任也是由女人承擔,可以說從實際關係來看,女人主掌著整個部落無論男性、女性、老人、小孩的生存權!沒有女性,沒有生存!這就是為什麼當時的女人有絕對高的地位和政權,而「女蝸補天」實則意在對女人能力和貢獻的肯定,也意在告訴所有的中國女性,安全感並非來自別人的給予,安全感的大小取決於你對自己的生存和他人的生存有多大的能力和承擔。

如果以上的環境剖析難以讓你體會深刻,那麼讓我們進入即將到來的「男尊女卑」時代。

「男尊女卑」這種觀點,其根源在於技術對農業的貢獻。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舊石器時代的人們雖然很享受採集帶來的和諧與穩定,但不得不面臨人口不斷增長的壓力。

為什麼會有人口增長壓力?

因為採集與捕獵並非簡單的動作,這些行動會促使舊石器時代的人們對植物、動物、大地、河流、風、雨、溫度等各種環境要素作出細緻的觀察與總結,反過來總結與積累也會回饋人們豐厚的收穫以撫育更多的人口。據現代科學家們的估計,舊石器時代初期,世界總人口約12.5萬人,而到了據今10000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末期,也就是農業時代前期,世界總人口已達532萬人,那麼這樣的人口數字又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

採集狩獵的生活方式不可能承擔繼續增長的人口數字,也就是說食物獲得的方式必須改變,真正意義的種植性「農業」一定要出現。

農業如何才能出現?是古人發現了野生糧食,然後經過一段時間馴服這些糧食作物,農業便出現?

人類祖先出現於400萬年前,從出現至距今1萬年左右,一直過著採集的生活,在這幾百萬年的時間裡,擅長採集的古人們要發現野生的麥(稻)並馴服這些糧食作物並不難,那麼難在哪裡?看看今天在農田裡勞作的人吧,他們手上拿著各種樣式的鐵質農具,但鋤耕翻土仍感費力,何況早期的人們,他們手上的工具除了石器就是木具,用這些工具耕種談何容易,更無須說那些難以預測的洪澇災害。也許這時你已明白什麼是農業出現的關鍵,但依然還是讓我們把時間退回到10萬年前。

「BODY OR BRAIN?」這是10萬年前,大自然向人類提出一道選擇題。人每天攝入的能量有限,而能量要麼用於身體的進化,要麼集中於大腦的改變,由於大腦的能耗很高,如果選擇第二種,身體的進化基本會停滯不前,人很有可能被虎、熊甚至是鬣狗等動物瞬間撕成碎片。

這道選擇題的結果是什麼?很顯然人類的祖先——智人已經做出判斷。人這一種群不是沒有進化,人的進化區別於其他所有動物——腦力進化,腦力進化表現之一為:人不僅會使用工具,人會發明工具,人還會創造技術。

因為人擁有不斷進化的腦力,所以當人不得不面臨生存威脅時,人的大腦會促使人做出一些關鍵的發明,農業時代的到來,便是犁、灌溉技術以及冶金(鐵、青銅等)等技術的共同傑作,而這些技術的價值跟今天的蒸汽機、電腦、網路、人工智慧等毫無區別,也應該被稱之為科技。

新技術的出現,促使農業(種植業)出現,而規模性農業出現則要求人們能夠照料拖犁地的牲畜、砍伐樹木(用以開發農田、定居建造房屋等)、設計修建灌溉水渠、冶金製造武器農具等等,很顯然這些都不適合女人做,它們要麼太需要力量,要麼太需要時間以至於女人無法照顧小孩。就這樣,男人慢慢佔據了社會所有的關鍵位置,成為政治、經濟、軍事等權利的獲得者,成為食物的主要提供者,而女人則日漸變得孤立從屬。

新技術促使農業快速發展,糧食增多,生活環境改善,相應的人口數量繼續增多,部落存續不再受到威脅,女人生育便不再成為部落存續的關鍵。

這時男女的天平開始傾斜,佔據社會重要位置的男人們集中了大量的財富和工具,開始竭盡全力的要求脫離集群生活轉而向以家庭為單位的生活方式轉變,為了確保自己的財富能被親生血脈繼承,男人們便制定了嚴格的措施控制女性:女子纏足為了管束女性防止其外出私奔保守貞操以確認繼承人為家族親生血脈,不提倡女性讀書寫字規束女人思想意志,不允許女性參加科舉,要求女性不得擅出閨門,制定一夫一妻多妾婚姻制等等。

農業時代持續了數千年,這些制度實施了數千年,扭曲的男女價值觀便如同基因傳了一代又一代。在今天,我們走過了工業時代,現在正走在信息化時代,即將步入人工智慧時代,但是在男女問題上,比如男女離婚、男性出軌甚至性騷擾這樣的事,人們依然可以光明正大的區別對待,很多時候哪怕問題出於男性,抬不起頭的依然會是女性。

讓我們回看一下歷史吧,今天的社會需要的還是力量與肌肉嗎?科技如此迅猛發展,生孩子照顧孩子的一定還是女性嗎?社會重要位置一定只有男人有能力承擔嗎?

看看農業時代的本質吧!科技不僅僅改變生活這麼簡單,科技改變的是財富分配與社會地位,以今天的科技發展速度看,將來還會有男女的區別對待嗎?不會!只會有智慧的區別對待!

看看人類老祖宗——智人的選擇吧!女人的安全感不是來自婚姻、法律、孩子、男性,女人的安全感來自腦力的光芒——「智慧」以及由智慧帶來的能力與承擔!

▏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標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史解文走四方 的精彩文章:

TAG:說史解文走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