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我一起,參觀上海電影博物館

與我一起,參觀上海電影博物館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

上海電影博物館基本陳列之展評

上海電影博物館位於上海市徐匯區,於2013年6月正式開放。總體面積達1.5萬㎡,它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電影博物館,是一座融展示與互動、參觀與體驗為一體的行業主題博物館。其基本陳列可分為四大主題展:分別由一樓的「榮譽殿堂」、二樓的「電影工場」、三樓的「影史長河」和四樓的「光影記憶」四個主題構成,生動呈現了電影人、電影事與電影背後的故事,是上海電影乃至中國電影最為重要的展示窗口之一,也是上海樹立對外城市形象的新文化新地標之一。

接下來,我將根據參觀整個基本陳列的路線(即:1F(序區)→4F→3F→2F→1F)來對陳列內容和形式做一簡要性展評,以下為各主題展廳的詳細介紹與展評:

note

1

一樓序廳

一樓,主要由三大功能區組成:序廳、咖啡吧、尾廳陳列區。

序廳部分的裝飾比較具有代表性,首先採用顯示屏呈現上海電影博物館LOGO的形式點明該館的性質與主題。

LOGO構圖簡潔,主要以電影製作中的各類設施作為構圖元素,以黑白紅三色為主,圓形內部寫著「上海電影博物館」中英文字樣,電影設施圍繞在圓形之外,象徵著電影事業與世界的緊密聯繫。懸掛在半空中的各種電影道具不僅起著裝飾序廳整體空間的作用,並且其代表的文化內涵也更加突出主題。

大廳左邊更設置了部分多媒體信息查詢終端供觀眾查詢陳列信息,不足的是查詢終端可供觀眾查詢的信息較少,與觀眾的實際信息需求不符。

note

2

四樓——「光影記憶」

Memories in light and shadow

該廳的陳列內容大致可為電影人、電影場景和電影放映三部分,主要由「星光大道」、「星耀蒼穹」、「大師風采」、「水銀燈下的南京路」、「百年發行放映」五個單元組成。

「「星光大道」上,閃光燈和歡呼聲此起彼伏,讓參觀者體驗紅毯明星的榮耀;「星耀蒼穹」、「大師風采」展區展示電影大師和傑出影人的生平事迹、文物文獻及工作生活場景;「水銀燈下的南京路」讓參觀者分享上海經典電影的拍攝場景;「百年發行放映」展區透過模型、廣告及百餘幅各個歷史時期的海報,回顧發行放映的百年歷史,展示上海電影長盛不衰的文化魅力。」

——「光影記憶」上的展板文字

展評:

1、「星光大道」這部分並不存在多少實質性的文字說明,其主要目的在於通過採用媒體閃光燈、色彩搭配、音響特效(歡呼聲、掌聲、閃光燈音效)和紅毯特有的空間效果營造出一種強烈的現場感,使其不僅能作為博物館四樓主題廳與外部環境的過渡區,而且還能在入場的初始階段引起觀眾觀展的好奇與共鳴,為觀眾創造一種獨特的「紅毯體驗」,給觀眾心理上留下初步的較好的觀展印象。總體來說,這樣的方式與電影博物館的主題相映襯,形式新穎,立意鮮明,模擬效果顯著,擁有類似「虎頭」的展覽特效;接下來,作為連接「星光大道」與「星耀蒼穹」的這部分,則採用了「幻影成像」的3D多媒體技術,全方位展現了觀眾們熟知的上海電影製片廠標誌性雕塑來凸顯上海電影博物館的品牌特徵;

2、在「星耀蒼穹」這部分,整體空間效果的營造上首先採用黑色作為展覽整體空間的主打色,並在大廳時刻循環迴響電影大師們受訪時的名言名句;而在陳列展品的實物選擇上主要採用上海電影史上一些電影藝術家的劇本、手稿、獎狀、眼鏡、照片和相機等與藝術家們的電影事業息息相關的生活和工作物件作為展項,並結合百位電影藝術家的黑白色系照片凹凸牆和部分多媒體查詢終端來讓觀眾手動了解上海電影史部分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成就及代表作。

優點:

整個部分里展品的構成讓陳列內容顯得豐富而有層次,充分凸顯出各歷史時期眾多優秀的電影大師為上海電影史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形式設計上還運用圖片、實物、多媒體視頻技術、音效等「展品+輔助手段」的方式來充分調動觀眾的視覺、聽覺、觸覺,實現了觀眾全方位、多感官的觀展體驗,拓展了觀眾多種獲取信息的方式,能夠使觀眾保持較高的觀展熱情;此外,該部分的展品陳列在細節上也處理得十分到位,例如展品說明牌上不僅有中文和英文,還有因考慮到部分生僻字的存在而使用了拼音,說明牌也是黑白色系,符合人體視覺習慣,採用「名詞+簡要介紹+照片的形式」豐富說明牌內容;

不足:

該部分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由於展廳光線過暗和展廳裝飾存在類似於反光鏡這樣的材料,使得展廳內的玻璃極易造成炫光現象,室內視覺效果不佳,容易碰壁;觀眾觀展路線不清晰,指示性標識較少;在展櫃或展板的高度設置上,不但不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觀賞角度,而且眾多展品因為缺少說明牌而獨成孤品,觀眾並不能充分地理解部分展品的具體信息。

3、「大師風采」這部分文字內容較少,主要採用場景復原的陳列手法,在實物選擇上採用老式留聲機、舊式鋼琴、戲服、立式話筒等大師常用物品來還原當時的生活工作場景,並通過1:1的泥像人物和戲中場景來豐富整個陳列空間。

優點:

採用原場景復原的陳列手法能夠更加清楚直觀地再現當時藝術大師們工作的真實狀態,讓觀眾更加了解、貼近電影藝術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儘可能縮短大眾與藝術家的時空距離。

不足:

該部分的陳列表現手法過於單一,缺少互動環節和展覽亮點,多數展品僅僅是呈現出一種無序無規則的「羅列」狀態,未能和觀眾產生情感上、思想上的互動交流;由於復原陳列的空間較大,整個觀展路線呈現出一種「迷宮」式的引導。

4、「水銀燈下的南京路」。這部分主要通過構建部分經典影片的拍攝微縮場景,塑造經典電影人物形象,採用復原陳列的手法再現滬江照相館、永安百貨公司及飛達咖啡館,利用水彩畫來展示當時上海各個重要的代表性場所及社會文化狀態等。

優點:

充分抓住了近代老上海特有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元素,淋漓盡致地表現出舊上海原來的歷史文化風貌,微縮場景中的人物面部表情刻畫得豐富細緻,整個空間都使觀眾產生穿越時空的心理錯覺,讓觀眾再次近距離感受老上海電影中出現的繁華都市;在該部分結尾處設置大型觀眾觸摸屏,通過答題互動的方式增強觀眾的參與性和體驗性;在展廳各部分都設置了自動販賣飲料機、盥洗室和休閑座椅,人性化的公共服務空間設置更加體現策展人「以人為本」的策展理念。

不足:

展品說明牌的高度設置不符合觀眾觀展習慣,且字體、色彩搭配不當,使觀眾無法清楚地獲取觀展信息;展廳內各個部分的內容稍顯脫節,相互獨立,缺少內容上的較好銜接。

5、「百年發行放映」。這部分主要由半景畫+三個房屋微縮模型、眾多廣告和早期海報匯成的海報牆以及多位演員人物形象和生活場景的復原場景構成。

優點:

三個早期電影放映場所的微縮模型製作精良,加上人物身份、表情等也處理得十分細膩,燈光通亮,讓觀眾感受到了老上海電影事業繁榮時期特有的社會文化氛圍,豐富參觀體驗;而廣告和海報則採取縱橫式的敘述手段,按照時間脈絡逐步過渡到現代海報的風格,時序性強,線路清晰。

不足:

場景復原的手法運用得過於頻繁,容易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不能形成新的參觀亮點。

note

3

三樓——「影史長河」

The long history of cinema

「19世紀末,電影作為一項新的技術發明傳入上海,從20世紀10年代至40年代,電影在這座遠東的現代化都市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成為中國文化的弘揚者與傳播者。本展廳將沿著百年上海電影的發展線索,從「影海溯源」、「夢幻工廠」、「夢之河」、「大開眼界」、「譯制經典」、「動畫長廊」六個不同側面,為參觀者介紹上海電影的各項成就。」

——「影史長河」上的展板文字

這部分陳列的主要目的在於從縱向上展現19世紀末電影傳入中國上海及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並從橫向上穿插上海電影事業曾經取得過的輝煌成就和歷史性貢獻。

1、「影海溯源」。這部分主要是採用環形銀幕的手段(即每隔20分鐘自動播放《夢之船》)+展櫃中的28本40年代的電影劇本形式來向觀眾講述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海電影產業萌芽、發展和興盛的過程。在銀幕區,有供觀眾坐下觀看視頻的皮質座椅,體現上海電影博物館為觀眾著想的人性化服務,而視屏中的3D巨幅畫面和震撼的音響特效都讓觀眾充分感受到了逼真的現場感,深切體會到上海電影成長的艱辛之路。該部分的不足就在於在視頻間歇的20分鐘里,由於環幕空間燈光太過昏暗,導致觀眾無法充分利用參觀時間,比如詳細閱讀展櫃中的電影劇本。

2、「夢幻工廠」。這部分展示的是對20世紀30-40年代中國本土上海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例如十大製片機構的詳細介紹及其經典影片。這部分陳列形式飽滿,除必要的實物展品與展品說明的介紹外,還在展廳一角設置了專門的「經典影片播放區」。

3、「夢之河」。這部分展區採用多媒體投影+實物展品的方式呈現上海電影製片廠100部經典影片片段,並在觸屏的檯面構成了一條「夢的河流」,以小船的形式讓上海電影的海報和劇照緩緩流動。

這部分內容豐富,信息含量大,多媒體互動投影讓觀眾可以隨時了解影片信息,滿足觀眾獲取電影知識的需要,「夢之河」的想法點題恰到好處,形式新穎,能讓觀眾繼續保持參觀熱情。但是在這部分觀眾的參觀人數相比於其他區域有明顯減少,就其原因,大概有三點:一是展區空間過大,信息量過多,觀眾無法消化如此龐大的信息;二是經過前期的觀展高潮後,觀眾心理上的觀展感受已經接近疲勞;三是該部分的互動區對觀眾來說缺少吸引力,觀眾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普遍不高。

4、「大開眼界」。該部分主要是通過實物展品和影像視頻的方式來表現上海科教電影所取得的歷史成就和卓越貢獻。採用集中陳列的手法將各個時期各個公司所使用的不同類型的電影製作設備(如電影放映機、光學技巧印片機等)集中呈現,不僅讓觀眾在觀展過程中產生了良好的視覺效果,而且也實現了參觀時的科普教育。

5、「譯制經典」。這部分通過選取部分經典影片,設置「語言的跳躍」、「魅力人聲」和「聲臨其境」等配音的互動遊戲來讓觀眾與電影產生更近距離的接觸。每部分的展板上都有著詳細的配音解說,操作簡單,互動性強,而且各個部分都進行了最大程度化的消音處理,將各個區域的交互干擾降到最低。但筆者發現,在許多展區或展項介紹的地方,博物館都是採用玻璃噴繪字進行展示,且字體顏色不明顯,極易讓觀眾忽略展項介紹,且設置的高度也存在著較大的問題,解說高度明顯高於大眾身高,許多觀眾都需仰視查看,極為不便。

6、「動畫長廊」。這部分主要通過設置「大鬧天宮」、「經典動畫片手繪稿展陳櫃」、《小蝌蚪找媽媽》之「地投遊戲」等展項來展示上海美術電影的發展歷史和獨特魅力。

採用多部經典剪紙動畫片集中陳列的表現手法使得剪紙牆內容豐滿而有趣,更讓大批觀眾沉浸在童年動畫片的美好回憶中,完美地實現了與觀眾進行精神上的情感互動與交流;將地投式的互動遊戲融入經典的動畫場景、採用各種動畫視頻互動遊戲不但能夠達到與觀眾產生情感呼應的目的,也縮小了觀眾與電影博物館的心理距離,同時,它也是一個重要的親子項目互動體驗區,能讓不同年齡階段的觀眾主動參與其中,並深切體會其中的無限樂趣。此部分應是陳列中的重點和亮點(補充:此部分的動畫演繹與製作橫跨年代極大,從80、90年代年代風行中國的動畫《小蝌蚪找媽媽》、《雪孩子》、《寶蓮燈》等一直延續到21世紀的《大耳朵圖圖》等,且立體環繞式的空間音效更讓觀眾產生一種沉浸式的觀展體驗)。

note

4

二樓——「電影工廠」

「電影這一獨特文化形式,與生俱來具有夢幻特徵。本展區為您揭示電影生產創作的神奇奧秘,開啟製造夢幻的技術之窗。參觀者可在此觀摩影視作品的生產創作流程,感受電影作為夢幻工場的動人藝術魅力。」

——「電影工廠」上的展板說明

這部分的展廳內容主要有工作室及攝影棚的透明化立體式展現、採用「照片+道具+說明文字」的形式對演員化妝過程和效果及原理的展示、用「儀器+照片+展板文字材料」的方式演說傳統動畫形成的科學原理。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全方位無保留地向觀眾展示電影工作者的工作室及攝影棚,讓觀眾能夠詳細了解電影生成創作的全過程。

將電影工作者的工作室融入整個展廳能夠極大提升觀參觀興趣,讓觀眾更直觀地體驗到現代化影視製作的媒體環境,深化此次觀展體驗,也是該展廳的亮點之一,在對各種科學原理進行解說展示的過程中也鼓勵觀眾自己動手操作。

note

5

一樓——榮譽殿堂

進入一樓,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上海「影史第一」版塊,此部分著重選取了上海過去一個世紀中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創造的30項第一榮譽,重大時間節點與簡要性地文字說明,配以簡介的平面排版設計,折射出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發祥地的重要歷史地位,直觀而詳細。

走過「影史第一」,來到一樓的尾廳部分,左側「燦爛金杯」採用壁面式大通櫃將見證著上海電影製片廠輝煌成就的眾多金杯集中存放,展現出上海電影製片廠所佔據的重要地位和作出的傑出貢獻,「金杯牆」上金杯的數量更讓觀眾直觀立體地感受到上海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央「國歌誕生」部分,採用「實物+照片+文字+藝術造型裝置+多媒體播放系統」等形式向觀眾展示國歌的誕生與中國電影存在密切相關的聯繫,大廳中運用了類似中國建築中最具傳統文化元素—斗拱」表明上海電影是根植於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

展廳右側則分別陳列展示著國家歷代領導人對上海電影事業發展的重視及重要性歷史瞬間。

note

6

總結

展評結語

參觀完整個陳列展覽,筆者認為,上海電影博物館基本陳列的內容策劃和形式設計工作都做的較好,展線適中,主題與內容定位準確,形式多樣新穎,內容豐富,突破了一般傳統博物館陳列的陳舊模式。

①內容上,四個主題式的基本陳列大致形成了「虎頭→豬肚→豹尾」的陳列效果,各個部分結構清晰,緊扣主題,內容豐富而有層次,四個主題基本陳列的內容看似各自獨立實則相互聯繫,並且在整個基本陳列中涉及的輔助陳列品範圍也相當之廣,分別涉及到了文字、照片(除本身就是文物資料的照片)、繪畫、雕塑、模型(人物模型和房屋模型)和聲像資料等,稍顯不足的是該展全部內容都是以上海的電影事業為陳列對象,缺少展示上海電影與其他地區的電影產業所具有的緊密聯繫的環節,也未能反映出上海電影事業曾對國際電影事業產生過的影響與貢獻,陳列布展的格局稍小;

②在陳列手法上,多次運用集中陳列、復原陳列、中心陳列等陳列方法,並且通過較多地運用了現代各種多媒體陳列手段和互動裝置來不但實現了動態陳列的實際效果,而且也增強觀眾參觀過程中的互動性、參與性與體驗性,適用於不同年齡階段的觀眾進行手動操作,在講述電影歷史的同時普及科學原理;

③在藝術表現形式上,能夠充分利用造型、色彩和各種光電組合等知識理論營造出不同展廳需要的展覽空間和陳列氛圍,恰到好處地實現了明暗與色彩、形體與空間、具象與抽象等藝術手法的轉換與結合;

④在人性化考慮方面,上海電影博物館也做的較為貼心。在參觀過程中,筆者發現許多觀眾在觀展時會不斷與身邊的親友交流分享想法,尤其在互動展廳的部分,為了避免展區內雜音過大,整個陳列廳便採用了隔音牆和設置單獨的隔音間,將干擾觀眾參觀的因素盡量進行低音化處理,為其他觀眾營造了較好的觀展環境;除了設置較多地的盥洗室、休閑座椅外,還人性化地在整個觀展過程中增加了飲料自動販賣機、咖啡廳等設施來滿足觀眾的其他需求。但是,筆者卻發現另外一個現象,即筆者未能看到陳列廳中有專門為類似殘疾人這類特殊群體所考慮的陳列設施,比如為視力障礙者提供盲文介紹、為聽力障礙者提供有助於辨別音頻的聲紋等等,這表明該館似乎並未將殘疾人觀眾列入該館的整個參觀群體中。

以上,是筆者在參觀上海電影博物館基本陳列時的個人感受及為其基本陳列所作的簡要展評。筆者認為上海電影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大體上看特色比較鮮明,主題也較為突出,內容和形式都比較貼合主題,當然,筆者在參觀整個基本陳列中也發現存在不少問題(相關問題已在上文相關內容中論述過),但筆者相信,在今後的博物館陳列設計工作中隨著策展人員能力的提高和陳列學理論的不斷完善,這些細小問題也將會逐漸得到解決。

作者簡介:

謝珂(1993-),女,復旦大學文博系2017屆碩士。

導師:復旦大學文博系博導高蒙河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公眾考古、遺址博物館學。

下次再來講述

策斬:和有趣的靈魂在一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策斬 的精彩文章:

TAG:策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