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人生五十,從頭開始

人生五十,從頭開始

導語:如果說,很多人對於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沒有切膚之痛,因為自身的性別和種族的原因,那麼在存在系統性年齡歧視的社會中,沒有人可以倖免。因為每個人都會衰老。

作者:閭丘露薇,著名記者、主持人。

三年前,當我用學生身份坐在大學的教室里,我已經46歲了。四年的博士課程,如果一切順利,正好50歲畢業。我努力了一把,終於扯住四十的尾巴,成為了一名博士,按照中文世界的流行定義,成為了一名「高齡」「女」博士。

在班上,不管選哪門課,我都是年紀最大的學生,教授們的年紀,大多相仿。自己從來沒有覺得這是問題, 課堂上的其他人,也都用恰如其分的態度,保持著我們之間的師生和同學應有的關係。倒是在生活中偶爾會有一些插曲。比如小鎮上咖啡館的服務員,熟悉之後閑聊,自然而然的假定我是大學裡的老師,聽到我的解釋,會顯出一些尷尬。

還有一次,和韓國同學還有他們不到一歲的女兒一起吃飯,熱情的服務員誇獎孩子可愛之餘,順帶恭喜我這位「祖母」。同學趕忙解釋,我們只是朋友,顯然很怕這種誇獎會刺傷我的自尊。看到他們的反應,明白我的身份挑戰了他們對於年齡的固有認知,真的很想愉快的對他們說一聲「抱歉」。

因為經歷過長期高強度的職場壓力和工作頻率,所以只要合理有效的安排好時間,不管是體力上還是心理上,都能夠從容應對學業上的各種壓力,年齡並沒有造成絲毫體力和精力上的影響。每每聽到年輕的同學們聊起熬通宵開夜車趕各種死線的時候,我其實很想用過來人的口吻告訴他們:熬夜其實是入不敷支的行為,保持充足睡眠,可以事倍功半;要做到這點,在於制定好時間表並且遵守,不拖延;當然,總會有一些事情的發生,從而無法完成既定計劃,也因為這樣,把各種死線提前,給自己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不過,最終,我很少會分享這些,因為想當年,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同樣是想當年,好幾個過來人這樣分享過,但最終成為耳邊風。所以,有些事情還是自己經歷過了,比較有趣,才會珍惜。

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學術訓練和自己曾經擅長的領域是如此截然不同。工作和人生經歷當然是積累和資源,但是如果沒有入門學術研究範式,在課堂上,往往跟不上老師和同學們的節奏,因為畢竟距離之前的碩士生生涯,已經有近20年的時間。

而那個時候的碩士課程,和現在差別極大,至少當時,還有八十年代的本科四年,沒有系統學習過量化和質化研究方法,本科時候的高等數學和統計課,和現在的更具操作性的統計課程,完全不同。而身邊的同學們,在本科以及碩士期間,都或多或少的學習過。上質化研究方法課,教授要求大家擬定採訪問題。作為一個從業二十年的記者,把提問當成了生活一部分的我來說,難度在於,需要徹底改變原有的提問思路和邏輯,不然的話,開始落筆整理的時候,會發現,原來缺少了這個或者那個進行分析所需要的必要元素。

也因為這樣,這三年,都在要求自己的大腦用一種和新的方式思考,幾乎每天都是從頭學習。不僅僅是課堂,更多是在閱讀別人的論文和學術著作的過程中,總有新的概念、理論、方法。而這種狀態,接下來,隨著職業生涯的改變,必然還會繼續。

當然,也因為是一個已經有了二十多年工作經驗的人,剛開始對於這種改變是極不適應的:漫長的發表周期;研究成果對社會的影響,往往比不上媒體的一篇報道;發表的論文,絕大多數也就是在學術圈內傳播,無法轉換成推動社會改變的力量,哪怕一點點。這讓我糾結過,是否選擇了一個想要的轉型道路。不過最終調整了心態:取得一個能夠進入不同領域的入場券,意味著人生多了一個可進可退的選擇,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新的技能,比如學術語言,學術範式,還有統計軟體使用,這已經很足夠了。

紐約時報有一篇報道,題目叫做「人生後段再讀博「(1)。過去十年,美國的博士生平均年齡在不斷下降,但還是有14%的博士學位獲得者是在四十歲後獲得。文章中有很多在職場上已經呆了二三十年,又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回到校園開始讀博的個案。有趣的是,這篇文章是被放在「退休」這個欄目下面。作為一名讀者我會猜想,難道覺得45歲之後,就應該是為退休做打算了嗎?這個年齡之後讀博士,難道只是退休生活的一種調劑嗎? 畢竟對於我來說,讀博是為了人到中年的自己,能夠有資格職業轉型,並不是退休生涯的一種選擇。至少現在,我還是覺得,退休是一個太過遙遠的話題。

不過說到退休,前些日子朋友轉告她媽媽的感嘆。她在內地當公務員當媽媽,比我大一歲,已經提前退休了。根據內地的勞動法,女性工人50周歲,女性幹部55周歲退休。也就是說,一個在49歲拿到了博士學位的女性重新進入職場,如果去內地的大學任教,如果不能夠在55歲拿到副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的資格,從而可以60歲退休,那麼,職業生涯也就到頭了。既然這樣,當一個50歲的博士畢業生,和一群30歲上下的博士畢業生競爭崗位的時候,勝出的概率到底有多大?還好是在沒有法定退休年齡的美國和香港尋找工作機會,不過和美國相比,香港的並沒有反年齡歧視的法例。由於政府在公務員聘用方面實施年齡限制,所以不同企業和機構,都會內部制定非法定退休年齡,那就是60歲。唯一可以稱道的地方,男女退休年齡一致。

設定法定或者非法定退休年齡,理據就是人年紀大了,辦事能力和生產力會因為體力和精力而下降。不過我一直很好奇,如果年齡是一個判斷人的能力的被廣泛使用的因素,為何有那麼多超出了法定和非法定年齡的領導人們在世界各地管理著國家?職位越高,可以推遲退休的年齡越大,是因為權力帶來的特權呢?還是這些人其實在反證:越重要的職位,高齡其實是一種優勢?

中文媒體上有一些關於高齡博士的報道,雖然出發點是理智,但是文字描述,最終還是獵奇心態。 比如「法老嫗30年完成論文 91歲高齡獲博士學位」(2),或者是關於名人,比如金庸85歲報讀北京大學博士(3),或者是來中國攻讀博士學位的高齡外國人(4)。只是,對於普通人來說,超過40歲報讀全職博士,至少在前兩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014年,武漢大學宣布取消研究生報考的年齡限制成為了新聞 (5),到了2018年,雖然不多,但還是可以在一些大學的招生簡章上,看到對於報考者的年齡限制。

即便沒有了報考年齡限制,是不是意味著年齡歧視的狀況在博士招考中得到了改善?2016年,48歲的范冬梅報考人民大學博士生,按照她的說法,沒有導師願意接收,招生老師更是親自勸她放棄,直言年齡太大,不適合讀博 (6)。由於不少媒體的報道,事件成為熱點,新華社也刊登法律學者的評論,直指年齡歧視,違反了中國的《教育法》賦予公民的平等教育權。可惜,事件到此為止。我嘗試查找中國的全職博士生的年齡數據,可惜沒有找到,反而找到國務院關於博士後招收年齡規定:2015年從40改為35歲, 2017年維持35歲,不過人文社科領域以及人才緊缺的自然科學領域,年齡可以適當放寬。

只是,對於像我這樣,過了四十五雖然,想要接受職業或者學業再培訓然後轉型的人,能夠擁有學習和提升技能的機會只不過是完成了起步,更嚴峻的問題在於重新進入職場,而這個時候,已經人到50了。50歲求職,有無數的調查顯示,不管是在英美澳,還是大中華地區,50歲是求職變得困難的分水嶺,而女性比男性遭受的年齡歧視更多。而在中國內地,「不超過35歲」成為很多企業的硬性要求,而做出這種表率的,則是政府。根據中組部、人社部和國家公務員局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公務員招考年齡設置的通知》規定:「公務員招考年齡一般為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對於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人員報考公務員的,可以適當放寬年齡標準到40周歲以內。」

47歲的博士杜鵑,畢業後儘管已經簽署了三方協議,但是最終因為超過了貴州省人事廳規定的45歲年齡限制,無法成為貴州理工學院的老師(7)。貴州理工學院屬於事業單位,杜娟即便入職,並不屬於公務員編製,那麼貴州省人事廳的這種對於引進人才的年齡限制,到底有沒有法律依據?事實上,目前各地政府引進人才的計劃,絕大部分列明年齡限制,倒是深圳,在2017年取消了對高層次人才以及配偶的入戶年齡限制(8),只不過,這只不過是意味著某一類人多了一些選擇而已。

不管是范冬梅還是杜鵑,不管是報考還是讀完了博士,都是嘗試透過個人努力,嘗試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進行轉變。而她們的遭遇成為公共輿論的關注點,說明了她們的遭遇,並不是個案,而是代表了某個年齡層,或者某一個人群。忽然意識到,這兩個例子都是女性,不知道有沒有高齡男博士或者想要成為高齡男博士的類似經歷。

個人努力當然重要,尤其是那些突破社會固有偏見的行為,不管是年齡偏見,還是性別偏見,做的人多了,或者媒體的關注多了,那麼逐漸的,可以改變一個社會的文化,讓大家覺得習以為常,認為人生就是這個樣子的,在不同的年齡,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便存在法定退休年齡,也可以為自己規划下一步的職業人生。尤其是在進入老齡化的社會,50歲,其實只是走過了成年後的一半而已,透過再培訓,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完全可以重新開始。

但是,個人的努力,如果沒有政策的配合和推行,往往會在現實生活中撞的頭破血流。當然,那些已經在社會上擁有足夠資源的人,這往往不是問題,但是這些人的努力,並不足以推動社會,惠及所有人。在系統性年齡歧視存在的情況下,處於社會底層的勞工,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那香港來說,多項調查顯示,儘管民間機構和政府機構為教育程度低和工作技能低的中年勞工提供再培訓,這些勞工也大多吃苦耐勞,但是年齡依然是他們尋找再次就業機會的最大障礙,尤其是女性。這也就是這些年,民間一直呼籲和推動香港政府立法禁止年齡歧視。

對於中國內地各地政府用年齡來作為聘用和人口流入的標準,用一些中國法律和勞工法專家的說法,如果沒有法律依據,只是地方政府的規定,那就是屬於年齡歧視。不過專家並沒有告訴大家,在中國,並沒有相關的法律,來禁止就業和教育中存在的年齡歧視問題。也因為這樣,從政府到企業,毫不遮掩的系統性歧視一個社會群體。而在有反歧視法律的地方,儘管仍然暗藏著各種歧視,但是至少在勞動就業,接收教育中設定年齡上限被視為違法。事實上在中國,在關於《就業促進法》的討論過程中,已經有學者指出,設定年齡,違反了憲法規定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9)

如果說,很多人對於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沒有切膚之痛,因為自身的性別和種族的原因,那麼在存在系統性年齡歧視的社會中,沒有人可以倖免。因為每個人都會衰老。拿我自己來說,雖然並沒有因為年齡而在求學和求職過程中遭遇問題,但我很清楚自己,從統計學的角度,屬於一個例外。

在中國,有一些成功的女性認為,一切都是依靠自身的努力,性別歧視並沒有出現在她們的人生中,因此,並不願意介入關於性別平等的討論,甚至進行切割。但是,正如我也曾經認為,不談性別歧視的問題,可能是對女性更大的尊重;報道那些高齡博士的個案,凸顯即便老了,在這個社會依然可以依靠個人努力而有無數種選擇,追求夢想,實現自我。但是,其實,在目前的環境下,這些都是例外,不能因為這些例外,而不看見系統性存在的問題。不能因為自己是例外,而看不見自己其實甚至是系統性問題存在的受益者。

設想,如果不是因為做了不符合社會對於年齡認知的事情,不是因為取得了超出社會對於女性身份認知的成績,媒體又如何會把焦點放在這些人的身上? 因為拓寬了人們原有的認知,於是會收到大眾的關注,甚至敬仰和追捧。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例外產生兩種作用:第一,掩飾問題的裝飾,讓公眾忽略了真正存在的問題,因為被歧視者的聲音,往往是無法被聽見的,如果媒體以及公眾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的話;第二, 激發一些人對未來不同可能的想像,從而追求跨越邊界。

所以,身為例外,應該自覺應有的責任,和其他人攜手,讓未來更多像自己一樣性別和年齡的人,可以擁有和自己一樣自如的選擇機會。

【注】

1.Miller, Mark. Taking on the Ph. D later in life. The New York Times. 4/15/2016

2.新華社:法老嫗30年完成論文 91歲高齡獲博士學位。3/16/2016

3.中新網: 89歲金庸未拿到北大博士畢業證被指常「翹課」。7/9/2013

4.科學時報: 六旬韓國學生南開大學博士畢業。7/3/2007

5.新華網: 武大招收1500名博士生 取消年齡限制。10/28/2013

6.澎湃:哈爾冰48歲女學霸兩考人大博士:都入了複試「但沒導師要」。5/6/2016

7.澎湃:47歲大齡女博士簽三方協議後被拒,對方稱協議無法律效力。7/28/2016

8.新京報:深圳取消高層次人才落戶限制 專家:一線城市應借鑒。4/10/2017

法治日報:就業歧視屢禁不絕立法碎片化難成體系 是時候出台反就業歧視法了。1/26/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一生需要多少光環
美國現代城市是如何繁榮起來的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