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呵,韓國爆款恐怖神作就長這樣?

呵,韓國爆款恐怖神作就長這樣?

韓國出了一部爆款恐怖片

不僅打破票房紀錄,還衍生出一個新名詞——爆米花雨。(形容觀影過程太恐怖,導致觀眾嚇得連爆米花都撒出去了,這評價可以說很狂惹...)

這樣的片,官姐必須擼啊,並且調整到了一級戰鬥準備(試問,哪個女孩子能夠抗拒恐怖片的誘惑呢?有很多?當我沒說...):

一個陰風陣陣的夜晚

沒有抱枕等提供安全感的環境

隔音效果一級棒的耳麥

關了燈一個人的房間

總之,我能想到的尊重,都給它了——

《昆池岩》

豆瓣6.3,我同意這個分數。

先上結論:平庸,普通,一般...甚至有點水

在電腦上看,效果自然會打折扣,而那些DVD時代打造了童年陰影的大神片們,早就用實際行動證明:

牛×的恐怖片,從不屑只抱畫面和音效的大腿,調動起人類的恐懼心理,有很多種高級體面的辦法。

來看《昆池岩》。

昆池岩,是位於韓國的一個精神病院。

曾被CNN票選為「世界7大詭異場所」之首,其他六個分別是烏克蘭切爾諾貝利遊樂園、捷克人骨教堂、日本青木原森林、西非巫術市場、墨西哥娃娃島、日本端島。

這簡直是一個恐怖片天菜一般的優秀題材:民間知名度高,傳說光怪陸離。本身就具備一定的話題和熱度。

相傳,昆池岩原先是坐監獄,很多犯人死在這裡。後來戰爭期間,被改造成一間精神病院,可暗地裡一直在做著活體實驗的勾當,導致了一起多達42名病患的集體死亡事件,院長也在不久後離奇失蹤...

中間的女人,就是院長本院...

有人說,是院長殺人逃逸;也有人說,院長最後也在醫院上吊自殺了。總之這家醫院,充滿了冤死的亡靈。

電影先是用一段極具史實資料感的畫面,為我們呈現了有關昆池岩猛鬼醫院的一些傳說,同時也增添了幾分神秘感真實感

請自動忽略前來逗比的朴槿惠大姐...

為我們呈現畫面的,是一個恐怖直播節目的男主播。他召集了其他6名靈異愛好者,共同製造了一場「恐怖實境體驗秀」。我們就管這7個人叫葫蘆娃組合好了。

只要達到100萬的觀看量,組合就能拿到5億韓元的廣告款(約300萬人民幣)。

電影採用偽紀錄片的拍攝手段,這在恐怖片界是個常用招式。遠的不提,今年清明檔差點上映的國產片《中邪》就是很典型的一個例子。

這種拍法的優點很顯著,使人迅速身臨其境,增強恐怖感受,模糊電影與觀眾之間的界線。

但缺點也非常明顯,首先就是要考慮粗糙、搖晃的視覺效果所帶來的不適感,更重要的是過多的視角切換對影片完整性的破壞。

算是一種「看花容易繡花難」的拍攝手法。

導演為了將這種玩法發揮到極致,在保留了「偽紀錄片」的傳統之外,還添加了直播概念,影片有三層結構:

第一層,電影本身的邏輯。

第二層,偽紀錄片呈現的角度。

第三層,直播表達的內容。

導演似乎還不滿足,又添加了N個其他視角,包括:

男主播坐鎮大本營的主視角;

其餘6個參加行動的葫蘆娃攜帶的GoPro拍攝器材(一種雙視角的攝影機:一個拍肉眼視角,一個捕捉人臉表情);

行動前專門去醫院各層安裝了監控設備;

天空中一架無人機的拍攝畫面;

哦,還有真實鬼魂本人的一個神秘視角!

「偽紀錄片」+「直播」+「多視角」,不管你亂不亂,反正導演先亂了。

首先,是形式感過強對內容整體性的傷害。

從故事上看,電影一共有兩條線索:

一條線是主播坐在大本營遙控6人的行動路線,負責告訴我們片中一些看起來恐怖的超自然現象,其實是主播和其中兩名男隊員為了博取點擊量故意安排好的。

比如降靈時突然熄滅的蠟燭

另一條線就是在計劃外出現的真實鬼魂靈異事件。越接近鼎沸的恐怖行動,就會出現越多的失控現象,包括後期大逃亡的屠殺全過程。

比如,自動移形換位的人偶

從「活著」變成「自殺」的塗鴉

這兩條線有一個明顯的交界處,就是兩個人分別把手臂插進門板後都有被一隻「手」拉住的鏡頭。

也就是說,其中一個知情者是在表演恐怖,另一個不知情者是真的遭遇了靈異的真實恐怖。

進而揭示齣電影的一個主題——「號稱真實的直播背後,藏著更多的虛構」。這個主題沒有問題,但用以呈現主題的內容卻出現了嚴重的割裂問題。

導演先是把N個視角以分組的形式平均分配到各個樓層,讓每個組的隊員平行地進入到不同的恐怖遭遇戰中。同時,也可以完成直播層面上的統一性。最終,再匯總到男主播的紀錄片層面中去。

這其實是沒有辦法的一個選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多視角、多層面所帶來的混亂感。

但遺憾的是,如此平均筆墨的做法,只會讓探索鬼屋的行動變成流水賬,每層樓的恐懼點猶如走馬觀花。再加上鬼娃娃,威脅字眼,突然關門,假頭套等老梗無節制的噴湧出現,導致前期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真實感和恐怖感,進一步被拖垮。

不是導演不想有側重點地層層深入,而是TMD實在是沒有餘力去照顧到這些了!

而且,在得知主播和兩隊員的計劃後,觀眾對未知的恐懼其實已經被打破了。但為了保證直播層已經安排好的劇本的完整性,還不得不讓觀眾跟隨流程走完四個層樓,真的是心累且無聊啊。

個人感覺,這種做法非常得不償失。如果影片只保留偽紀錄片,而不畫蛇添足地加上偽直播的概念,節奏絕對會明快許多。

其次,視角切換頻繁帶來了難以控制的散亂。

雖然導演為了避免散亂做了很多妥協,但很遺憾,沒有重點的平鋪直敘這本身就是一種詳略不得當的散亂。

開場先是以輕鬆的氣氛記錄了一些組隊的過程,給人一種濃郁的真人秀之感,略顯冗長。

到陰森寂靜的醫院,震懾力十足的威脅字眼:闖入者死!期待值才終於被拉起來了!可之後卻又陷入了一種無法找到聳點的無奈。

因為,我TM根本就不知道要跟著誰的視角走?!

前期是因為每個隊員的戲份都差不多,到中段比較吸睛的就是男主播和兩隊員的視角比較重點,後面鬼魂真正出現的高潮,我徹底就方了!

跟隊長?他經常掉線,跟隊員?一個個除了嗚嗷喊叫啥也沒幹,跟鬼走?MD這鬼咋長得跟劉梓晨整容後似的!欺負我沒戴過超大直徑的美瞳?

探險前這幾個貨信心滿滿地連吃帶玩兒,還像模像樣地準備了一水兒的現代黑科技:GoPro拍攝器材,監控設備,EMF探測器(可以捕捉到鬼魂存在的磁場探測器)

除此之外,還有降靈專用的符咒,紅線,鈴鐺,以及神水!可謂是博古通今,科學與迷信齊飛

論裝備,咋的也是領先了其他恐怖片主角N條街的水準吧,可遇到恐怖現象就只會拔腿就跑,那幾個女的更是除了大喊大叫啥也不會,喊得鬼都不敢出來了,真的是夠了...

可以說,這是我見過視角最多的一部電影了。真想拍拍導演的肩膀問問他:是不是剛入行的時候沒有攝影機可用,導致他現在這麼執著於多視角拍攝啊?畢竟「多」,有時候就意味著亂啊...

即使是以視效+音效著稱的恐怖片,也不該放棄對敘事和節奏的把控,更不該出現完全沒有鋪墊的高潮點。

官姐全程感受不到恐怖,並不是因為我膽子大,而是影片對恐怖元素的設置實在是有些違背電影的基本法則。我發四!有努力地拋棄思考進入情景了,但沒來由的驚悚表情真的讓人get不到恐懼好伐。

本來不錯的創意和主題,被拍成這樣,非常遺憾...

PS:演員們還是很賣力氣的,導演的鍋,演員不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審片官 的精彩文章:

《烈火如歌》迪麗熱巴怎麼就丑到上熱搜了?
國際口碑一般,日本國內吹上天,這部犯罪片到底如何?

TAG:電影審片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