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盤點太陽系裡面的哪些」小個子「你可能沒聽過的小行星

盤點太陽系裡面的哪些」小個子「你可能沒聽過的小行星

揭開小行星的真面目

行星是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圍繞太陽旋轉的為數眾多的小天體。按提丟斯-波得定則,在火星和木星之間,距太陽2·8天文單位處應該有一顆大行星。眾多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費盡心思去尋找,但毫無結果。然而卻獲得了意外的收穫,相繼發現了眾多小行星。

最大的小行星直徑也只有1000千米左右(如小行星Ceres),

微型小行星則只有鵝卵石一般大小。直徑超過240千米的小行星約有16個。它們都位於地球軌道內側到土星的軌道外側的太空中。而絕大多數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

從這些小行星的特徵來看,它們並不像是曾經集結在一起。如果將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組成一個單一的天體,那它的直徑不到1500千米,比月球的半徑還小。


小行星概況

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後的物質殘餘。有一種推測認為,它們可能是一顆神秘行星的殘骸,這顆行星在遠古時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毀。

1801年,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1746~1826)

發現了一個新行星,命名為穀神星,

穀神星

它距太陽2·77天文單位,但因它的體積和質量太小,不能與大行星為伍,故稱其為小行星。以後的幾年裡,又發現了另外3顆較大的小行星,它們是智神星、

智神星

婚神星

婚神星

和灶神星。

隨著19世紀後照相技術在天文學上的廣泛應用,使發現的小行星的數目急速增加。從1925年起,新發現的小行星算出軌道後。要經過2次以上的沖日觀測,才能賦予永久編號和專用名稱。目前有永久編號的小行星已達1萬多顆。巡天觀測發現亮度大於21·2星等的小行星有50萬顆。

小行星中最大的是穀神星,其他小行星的直徑和質量都很小。小行星的亮度有周期性變化,這是由於它們表面各部分的反照率不同及它們的自轉引起的。小行星典型的自轉周期為8~9個小時,小行星的自轉軸取向毫無規律,呈隨機分布。有的小行星還有自己的衛星。按表面反照率的不同,小行星可分為C類(碳質,反照率較小)和S類(石質,反照率較大);另外還有少數小行星的金屬含量很高,稱M類。少數小行星的軌道半長徑比火星小或比木星大。小行星靠反射太陽光而發亮,它們的視亮度跟它們同太陽和地球的距離有關,也跟它們的表面反照率有關。最亮的小行星是灶神星,目視星等為6·5等。

大多數小行星是一些形狀很不規則、表面粗糙、結構較松的石塊,表層有含水礦物。它們的質量很小,按照天文學家的估計,所有小行星加在一起的質量也只有地球質量的4/10000。這些小行星和它們的大行星同伴一起,一面自轉,一面自西向東地圍繞太陽公轉。儘管擁擠,卻秩序井然,有時它們巨大的鄰居——木星的引力會把一些小行星拉出原先的軌道,

迫使它們走上一條新的漫遊道路。在近年對小行星的觀測中,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些小行星竟然也有自己的衛星。

在1991年以前所獲的小行星數據主要是通過基於地面的觀測。1991年10月,「伽利略號」探測器經過951號小行星,從而獲得了第一張高解析度的小行星照片。1993年8月,伽利略號又飛經了243號小行星,使其成為第二顆被宇宙飛船訪問過的小行星。1997年6月27日,近地小行星探測器與253號小行星擦肩而過。這次機遇使得科學家們第一次能近距離觀察這顆小行星。宇宙探測器經過小行星帶時發現,小行星帶其實非常空曠,小行星與小行星之間分隔得非常遙遠。如同隕石一樣,由於小行星是從早期太陽系殘留下來的物質,科學家對它們的構成非常感興趣。小行星都富含金屬,屬於S型小行星。


著名小行星

1·穀神星

穀神星是第1號小行星,也是最早發現的小行星。1801年1月1日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直徑約770千米(直接測量),質量為(11·7±0·6)×1023克,占所有小行星質量總和的1/2,是最大和最重要的小行星。反照率為0·06,屬碳質小行星。穀神星的軌道半長徑為2·77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為0·079,軌道傾角10·6度,公轉周期1681天。穀神星的目視星等為7·4等。

2·智神星

智神星是第2號小行星。1802年由德國奧伯斯發現。直徑約為490千米(直接測量),質量為(2·6±0·8)×10為克,體積與重量僅次於穀神星,居第二位。智神星是V型小行星(即不屬於任何可分類的類型)。智神星的軌道半長徑為2·77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0·23,軌道傾角34·8度,公轉周期1686天,自轉周期9~12小時。目視星等為8·0等。

3·婚神星

婚神星是第3號小行星。1804年由德國天文學家哈丁發現。直徑約為195千米(直接測量),質量為2×1022克。軌道半長徑為2·67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0·255,軌道傾角13度,公轉周期1594天,自轉周期7小時13分,目視星等8·7等。婚神星的反照率較大,達0·2。

4·灶神星

灶神星是第4號小行星。1807年由德國的奧伯斯發現。直徑約為390千米(直接測量),質量為(2·14±0·2)×1023克。軌道半長徑為2·36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0·088,軌道傾角7·1度。公轉周期1325天,自轉周期5小時20分31秒。灶神星的反照率很高,達0·24。目視星等為6·5等。是最亮的小行星。

5·大力神星

大力神星是第532號小行星。為第一個被發現有衛星的小行星。1976年6月7日,在觀測這顆小行星掩恆星時,發現了它的衛星1978(532),大力神星和它的衛星的直徑分別為243千米和45·6千米,相距977千米。

6·伊卡魯斯

伊卡魯斯是第1566號小行星。1949年6月26日由美國天文學家巴德發現。直徑約1·5千米,軌道半徑長為1·08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很大,達0·83,軌道傾角為23度。公轉周期1·21年。是距離太陽最近的小行星,近日距離只有0·187天文單位,比水星更接近太陽。遠日距離約1·98天文單位。每個公轉周期中它的表面要經歷劇烈的溫度變化。

7·中華星

中華星是第1125號小行星。1928年11月22日由中國天文學家張鈺哲在美國工作時發現,並根據張鈺哲的建議命名為「中華」。中華星的軌道半長徑為3·1465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0·2025,軌道傾角為3·03度,平均沖日星等18·4等。


小行星的命名

若干年前在北京師範大學校園,國家天文台副台長王宜宣布:「經過了中國科學院的特別批准,將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北師大星』,用於慶祝北師大的百年校慶,以彰顯北師大在中國教育科技事業方面的重要貢獻。」此前,2001年7月,有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金庸星」。璀璨的星空中,還有「巴金星」、「陳景潤星」、「希望工程星」等小行星在沿著自己的軌道運行,它們早在1999年就得到了命名。

小行星可以由發現者進行命名,最終需得到世界公認。對小行星命名既是為了科研工作的方便,也是鼓勵觀測者投身於小行星發現領域。天文學家們觀測到一個小行星後,不能馬上確定它是顆新的星,不知道別人是否發現過,這時就需要給它一個臨時編號,這是第一個名字。這同一顆小行星在不同的夜晚被觀測到,並報告國際小行星中心之後,確認了它是個新的,它會得到第二個名字——一個國際統一格式的「暫定編號」。當一個小行星在至少4次回歸中被觀測到,並且它的運行軌道被精確確定後,這個新的小行星就有了第三個名字——國際小行星中心給的永久編號。比如,「北師大星」的永久編號為第8050號,「金庸星」的永久編號為第10930號。一顆小行星的第四個名字,按照慣例,由發現者在發現10年內命名。

早期小行星的命名多選自神話中的人物,後來演變為發現者表達自己意願的方式。當然,小行星的命名有一定的規範,比如政治家、軍事人物或者政治、軍事事件必須在逝世或出生100年以後才能命名。所有小行星的命名,必須經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由13人組成的小天體提名委員會批准,由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通報國際社會。截至2000年,北京天文台施密特小行星組,已經有了275顆小行星的命名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泊言 的精彩文章:

霍金到底知道些什麼?他為什麼害怕人類去尋找外星人?
霍建華夫妻撒狗糧給女兒起的名出人意外,但如果換另外一個名更好

TAG:快樂泊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