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學霸的擇業趨勢

日本學霸的擇業趨勢

2018年日本政府13個部(包括11省、內閣府、復興廳)的事務次官(相當於常務副部長,是通過考試選拔的公務員之最高職位)中,東大畢業生佔12人,其中法學部畢業生11人。與此同時,在公檢法系統,現任警察廳長官、最高檢察廳檢事總長、最高裁判所(法院)長官,也均為東大法學部畢業生。

在日本,理科類大學入學難度最高的是東京大學醫學部,文科類則是東京大學法學部。通常,全國學力最強的前1000名高中畢業生中,近一半進了這兩個學部。其餘的分散在東京大學其他學部以及京都大學、其他大學的醫學部或各校的王牌專業。東大醫學部畢業生(每年100人左右)擇業相對單純,絕大多數選擇了受社會高度尊重的醫師或醫學研究等相關職業。而東大法學部畢業生(每年400人左右)含三大類專業(私法、公法、政治),人數多、選擇廣,其動向更引人關注。

東大法學部自1877年設立以來,一直是日本高級官員和法律界專業人才的最大培養機構,對日本現代國家制度的形成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日本,要想成為中央政府課長以上官員,必須通過難度很高的「國家公務員綜合職考試」;要想成為法官、檢察官、律師,則須通過同樣嚴格的司法考試。在這兩種考試中,東大法學部畢業生的合格人數歷來高居榜首。而且入職後,越到上級職位,其比例越高。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政府13個部(包括11省、內閣府、復興廳)的事務次官(相當於常務副部長,是通過考試選拔的公務員之最高職位)中,東大畢業生佔12人,其中法學部畢業生11人。與此同時,在公檢法系統,現任警察廳長官、最高檢察廳檢事總長、最高裁判所(法院)長官,也均為東大法學部畢業生。

財務省和經濟產業省這兩個權力最大的財經大部的精英官員中,東大法學部畢業生比例也遠超經濟專業畢業生。自1949年到2018年,財務省的歷代事務次官51人中,東大法學部畢業生達48人。同時期經濟產業省的事務次官39人中,東大法學部畢業生達35人。金融政策中樞的日本銀行(央行)也不例外,現任總裁黑田東彥畢業於東大法學部。日本的國會議員(眾參兩院707人)中,東京大學畢業生達144人(大多為法學部畢業生),人數上遙遙領先於他校。同時,現在安倍內閣的20位大臣中,東大畢業生佔8人,其中法學部畢業生達5人。

縱觀世界主要國家,一所大學的一個學部的畢業生佔據了一國如此高比例的重要職位,絕無僅有。日本社會崇尚秩序和規則,在推進依法治國的現代化過程中,重用名校法學畢業生,可以理解,也值得讚賞。但是,權力過於集中於一校乃至其一學部的畢業生,會帶來什麼樣的弊端?同時,在市場機制日益成熟的今天,大量最優秀的年輕人集中於政府部門是否合理?這些問題也引起了爭論和反思。在此背景下,近年日本政府在公務員選考過程中鼓勵推進畢業院校的多樣化,同時提倡「政治主導」,既把高級官員的人事權控制到內閣府手中,又對精英官員退職後空降企事業擔任高管的慣例加強了限制。從2013年和2017年的東大法學部畢業生去向看,此舉已經引發了一些變化。法律界的人氣度有所下降。2013年的407名畢業生中有124人進入法科研究生院以準備司法考試。但近年法務專業人才供大於求,2017年的386名畢業生中,只有78人進了法科研究生院。

儘管近年精英公務員的權力和終生收入期待值下降,中央政府仍然是該學部畢業生去向的大熱門。2013年,59人和14人成為中央和地方公務員,2017年的人數分別為81人和10人。原因或許由於部分原計劃投身法律界的優秀畢業生改考了國家公務員。

選擇金融業、研究和諮詢類專業的畢業生有顯著增加。2017年,投身這兩個行業的畢業生分別從2013年的33人和2人上升到47人和13人。高盛、JP摩根等國際投行以及麥肯錫等著名諮詢公司以高薪和全球發展機會吸納了不少優秀畢業生。

可見,日本文科最高峰的東大法學部畢業生的擇業傾向穩中有變。今後,相對於政府機關的穩定職位,能否引導更多畢業生選擇更富挑戰性的新興產業或創業,對於人口開始減少、急需高生產率新產業支撐經濟增長的日本來說,將是一項重要課題。

(作者系日本亞洲成長研究所研究部長、教授)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版權,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轉載請註明來源:東方財經雜誌(ID:dfcj-b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財經 的精彩文章:

憂心忡忡的加拿大難民危機
讓「中興事件」不再重演

TAG:東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