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禪修中睡眠和飲食的調整

禪修中睡眠和飲食的調整

蘭心序:正在天塔寺舉辦的禪七活動,沒能參加,自己在家聽師父開示,也分享給大家,禪七開示結束後繼續更新《百法名門論》。

師父所講文字版

禪修基本入門的介紹,強調了我們作為禪修的時候要兩個注意的方向:一個方面就是要保持清醒,坐禪過程當中要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要對治昏沉,如果是平常,有些人作息跟現在(禪修期間)不一樣,睡的晚,起的也晚,所以早上吃完飯更多的昏沉瞌睡。

那作為你本身呢,就要根據自己情況來調和,盡量睡的早一點,早上吃完飯之後就不要馬上一困就睡覺,活動一段時間,至少半個小時,然後再去休息一會,睡一會,這樣會好一點,那麼睏倦消除了之後,打坐禪修才用的上心。不然你用不上心,坐了沒多久就開始朦朧了,過一會就迷糊了,有的嚴重還打呼嚕都出來了,所以這樣的話呢,沒有效果。

昨天講調身,調息,調心的內容,還有就是調飲食和睡眠。飲食的話,就是吃飯呢要適度,不能過量,最好就是下午過午不食。這樣的話呢,身心比較清麗,就輕快一些。

我們受用食物是維持身體,就好像機器要走要加油,但是維持身體在消化的時候,本身也要有一定的耗費,那麼食物之後都會帶著昏沉的力量,特別是早上飯後,中午飯後,經行的時間就要延長一些。就是經過活動經行,讓自己消化的好一點,完成的多一點。

那麼坐的時候呢, 昏沉就沒那麼多,除非是你真正有一點入門了,坐禪有一點功夫了,這樣妨礙就少。通常的情況,飯後妨礙就多一點,所以一般飯後半小時不打坐,起碼要半小時以後,所以飲食要注意不要過量,過量的話就增長昏沉,還有就是油太多了,太厚重的味道也增強昏沉,你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把握。

那麼一定要有一些方式,比如說經行,或者說稍微補一點睡眠,來調整過來。坐的時候一定是要保持清醒的狀態,不要有絲毫的昏沉。以前遇到一個人呢,南傳的地方去了很多,十日禪哪很多啦這些練習都參加過,但是十多年的光景沒有什麼進步,問題出在哪裡呢?

那就是沒有明確方向,一坐呢總是有一些朦朧了,就是輕的昏沉不嚴重。自己也不檢查,不覺察,那這個心呢就一潭死水,沒有活躍的力量,用心用不上,哪裡能夠進步啊,進步不了。所以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覺照,這個是很重要的。你要是不保持呢,功夫做不到,禪定得不了。身體也會阻礙,沒有改善,那麼調睡眠也跟昏沉有關係, 調飲食和跟昏沉有關係,那麼就是適度睡眠,過量也不行,不及也不行。有的人呢響應夜不倒單,晚上也不睡,做得到嗎?做不到。

我們基本的身體維持,欲界的眾生他要有睡眠,還要有飲食,飲食來滋益這個四大,睡眠它實質上是一個恢復調整,讓身體有序,我們在想事的時候,在日常的裡面,是亂的多,定的少,所以真正有定以後呢,比如說到了初禪,就破了睡眠蓋,神全不思睡,像道教裡面講的,佛法裡面不是這麼講。

佛法裡面呢是我定心得到了,引發了身心輕安,心裏面調柔,沒有大的煩惱波動妨礙四大的運轉,所以不用睡眠可以。所以到初禪以上呢就破了睡眠蓋,破五蓋障嘛,其他的蓋障是內心的,睡眠蓋障可以表現在外面看得到的,就是沒有困意了,不用睡了也可以。心裏面很安定、喜悅、輕快,就不怎麼禪悅為食了,這樣你去修啊,修到了才可能。那沒有修到,我們一般人呢,坐的久一點,就是腰酸背痛腳也痛,坐都不想坐,坐都還覺得苦,那怎麼禪悅為食呢?那做不到。所以一定是要功夫相應。

所以睡眠呢就根據我們每個人的基本情況,睡到適度,睡過量會加重睡眠的習慣,越睡就越想睡,越不動就越不動了。就像有的人想偷懶一樣的,這也不想動,那也不想動,結果呢,他的身體也不調和,反而缺乏動力了,更加是動不了。睡眠也是這樣的,適度就可以了。

過分的減少你也支持不住,像有的時候禪修啊,就遇到初發心來的,平常都是疲憊的運轉,忙工作忙事情,疲勞也沒有多少機會來調整,所以一來打坐呢,就示範出來了,坐三天就睡兩天半,就是坐在上面就打瞌睡,都不好意思了。我說沒問題啊,你就坐吧,繼續坐吧,就坐了一定程度以後平衡了,終於能夠清醒,這種情況呢就是平常超負荷,超過了他的身體平衡的支付,所以靜坐的時候就放鬆了,身心迴轉,慢慢平復,所以就抵不住昏沉了,抵不住睡眠了,所以如果是這種情況呢,那你沒辦法。

先讓他緩過這個勁,但是作為我們日常呢,包括精進一起來禪修啊,正確的態度要有,主要的方向要明確,不能夠隨昏沉走,那要適度的睡眠,所以調睡眠就無事了。

那麼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呢那就是禪修過程當中選的練習內容,要如內容來觀察,心安住在所選的內容上,你要是觀呼吸就觀呼吸,你要是參話頭、參究啊就參究,你要是觀心裡活動,你有貪心知道有貪心,你有嗔心知道有嗔心,你有痴心知道有痴心,你有疑惑心知道有疑惑心,就觀察心裡狀態,所以從集中的方向上來講,你一路坐上座以後就正式開始練習,摒棄萬緣,任何事情都不要去管他,不管是我們內心裏面想到的,突然間想到火沒有關,是不是去關一下火呢?即使是這樣呢,那不管了,已經都來打坐了,那不要管了。

那麼周圍有聲音呢,有鳥叫,有鞭炮,有音樂有什麼走過了,也不管它;那身上呢,流汗也不管它,有條蟲子在爬也不管它,就有什麼你都不管,唯一就只是觀察所緣,內心安住在這個方向上。

這樣的話呢就具備這兩個特徵,一個是清醒,一個是專註集中,所以定的基本成熟又稱為等持,叫平等持心,我們沒有練習的人做不到,沒有辦法平等持心,不是高了就是低了,高的話就外散了,興奮啊,東想西想,各種妄念收不住,集中不了,低了的話呢,那就是昏沉,嚴重就是睡眠瞌睡,心無力量,所以精神好啊,這人就是找事情,這個想那個想這個做那個應付,精神一不好了呢,打瞌睡了,打呼嚕了,睡過去了,什麼也不管了,所以沒有能夠平等得了,沒有能夠等持得了,能夠入定能夠得三昧,稱為三昧正受,他就是經過調練以後,身心要又集中,又清楚,同時具備,清清朗朗,心不亂想,不調動,不昏沉,觀察什麼事物能夠如意,能夠隨它的方向走,所以入定就是去向所緣,選擇觀察內容,那就入定了。

出定那就舍所緣,不觀察了,不作意了,就出定了。

那要住定呢,那就是一直保持在相應的內容上,也就是境界相應,就有入住出,那麼這個是要成熟之後的事,成熟之前呢就按這個方向練習,心裏面也不能著急,有的人一著急呀,希望馬上就得定了,馬上就身心輕安了,有個大變化了,不可能的。你這樣的話反而讓你的心抓緊了,不調和。

那也不要鬆散,有的人呢坐了一會覺得好一點,或者練習了一下,也不覺得有什麼大變化,他就心渙散,不繼續保持練習,那這個力量呢鬆弛了,時而鬆懈,時而拘謹,那麼你要及時的檢查一下,反思一下,要是緊了呢,就松一點;要是鬆了呢,那就要加強一點,不緊不松,不急不緩,勻勻稱稱的力量用,這樣的話呢,才能做的好,你才能夠慢慢的安住下來,煩惱波動減少,逐步逐步練習,妄念就漸漸的少了,日常的時候煩惱也少了。

不然的話,心如猿猴,靜置不住,東西跳躍,奔騰馳走,沒有辦法,還要深入的去洞察身心,洞察我們身心的本相事實,更加是不可能。所以先要有定,有定才會有慧,定得安住,洞察明了。才可以如理思維,破除我們的顛倒想,不如理想,那不如理想就是種種執著么,種種追逐啦,最終累積就煩惱波動了,身心負擔粗重,所以就身體不舒服,心裡有煩惱啊,就沒有輕安相應的利益。

蘭心說:

整理速度跟不上師父講的速度,大家耐心等我哈!

想要學習更多師父講的內容,請長按二維碼關注吧:

用蘋果手機的小盆友也有打賞通道哇:

歡迎打賞,不要客氣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山雲上 的精彩文章:

TAG:空山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