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了凡四訓》七句箴言,曾國藩推崇備至,稱之為「人生智慧書」

《了凡四訓》七句箴言,曾國藩推崇備至,稱之為「人生智慧書」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給自己兒子寫的告誡書。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了凡推崇備至,並將這本書列為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書中的諄諄教誨,對於生活在浮躁喧囂當下的我們,意義尤為明顯。


1.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

即使是命中應該榮華顯貴,也要常常存落魄的念頭;即使是命中應該萬事順利,也要常常存不順的念頭。這句話提示我們做人、做事要低調、謙虛。

2.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余好潔,宜無子者一。

污穢的地土裡,容易滋長生物;而清澈的泉水裡,往往沒有魚類。而我卻是有好潔之癖的。這是不應有子的第一點。


3.易為君子謀,趨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凶何可避?

《周易》為君子謀劃,趨向吉祥避開兇險。如果天命是一成不變的,那吉祥怎麼可能趨向,兇險又如何避開呢?


4.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

人世間能夠享有千金產業的,一定是個擁有千金福報的人;享有百金產業的,也必定是有百金福報的人。

5.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此改過之要機也。

知道羞恥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知道羞恥的人就是很高尚賢明的人,如果不知道羞恥的話就相當於是禽獸了。這就是改過的關鍵點。


6.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求而能得到,由於所求的在我內心。道德仁義是內心的東西,可以力求;功名富貴,是由命運決定的,我怎麼能求得呢?


7.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

一定要天天發現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一定要天天改過自新。倘若一天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就會在這一天里安心於自以為是的狀態;倘若一天沒有過失可以改正,就一天沒有進步可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劉備說過最經典的名言,其中一句成為家訓警句!
蘇東坡禪詩六句,每句都是不同的意境!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