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雕刻界的里程碑——上海玉雕廠

雕刻界的里程碑——上海玉雕廠

田玉的雕刻發展至今,遠遠離不開老一輩匠心雕刻師傅們的代代傳承,他們在玉石雕刻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新高,創下了玉石界的輝煌

今天,我們來說說老一輩師傅們,人人皆知,而現在,又被遺忘的——上海玉雕廠

上海玉石雕刻廠是1958年在漕寶路33號誕生的,那時的歷史,是我們的前輩們創造和書寫的,那時候全廠各車間的產品,主要是我們的前輩老藝人設計的

六十年來,由於年代久遠,很多史料石沉大海,我們所記載的只是歷史的瞬間

在歷任廠長書記主任的帶領下,在全廠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半個多世紀里,上海玉石雕刻廠湧現了很多人才,產品遠銷海內外,為國家創造了大量財富,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重視和表彰

1980年代,劉海粟先生題寫的廠名

上海玉雕刻舊址上海徐匯區漕寶路33號

1960、1970、1980年代廠里新進了一批又一批熱愛玉石,和牙雕藝術的年輕人,他們來自上海各區學校,具備美術基礎的青年學生

他們又在廠辦中學,擔任著美術專業教師,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玉石雕刻青年人才,上海玉石雕刻廠迎來了春天

玉雕廠各車間部門的分布位置

人(件),爐(瓶)車間在廠接待室,搞文藝活動,這五朵金花造型多美

1970年代中期,青年職工在廠門口的留影

周壽海 (1909 ~1990)

江蘇人,18歲到上海學習玉雕,3年滿師後,技藝嫻熟,在行業中已嶄露頭角,他所設計製作的人物、佛像、侍女、花卉、走獸等作品,特點鮮明,不落窠臼,尤其擅長爐瓶製作

作為上海玉石雕刻廠的工藝師,從事琢玉五十多年,一直干到七十多歲退休,他對上海玉雕爐瓶特色,做出了積極貢獻,他的琢玉作品:造型穩重,雕工精細,紋飾清晰,深得國內外好評

他在1978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1979年,全國工藝美術創作設計人員代表大會上,被授予工藝美術家稱號

1980年,被選為上海市第七屆人民大會代表、市勞動模範

1986年,,被上海市命名為特級工藝美術大師

劉紀松(1902~1989)

江蘇邗江人,1913年來上海拜玉器作坊主顧咸池為師,9年間勤學苦練,反覆臨摹千餘幅青銅器圖錄,深通其奧,掌握了一手過硬技藝

1922年自設作坊從事玉器加工生產,並於1955年加入玉石雕刻生產合作社。1958年在上海玉石雕刻廠擔任玉器設計。1961年任廠設計室負責人。1964年被授予工藝師稱號

劉紀松技藝造詣深厚,他所雕琢的玉器平如鏡、細如髮、清如刻,製作的人物走獸爐瓶無不精妙,早在建國前,在業界就頗為知名,稱他為「琢玉梅蘭芳」,玉器店老闆把他的作品作為夥計們琢玉的「樣板」

劉一生創作的精品極多還參與過大型玉雕《把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中華第一塔》《萬水千山》的設計,代表作是:和田玉海棠瓶和翡翠怪獸瓶,最盛名的是 1978年創作的翡翠《百佛缽》,作品造型端莊穩重,工藝嚴謹細巧,裝飾豐富統一,突破了玉器仿古器皿不做深浮雕人物的禁區,該作品1980年在日本展覽,被橫濱市政府高價買去,作為該市珍寶收藏於博物館

劉紀松對海派玉雕的發展,和上海爐瓶特色的形成,作出了很大貢獻,培養了很多年輕人;其作品具有濃厚的傳統風格,和獨特的情趣:雄健中見秀麗,淳厚中見玲瓏,古樸中見新意,嚴謹中見活潑,變化中見統一,他的爐瓶作品造型別緻,新怪奇特,形態各異互不雷同,吞頭裝飾高古神妙,有「南玉一怪」之美譽

蔡健生(1916~1993)

江蘇灌雲人,上海牙雕藝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上海牙雕行業的領軍人物,曾任上海玉石雕刻廠技術顧問,高級工藝美術師

十三歲隨上海牙雕前輩許秀生學藝,幾十年來,他銳意進取,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他突破原來獨支象牙造型的舊形式,創作了《金山戰鼓》和《曹雪芹與石頭記》等氣勢磅礴的作品,代表作《文姬歸漢》三件象牙組雕,通過不同的布局、動態和服飾,深刻細緻地表現了蔡文姬在不同環境下三種不同內心情緒。

他培養了一批上海牙雕新手,成績突出,有的獲國家金杯獎,有的獲輕工業部創作設計獎,一1986年蔡健生被上海市命名為特級工藝美術大師

蔡健生作品很多,有《林沖夜奔》、《越鳥南歸》、《文成公主在西藏》、《李時珍採藥》、《香妃狩獵》、《周恩來和董必武在梅園新村》、《紅樓二尤》等....

關盛春(1917~2011)

江蘇揚州人,十三歲即投師學藝,從事玉雕五十多年,他所設計的《翡翠九龍浴子》在一塊紅翡翠上雕琢出九條不同姿態的神龍,齊向中間噴吐出白色水柱,沐浴著太子釋迦牟尼佛,神態生動,雕琢精巧,是一件妙用俏色的佳作,《哪吒出世》是他匠心獨具的代表作,他還曾參加過大型玉雕《萬水千山》的創作設計

歷任上海玉雕廠設計室主任,技術副廠長,1964年被評為工藝美術師,1986年被上海市命名為特級工藝美術大師

顧黎平廠長(左四)關盛春大師(右五)和年輕人在一起

雕刻車間的老、中、青年職工

雕刻車間的年輕人

廠門又有變化了

1978年,廠中層幹部出差廣州

各車間部門的技術人員在北京參觀

1980年5月爐瓶車間團支部組織的旅遊活動,杭州錢塘江大橋留影

爐瓶車間的:西部足球隊

青年職工,參加民兵訓練

1981年10月廠科室先進個人合影

拋光車間的年輕人

這是爐瓶車間陳新同志在1982年全廠徵集廠標活動中,設計的以上海玉雕代表性作品三足爐為形象的廠標設計稿,並獲得通過

1980年代的廠門口

這是1980年代還健在的上海玉石雕刻廠元老級的工藝大師

他們是 蔡健生,關盛春,黃德榮,花長龍,劉紀松,周壽海

廠技術科,進行的產品評定工作

小件車間的年輕人

爐瓶車間

下雨天還有外賓參觀

那時,除了有緬甸總統吳山友等各國政要參觀上海玉石雕刻廠

每天都有大批的外賓來廠參觀,廠區停滿了大巴,我們每一位雕刻師都被外賓稱為藝術家

由上海市工藝美術學校為上海玉雕廠開設的1985屆職工中專班

拋光車間女職工

當年,好多同志都得到過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杯子

這是廠區內,原來開全廠大會的大禮堂

1980年後,大會開得少了,或者說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生產銷售上來了,這裡改建成了玉器商場,供外國遊客到廠參觀時,選購玉石,象牙製品

1990年代,隨著中外宏觀經濟表現不佳,國有企業改革中,發生陣痛,上海玉石雕刻廠走向衰落,人才大量流失,能工巧匠們走向社會,走向海外

2000年代中期,因市政建設動遷,「上海玉石雕刻廠 」這塊享譽海內外的名牌,不復存在,從1958年建廠,至2008年動遷,剛剛年過半百

同志們下崗了,鐵飯碗沒有了

同事們都各奔東西了,心碎了

剩下的飯菜票,只能留作紀念了

1961年,首屆工業中學老同學相聚,年長五十歲了

2012年,老廠長殷正明、朱立明和廠工業中學74、75屆同學

老領導鄭雲生、殷正明和老同事相聚

同事們看望許康先老主任

2016年,小件車間老同事的聚會

2016年,象牙車間老同事的聚會

上海玉雕廠首任廠長:葉道明,在他領導創作的國寶前留影

2008年前後上海玉石雕刻廠被拆遷了,漕寶路33號,成了一片建築工地

如今,這裡是日月光商業中心,和地鐵12 號線漕寶路站

上海玉石雕刻廠是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是一個有著很強凝聚力的集體, 是一個彼此充滿感情的集體,是一個創造過輝煌歷史的集體,雖然,廠房已經不復存在,只要玉雕廠的老職工還在,她的生命還有幾十年,希望老同事們繼續挖掘史料,使我們的廠史,更加充實

此專輯是全廠職工共同完成的,在編輯過程中,得到了同事們的大力支持,提供了很多照片,提出了很多建議,和修改意見,因為,大家對漕寶路33號,都有一份深厚的感情,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也向老一輩的藝術家們,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玲瓏玉府和田玉百科 的精彩文章:

佛像手勢對應的寓意:千萬別帶錯了
這些品種的和田玉,非常火爆

TAG:玲瓏玉府和田玉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