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不稀罕西方的適航證!C919不出口也能成功

中國不稀罕西方的適航證!C919不出口也能成功

中國民用大飛機產業的未來尚不得而知,但是,可知的是中國的民用大飛機產業在未來必會和中國高鐵一樣面臨外國的聯合絞殺。作為一個很多年的、深愛著自己祖國的、很希望中國強大的軍迷,筆者深深的希望中國民用大飛機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像中國高鐵一樣在亂刀叢中殺出一條血路。

近日,北京大學路風教授在2015年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首席記者的採訪文章中關於中國大飛機的描述再次刺痛了筆者這個老軍迷的神經。在採訪中,路風教授說到:「我們絕不要低估美國和歐洲政商合謀扼殺中國民用航空工業的決心。美國人和歐洲人比許多中國人更明白,一旦中國開始建立大飛機的開發平台,問題就不再是中國產品剛出現時的水平是低還是高,而是中國的技術能力一定會通過這一平台成長起來。從國家層面要想清楚這件事情,即便是美國或者歐洲都不給我們適航證,我們也要堅持飛,不能飛國際航線就飛國內航線。中國有特殊的大國效應,我們的市場足夠大,養得起一個民機工業。只要有決心,總有一天歐美得給我們適航證。」對於路風教授的這個表述,筆者深表贊同。而在美國現任政府正在想法設法阻撓干擾事關中國未來的2025製造業發展規劃之際,路風教授在三年前的這篇採訪記錄也更加的有現實意義。

至今為止,中國將會下大力氣發展高端製造業,發展中國自己的民用大飛機產業已經是不爭的現實了。而和當年運10大飛機項目發展時期相比,中國所要面臨的困難不但沒有減少多少,反而又增加了一些。很多人在網路上關於運10的討論中總愛強調當年中國多麼窮,發展多麼的缺錢,豈不知隨著運10的下馬,中國積累多年的相關產業基礎也跟著消亡,如今再從頭來,整個產業的重新起步所花費的金錢更是天文數字。

中國民用大飛機產業的發展,在未來,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會阻力重重,這一點從民用大飛機立項時期的要不要發展的爭論就已經能夠看出。但是,航空產業對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和軍事裝備發展實在是太重要了。在二戰後,藉助技術實力較為雄厚的軍用飛機產業,美國的民用飛機產業也發展迅速,而民用飛機產業的發展又很好的加速了其國內相關企業的技術進步,美國航空產業和戰機技術的先進,從二戰後至今軍民互補、相互促進發展幾十年是非常大的優勢。而和美國的這種優勢相比,中國飛機產業至今為止也沒有完全走上這條康庄大道,而這樣的現實則直接決定了中國航空產業在軍民兩個領域受限的困境。

幸運的是中國人總是不服輸的,在眾多的阻力之中、在層層困難之下,中國民用大飛機產業總算是正式起步了,而隨著ARJ21、C919為代表的新型國產民用客機的問世,中國的民用大飛機產業也必將在我國正在大力提倡的軍民融合發展指導思想之下加速中國國防力量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中國民用大飛機產業一定要成功,不管有多少困難,不管有多少阻力,我們也一定要成功。(利刃/CX)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戰略導彈和三代加強版戰機齊出口?俄羅斯將機密武器都賣給中國
中國下一步的空間站長什麼樣子?空間站副總師做了這樣的生動比喻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