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官回鄉碰上劫道的,土匪打開行李一瞧,立馬行禮目送,還給盤纏

此官回鄉碰上劫道的,土匪打開行李一瞧,立馬行禮目送,還給盤纏

民國時期,上海灘的紙醉金迷映襯了民國政府的腐敗無能,政府官員的腐敗與半個世紀前的清朝官員有的一比。如果當年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如今就是三年小縣令、十萬袁大頭。不過在中國歷史上,無論王朝腐敗到何種程度,官員貪污之風如何大行其道,在這潭死水中總有那麼一股清流,能夠讓人們看到人間尚存一絲正氣,民國也不例外。

民國的這股清流就是張難先,出生於清朝末年的張難先,幼時熟讀四書五經,青年後便拒八股棄科舉,受到社會新思潮的影響,張難先認為只有推翻封建專制的清王朝才是挽救中國的唯一出路。於是他毅然來到了武漢,投身革命事業。二十世紀前20年,是動蕩的20年,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封建餘孽復辟之心不死,各路軍閥割裂中國之心不死,然而張難先都挺過來了,他始終沒有背離自己的初衷,始終站在正義的一方。

國民政府成立之後,中國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短暫發展期,此時的張難先出任瓊崖各署行政委員,為國民政府治理現在的海南地區。張難先就職海南時間並不長,只有短短的一年時間,而就是這一年讓海南人民見識到張青天的美名,他懲辦吏治、清除地方惡霸,新辦民團維護地方治安,海南在他的治理下歲談不上繁榮昌盛,但社會經濟已經出現復甦的跡象。

談起張難先總不免要提到另一個名人,此人名氣比張難先大得多,但卻成了張難先一生清廉的註腳,此人就是宋美齡女士。張難先曾主政浙江一省,而蔣介石的老家正好是浙江,作為國民政府一把手,老將難免有榮歸故里之心。大總統回鄉,排場雖然趕不上帝王,但總不能太寒磣,那這一行人的花銷到底由誰承擔,是地方政府還是中央政府,蔣介石對這個問題心裡早就有譜了,他曾公開表示希望張難先代表的浙江政府承擔宋美齡一行人到浙江期間的一應花銷,結果被張難先嚴詞拒絕了。這事不僅得罪蔣介石,令第一夫人也很不爽。

第一夫人蒙此大辱,自然不能善罷甘休,宋美齡派手下找張難先的黑材料,找了半天無功而返,雖然沒找到張難先的把柄,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張難先得知宋美齡在查他,自覺蒙受奇恥大辱,於是憤然辭官。得知張難先要走的消息,杭州城裡的老百姓紛紛在家門口擺上一張小方桌,桌上放一碗清水,再放一面明鏡,表達對張難先清廉如水、明鏡高懸的敬意。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在張難先辭官回鄉的路上,張難先經過崇德時,不幸碰上劫道的,土匪中有人認識張難先,知道他是大官,於是想趁機撈一筆。然而令土匪們沒想到的是,當他們打開行李後,看到的只有舊書爛衣,身上也只搜出來二十來塊錢。土匪們之前也聽說過張難先的清廉之名,但都是半信半疑,如今得到驗證,一時間發自內心地敬仰這位清官,土匪頭頭領著眾小弟向張難先鞠了一躬,然後目送老先生遠去,土匪們本來還想湊點錢給張難先當盤纏,結果被老先生嚴詞拒絕了。張難先的人格魅力,比任何權利、任何武器都要厲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勸化 的精彩文章:

劉備入蜀論功封賞,為何單獨不封關羽?難道兄弟二人心存間隙?
史上最大規模戰爭TOP3,兩個跟中國有關,第一竟是某次農民起義

TAG: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