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剛剛公布,這些藥商被吞併了!

剛剛公布,這些藥商被吞併了!

5月3日,湖北省食葯監局一口氣發布了7條註銷藥品經營企業的《藥品經營許可證》和《GSP證書》的公告。

事實上,今年以來,湖北已經累計發布了12條註銷藥品經營企業的《藥品經營許可證》和《GSP證書》的公告。

8家藥商被收了

看到註銷,大家很自然會認為是企業倒閉了,不幹了,其實不然,他們事實上是被收了。筆者在這裡所說的「收」,指的就是兼并重組。

從以上公告可見,這些藥品經營企業被註銷《藥品經營許可證》和《GSP證書》,其根本原因就是被大企業收購了,這些大企業包括國控、九州通、通用、重慶醫藥等。

兩票制——中小型藥商的痛點

近年來,兩票制陸續在全國各省落地,藥品流通由此發生了深刻變化。由於開票次數受到嚴格限制,藥品購銷資金流、票流大為縮短,給藥品流通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帶了空前的壓力,包括正常配送、資金運轉、併購和被併購等等。

而除此之外,在兩票制實施的過程中,目前絕大多數省份都要求企業上交《「兩票制」承諾書》,要求所有中標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都必須嚴格執行「兩票制」和藥品網上採購政策。否則,將被停止所有藥品的交易資格,以及停止配送企業的配送資格。情節嚴重的,踢出該省市場兩年,並列入不良記錄。

我們能感受到,兩票制不僅是實施起來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同時懲罰力度還相當大。

此前,筆者在文章《怎麼了?數百家葯企在甩賣!》中提到,目前很多醫藥企業在尋求合作或是轉讓,無論是中藥飲片、中成藥、化葯,還是商業公司。

可見,隨著「營改增」「兩票制」的落地,醫藥流通行業環境的重構已成事實,大洗牌正在進行。

2018併購重組大戲上演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兩票制」的大浪潮下,2018年將是醫藥商業動蕩的一年。

最新公布的《2017年中國醫藥物流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醫藥流通市場總額3.02萬億元,同比增長11.3%。按照每年8%的增長速度計算,預計到2020年,中國醫藥流通市場總額將達到3.8萬億元。

但是,對於如此巨大的市場,集中度卻並不高。醫藥分銷網路較為分散,且地域差異比較明顯。在全國1.3萬家左右的醫藥批發企業中,大部分是地域企業,覆蓋省份少,市場佔有率低。而全國性的流通龍頭企業目前只有國葯集團、華潤醫藥、上海醫藥與九州通等4家,佔有市場份額約為30%。

在2016年12月29日,商務部發布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提升行業集中度,培育超過5000億元規模的醫藥流通企業」。

所以,有專家認為,未來三年,商業巨頭們進入到兼并高潮期,行業規模效應會越趨重要。

隨著全國「兩票制」的逐步落地,各地的調撥業務將逐漸縮量減少,與此同時帶來的純銷業務增長到底花落誰家,取決於各醫藥流通企業在各省級區域的終端配送覆蓋率、批發和物流網路、併購等方面的布局。

據統計,全國1.19萬家商業,僅僅2017年就消失了1050多家。這些企業去哪了呢?真的是消失了、倒閉了嗎?

其實,市場真沒我們想像的這麼糟,醫藥流通行業,也正在不斷兼并重組的過程中,發展得越來越好。

覺得不錯,請分享和點贊哦~

健康中國盛典微信號(jkzgsd)轉自賽柏藍 ,半夏/文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范洪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中國盛典 的精彩文章:

西門子醫療上市募資52億美元,創歐洲IPO規模之最!

TAG:健康中國盛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