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直腸癌?哪些情況屬於大腸癌的癌前病變?

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直腸癌?哪些情況屬於大腸癌的癌前病變?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大腸癌,又稱結直腸癌,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統稱。雖然,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正以每年5%的速度攀升。在一些東部沿海城市,發病率更是接近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超越胃癌成了消化道第一大惡性腫瘤。

大腸癌一經發現大多都到了晚期!

大腸癌在早期幾乎沒有什麼癥狀,往往不容易被發現,多被喻為「隱形老虎」,等患者出現膿便血、不明原因貧血或腸梗阻就診時,病變大多已進展至中晚期,所以治癒率不高。由於大腸癌的這種隱匿性,就更需要我們提高警惕,引起重視,如果能早期發現,治癒率則高達90%。所以說,能早發現大腸癌,對於治療、康復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大腸癌有哪些警戒信號 ?

1.體重突然減輕。

2.原因不明的貧血。

3.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食慾減退。

4.腹部包塊。

5.糞便帶血(或出現黑便)及有下墜感。

6.糞便內有膿血或黏液血絲。

7.排便習慣改變,便頻或腹瀉便秘交替。

8.經久不愈的肛門潰瘍、持續性的肛門疼痛。

9.糞便形狀改變、變細、變扁。

10.腸鏡檢查發現有結腸多發息肉或乳頭狀腺瘤。

早期識別現大腸癌有3招!

識破大腸癌第一招之:年齡上的區別。痔瘡能發生在任何年齡的人身上,而大腸癌多數是發生在中年人的身上,40~60歲人群是易發人群。如果您屬於這個年齡段,而且還發現大便出血,就要及時檢查,排除大腸癌。

識破大腸癌第二招之:觀察大便及出血顏色。大腸癌患者與痔瘡患者都會出現大便便血的情況,雖然都會出現便血,但是便血的顏色是不一樣的。痔瘡患者便血顏色為血色鮮紅,與糞便不相混合,血液多數隨大便排出後滴下。而大腸癌患者出現便血的顏色較暗,多是混在大便裡面,在腸癌的晚期,還會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比如以前的排便習慣是一天一次,現在可能是一天十幾次。

識破大腸癌第三招之:肛門指檢。大部分的痔瘡與大腸癌都是發生在手指可以觸摸的部位,因為肛門指檢是一種有效的檢查大腸癌的一種方法。如果手指觸摸到一些凸起的小粒則是痔瘡。如果觸到腸內有菜花狀的硬塊,或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的潰瘍,就要高度懷疑是腸癌了。檢查後,指套上沾有血液、膿液的,也是腸癌的特徵性表現。

哪些情況屬於大腸癌的癌前病變?

大腸癌癌前病變指與結腸癌發生密切相關的病理變化,包括結直腸腺瘤、腺瘤病和炎症性腸病相關異型增生等。新近命名的傳統鋸齒狀腺瘤和廣基鋸齒狀腺瘤/息肉等鋸齒狀病變也屬於癌前病變的範疇。

1.結直腸腺瘤

腺瘤可分為管狀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及絨毛狀腺瘤,其中以絨毛狀腺瘤癌變率最高,管狀腺瘤最低。大多數的結腸癌經由腺瘤—腺癌途徑形成,該病變過程時間較長,一般為5~10年,甚至更長。

2.進展期腺瘤

指滿足以下任何一條或多條標準的腺瘤:直徑大於10毫米。含有絨毛成分。有重度異型增生或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3.炎症性腸病相關異型增生

炎症性腸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結腸癌總發病率為3.7%,潰瘍性結腸炎癌變發生率的高低與病程長短有關,其10年結腸癌累積發病率為2%,20年為8%,30年為18%。

4.鋸齒狀病變

指一組以上皮鋸齒狀結構為特徵的病變,包括增生性息肉、傳統鋸齒狀腺瘤和廣基鋸齒狀腺瘤/息肉。一般認為增生性息肉不具有惡變潛能。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bd@baikem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科名醫網 的精彩文章:

雄性激素低,有什麼表現?吃什麼能補?
做到這5點,癌症真的可以預防

TAG:百科名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