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懂漢語的德國作曲家 如何譜中文版《馬可·波羅》?

不懂漢語的德國作曲家 如何譜中文版《馬可·波羅》?

作者:倫兵

原創歌劇《馬可·波羅》近日在廣州首演。該劇以馬可·波羅的視角為出發點,把他遊歷中國時眼中的一幅幅「圖畫」展現在觀眾面前。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中文歌劇,作曲家卻是位不會中文的德國人。而同樣不會中文的丹麥歌唱家彼得·洛達爾更是用中文演繹著馬可·波羅在中國的情感悲歡。

歌劇《馬可·波羅》由中國詩人韋綿和德國作曲家施耐德用中文創作,並由中國、丹麥、英國等歌唱家用中文演唱,創作方式可謂獨特。該劇從馬可·波羅回到義大利被關押在熱亞那監獄寫起,通過他寫作《馬可·波羅遊記》的過程,展現了他眼中的中國,以及經歷的情感故事。

德國作曲家施耐德曾經接觸過中國民族音樂,也為琵琶、二胡等中國民族樂器創作過音樂。他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去年四月我跟中國打擊樂家李飈做了一場活動,從而與中國方面有了合作。我英文、德文、法文、義大利文都會,但用中文創作,還是第一次。我的創作方式是朋友念出中文,先為我一字一句翻譯出來,然後我按拼音創作出音樂。最開始我很想用現代音樂來解釋這個故事,但考慮到中國觀眾的習慣,我還是決定用普契尼的方式和民謠的方式來創作。」

丹麥男高音彼得·洛達爾飾演馬可·波羅,他同樣也不懂中文,「來中國參演《馬可·波羅》是人生難得的機遇。首先,我一直想到中國來旅遊,中國是一個讓我著迷的國度;其次,用漢語來演繹馬可·波羅,這對我而言是一個挑戰,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演出前我心裡也打鼓:畢竟除了『你好』,我一句中國話都不會說。為了準確地發音,我時常請教身邊的中國朋友,從z、c、s到zh、ch、sh,我力爭咬准每一個發音,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這次演出之後,我覺得在藝術上,我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了。」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國內不少歌唱家在演唱外國歌劇時,也採用這種看注音演唱的方式。

據介紹,該劇在廣州首演之後,將從5月16日起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倫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華中師大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揭牌
老人做飯時不慎燙傷致戒指「咬」手 塔城消防迅速救援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