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阿里新財報:透露的信息,營造的趨勢

阿里新財報:透露的信息,營造的趨勢

阿里新財報的公布無疑引發了科技圈的一片沸騰,在很多人看來這是阿里上市以來最亮眼的一份財報,從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阿里在業務發展、戰略布局等方面的正確性。透過財報,我們總是可以找到一些規律,發現一些問題。

通過分析這些規律和問題,我們還能夠知道未來行業發展的一些趨勢,甚至能夠找到未來發展的一些路子。所以呢?我們看財報並不能只看它對於股價和市場的現在的影響,更加應該通過財報找到未來發展的一些趨勢。

阿里新財報透露的信息

首先,傳統電商在阿里財報當中的表現依然亮眼。儘管阿里早已開始了在新零售上的布局,而且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自己擁抱新零售的信心,但是電商依然是其業務大頭的格局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具體來看,阿里在2018財年的總收入為2502.66億元,同比增長58%,創下了IPO以來的最大增幅。而核心電商業務依然擔當主角,收入為2140.20億元,同比增長60%,同樣創下了IPO以來的最大增幅。

從財報我們就可以看出,核心電商業務依然是阿里的收入大頭,儘管阿里巴巴在不斷擁抱新零售,但是核心電商業務依然是阿里巴巴的主要收入來源。既然電商收入依然佔據了阿里財報的大頭,而這份財報又是阿里IPO之後的最好的一份財報,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阿里巴巴依然是傳統的電商公司呢?

非也。儘管在財報當中電商業務營收依然亮眼,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阿里巴巴在電商衍生領域正在不斷布局以及對於傳統電商模式正在不斷優化,只是這些布局和優化依然表現在電商領域的營收上而已。

第二,阿里有關新零售以及相關的投資效益正在逐步顯現。根據阿里巴巴CEO張勇介紹,「阿里巴巴集團又收穫了一個卓越的季度及財年,這得益於核心電商業務的強勁增長,以及過去數年對具長遠增長潛力的項目所做的投資。隨著集團持續推進新零售戰略,我們的電子商務平台正在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零售基礎設施。過去一年,我們加碼投資於技術開發、雲計算、物流、數字娛樂和本地生活服務,以此創造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消費增長。」

這裡的長遠增長潛力項目就是基於傳統電商業務衍生而來的項目。有人可能會說,阿里巴巴不是在積極擁抱新零售嗎?那它還對傳統電商衍生而來的項目進行投資做什麼呢?其實,道理很簡單。阿里之所以會這些項目進行投資是因為看到了傳統電商必然要進化到新零售的必然性。如果傳統電商要進行進化,那它必須需要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撐,而這些「基礎設施」正是阿里巴巴投資的關鍵所在。

在財報當中,阿里基於新零售相關配套項目投資的成果逐步顯現則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市場對於這些項目的需求不斷增多,而阿里有關新零售的布局也正在逐步發布效力。

第三,阿里的發展正在從簡單粗放的流量時代進入到精耕細作的深度運營時代。之所以將流量時代稱作是簡單粗放的,並不是說流量時代一無是處,而是說它的發展模式並不是互聯網公司的終極目標。我認為互聯網公司的終極目標依然是要回歸到用戶本身,真正破解用戶痛點,滿足用戶不斷改變的需求。

如果從這一角度來看的話,阿里巴巴僅僅只是滿足了「互聯網+」時代的用戶需求而已,當互聯網時代落幕,它必須根據用戶需求做出調整,以滿足用戶在消費升級時代的新需求。

比如,財報當中提到的,手機淘寶通過創新內容形式和智能個性化推薦來重新定義購物體驗,盒馬鮮生在北京、上海開展的24小時的送貨服務,菜鳥網路推出的「分鐘級」的物流配送模式……這些都是阿里從流量時代的簡單獲取流量,到現在開始對現有流量進行精耕細作的具體體現。

為什麼要做智能推薦?為什麼要創新內容形式?是因為傳統的內容和推薦形式已經無法在引起用戶的購買興趣,無法轉化了;為什麼開展24小時送貨服務和分鐘級的物流配送?是因為用戶對於當下的物流狀況依然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必須要進行改進了……其實這些新的增長點都在說明阿里正在逐步回歸到與當下消費者需求所匹配的發展軌道上來。

第四,阿里巴巴基於「未來」的投資開始持續發力。基於「未來」的投資是什麼呢?阿里達摩院。基於「未來」的投資說白了就是對於未來趨勢的投資,阿里達摩院正是一個窺探未來的地方。根據財報顯示,阿里將會在未來三年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研發資金進行研發。

透過如此強大的投資金額,我們看出,阿里對於未來投資的堅定。如果我們再看看阿里將這些投資應用到的領域的話,或許更加能夠看出它的發展雄心。阿里將這1000億元的投資用在了哪裡呢?用在了量子計算、機器學習、晶元技術等方面。

那就很明顯了,未來這些技術將會是發展的主流,由這些基礎技術所衍生而來的一系列的創新性的東西將會是未來發展的主要增長極。或許,這也是互聯網巨頭之所以會具有先發優勢的原因所在,他們有資金投資他們認為是未來趨勢的項目,提前佔得先機,以增強自身在未來競爭當中的優勢。

阿里新財報營造的趨勢

首先,互聯網時代真的要落幕了。可能有人會問,傳統電商在阿里財報當中佔據了這麼大的比重,你怎麼說互聯網時代落幕了呢?我想說的是,你不能因為某個項目現在的風光在篤定它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它的發展依然充滿活力。

我之所以說互聯網時代真的要落幕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阿里電商業務的增長並不是主要因互聯網的方式來獲取的,更重要的是用戶消費升級增長所導致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阿里在電商業務的表現主要是一些品牌產品所引領的,以to C為主的淘寶正在失去越來越多的增長動力,它的增長動力主要源自內容創新和推薦機制的智能化,而to B為主的天貓則開始發力。

根據財報顯示,天貓匯聚了超15萬的品牌,奢侈品館聚集近50的全球頂級品牌。

這句話說明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說明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投身到電商領域當中,那麼,為什麼這些品牌產品會投身電商領域當中呢?

是因為在電商領域有巨大的需求。

那麼,這些需求來自於哪些地方呢?

當然來自於電商平台的用戶。

那麼,為什麼這些電商平台用戶有這些需求呢?

是因為用戶的消費升級了。

用戶消費升級了,對於平台意味著什麼呢?

對於平台來講意味著必須也要進行升級,才能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

那麼,電商平台如何進行升級呢?還是靠互聯網的方式嗎?

顯然單純地憑藉互聯網已經不行了,必須藉助新的手段。而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表明,互聯網時代真的要逐步落幕了。當然,逐步落幕並不是說它退出了歷史舞台,而是說明它推動增長的能力下降了,新的增長引擎亟待需要出現。

第二,新零售將取代傳統電商成為人們未來主要的消費方式。我們現在的消費方式是怎麼樣的呢?我們現在的消費方式主要是線上電商+線下實體店的方式。隨著未來新零售的逐步鋪開,特別是傳統電商巨頭對於線下實體店布局的完成,未來線上電商+線下實體店的消費方式將會逐步開始融合在一起。

融合在一起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新零售的布局已經完成,未來人們的主要消費方式將會轉變成為新零售。而這正是馬雲經常提到的打通線上和線下,實現線上和線下無縫對接的直接結果。我們看到,新財報當中的盒馬鮮生、菜鳥網路、天貓超市、門店發貨等諸多關鍵詞都是和新零售有關的。隨著這些點的逐步發力,阿里巴巴在新零售埠的布局將會逐步展開,從而改變傳統線上和線下兩端的商業模式,轉變成為線上和線下無縫對接的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正是新零售。

第三,新技術的潮流與趨勢不可阻擋。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順之則昌,逆之者亡。新技術的潮流和趨勢也是不可阻擋的,單單從阿里在達摩院上的投資就能夠看出一些端倪。花費如此大的投資去研究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和晶元技術,究竟是為了什麼?

套用李玉剛的《剛好遇見你》里的歌詞:我們抬頭望天空,星星還亮這幾顆,我們唱著,時間的歌,才懂得相互擁抱,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什麼呢?因為這些新技術是未來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未來所有行業的運作都必然圍繞著這些基礎的技術來展開,這些基礎技術在推動行業發展當中所發揮的能量將會越來越強大。

阿里財報當中提到的對阿里達摩院如此巨大的投資,正是對於這種新技術潮流和趨勢的迎合。隨著這些新技術研究的展開以及不斷落地,新技術將會最終取代互聯網,優化甚至取代當下的大數據、雲計算成為推動未來行業發展的主要引擎。

讀財報,不能看數字,還要看這些數字背後的信息和告訴我們的未來的發展趨勢。儘管財報是阿里的,但是財報背後透露出來的信息卻是大家的。如果我們僅僅只是看那些數字,而不知道窺探這些數字背後的秘密,那麼,這財報真的算是白讀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孟永輝 的精彩文章:

互聯網家裝後時代,酷家樂獲得D輪1億美金融資說明了什麼?

TAG:孟永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