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就是租房的另類真相?年輕人超4成接受終生租房?

這就是租房的另類真相?年輕人超4成接受終生租房?

到現在關於買房和租房的爭論還沒有休止,安家融媒認為大家的態度還沒有端正過來。怎麼說呢?人生不可能靠算術的對錯來活著,也不能說因為買房還是租房哪個更划算去選擇,有時候生活並不是靠計算就能得出答案的,即使有了答案也不一定是最完美的答案。

在現有的觀念下,大多數人對房子的鐘情程度不可想像,你讓他選擇租房他想殺了你的心都有,其實,我們從來沒有說租房好,買房不好,而是在當下尤其是未來的房地產發展趨勢中,買到房子的難度越來越大,而租房的環境也在發生巨大變化。也就是說,你覺得買房好我們也不想反對,但是很多人想買卻可能永遠都買不起,而在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下,租房也成了一種被動的接受。隨著未來國家對租房賦予更多的權益,也讓人們對租房漸漸成為一種主動的生活方式的選擇。

這才是問題的根本,我們都知道今年首套房貸利率也在提高,剛需人群也在被擠壓,也就說明從國家考慮市場風險的角度,並不是所有買不起房的人都會成為所謂的剛需保護行列。時代在變,過去可以利用加槓桿四兩撥千斤,如今不僅首付提高,利率也在提高,等於買房的門檻在增加。好在另一方面,國家在大力發展住房租賃方面正在做著巨大的努力。

你不願意租房,安家融媒理解,除了租房讓人不安定感,還有就是租房市場環境相當惡劣,但我想說你以為買房環境就那麼好嗎?可為什麼人們都願意去買房呢?說租房不好那都是扯,是因為買房太好了。好到哪怕有很多問題也忽略不計了。那就是太賺錢。

在傳統觀念里,大家都會覺得選擇租房而不買房那就是傻,一是本身租房各種苦惱纏身,二是買房不僅能保值還能增值,安家融媒認為,原因很簡單,就因為租賃市場不完善不成熟,對租賃市場的監管也比較不夠,加上買房的都覺得賺錢了,所以買房成了賺錢的工具。如果買房不賺錢,試試看,還有這麼多人這麼說嗎?

所以,大家最喜歡買房的關鍵在於買房能讓人少奮鬥很多年,大家都知道現在各種報道,公司要靠賣房子來扭虧為盈,男人辛苦創業干一年還不如老婆炒一套房子。這才是買房的最大動力。你以為丈母娘看重的不是這個?久而久之,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房子會越來越看起來更加緊俏,百姓買房的慾望就會愈加強烈,惡性循環使得買房越來越困難。

回到現實中,在大城市,對很多人來說,買房遙不可及,即使房價不漲或下降,依然很難買得起。但是,百姓的住房尊嚴需要照顧,為此,盤活存量房市場,加大租賃市場的發展,讓我們都能實現住有所居的夢想。從居住角度來講,租房就是北漂的剛需,剛畢業的大學生,企圖買房的願望是好的,但極其不現實,那麼租房就成為他們最大的突破口。也是對房子是用來住的這個定位的最好落實。

今天來看,人們對租房或許還不能理解,時間久了你就會適應了。當然這句是半玩笑話,不過說真的,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接受,將來可能需要靠租房解決住房問題的人會越來越多,當主流能接受租房時,當房價不再那麼瘋狂時,一切的一切都會發生改變,哪個划算的天平也不會再一直向買房傾斜。

隨著95後逐步走入社會,加入租房大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與60後、70後、部分80後「結婚必須買房」的觀念相比,90後的住房觀念更加理性寬容,接受「租房結婚」甚至「一輩子租房」的人群比例逐漸上升。中國經濟周刊調查結果顯示,40%租房客為90後,全國90後超40%接受終生租房,90後中北京白領近八成接受終生租房。

對於這項調查你一定有話說,也一定能講出很多調查不合理的理由。不過安家融媒覺得北京白領為何有那麼高的比例接受租房呢?其實這就是剛剛說到的,大城市買房壓力大,儘管想買房的願望從來未曾破滅,但是買得起房的現實卻越來越清晰,所以大家被動接受租房的比例就很高了,大家已經習慣買不起了。

現在還有多少真正的剛需?這麼貴的房子還買的起嗎?有錢的早就上車了,也不會等到現在才上車,還沒上車的也多是沒什麼背景的,大家都是年輕人,基本上都沒有錢,但是有點背景的可以靠家庭六個錢包買房,好點的用兩個就可以了。現在房價雖然穩定了,但是房價幾乎難有大起大落,以穩定為主,而且政策的方向是滿足居住需求,租房就是住,買房門檻越來越高,別說貸款,首付都不夠。

相對六個錢包買房,還有一種說法,一個獨生子女,將來會從父母那裡繼承一套房子,然後還會從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那裡各繼承一套,如此便有了3套;待他(她)結婚後,如果對方也是獨生子女,繼承情況一樣,那麼這個新家庭就會有6套房子。這僅僅是繼承的,如果他們自己再買一套,那麼總計就有了7套房子。

安家融媒不想去評價這種理論,但相信一點,未來的年輕人沒必要過於為將來住不起房而杞人憂天。有租房的必有出租方,因為房子都在他們手中,如果沒人選擇租房,要不然他們的房子租給誰?有人說或許這就是引導大家租房的真相?

還有人說,再偉大的夢想也不敢想像自己能夠買房,所以只好被迫接受租房,在媒體的眼中,這些都成了宣傳的正面材料。不就是如此嗎?我們對形勢的判斷不應該跟著政策走嗎?

最後,我還想說,買房當然是好事,可如今不是說想買就能買。國家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要實現住有所居。隨著住房向居住屬性的回歸,隨著一年間政策的滲透,人們的觀念和預期也在發生轉變。不信,再過五年或十年再調查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宇吐樓市 的精彩文章:

樓市打擊炒房力度越來越大,剛需買房越來越難的真相是4個原因
90後在北京,擁有70套房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光宇吐樓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