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包慧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

包慧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

包慧同志遺體告別會現場

5月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陝北公學校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離休教師包慧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包慧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4月30日逝世,享年97歲。

包慧同志逝世後,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以校黨委書記靳諾、校長劉偉為主任的治喪委員會。校黨委書記靳諾、常務副校長王利明參加包慧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向親屬表示慰問並敬獻花圈。

新華社山東分社、解放日報社、大眾報業集團、人民中國雜誌社等機構發來唁電、敬獻花圈表示沉痛哀悼。中共中國人民大學委員會、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中國人民大學離退休工作處、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處對包慧同志逝世表示哀悼,向親屬表示慰問並敬獻花圈。

中國人民大學學校辦公室主任顧濤、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齊鵬飛、人事處處長韓東暉、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顏梅,上海報業集團駐京辦主任、解放日報北京記者站站長樊江洪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告別儀式。

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還有: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方漢奇、陳力丹,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周建明,新聞學院原院長何梓華、原黨委書記劉夏陽、原執行院長倪寧,新聞學院離退休教授胡文龍、趙景雲、趙賾、塗光晉,新聞學院執行院長鬍百精、黨委書記周勇、黨委副書記蒙彬等師生校友和包慧同志親屬、生前好友。

上午10時,包慧同志遺體告別儀式正式開始。包慧同志的女兒代表家人致悼詞,大家佩帶白花集體默哀、鞠躬,與包慧同志做最後的告別。

包慧同志把一生獻給了新聞事業和新聞教育事業,始終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忠誠於事業,始終堅持開拓奮鬥、堅持密切聯繫群眾、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她的精神理念是我們薪火相傳的寶貴財富。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為開創中國特色新聞傳播教育新時代而努力。

包慧同志生平

包慧,1921年12月11日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1938年7月,奔赴延安參加革命,此後畢業於延安陝北公學栒邑分校及其高級研究班。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隨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由延安進入山西抗日根據地,1940年,隨學校遷至山東抗日根據地,主要從事文藝和群眾工作。

自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開始,包慧同志長期從事新聞宣傳工作。1942年8月,調至濱海地委擔任《農民報》編輯。1942年12月,由《農民報》社調至山東省《大眾日報》社,先後擔任記者、編輯、通聯工作,1943年12月至1945年5月,曾調任《魯中日報》編委。1949年9月,由《大眾日報》社調至新華通訊社山東分社,歷任采編主任、副社長等職。1954年11月,調至中共山東省委黨刊編輯室任副主任。1957年5月,調至《大眾日報》社任副總編輯。1960年7月,調至山東人民出版社任編輯。1961年12月,調至上海《解放日報》社任編委。1965年9月,調至北京外文出版局《人民中國》(日文版)雜誌社任編委;1975年5月,任外文出版局研究室研究員。

1978年10月,包慧同志調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擔任編輯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報紙編輯教學研究。期間,與同事合作編寫《報紙編輯學》(1982年,1988年修訂),為新聞學教材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編寫《報紙讀者來信工作》(1984年),對黨報的讀者來信工作做出比較系統、全面的分析和總結。1982年評定為副教授,1983年12月正式離休。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為包慧同志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文字 / 王涵

圖片/殷強

編輯/徐雷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UC新聞與傳播 的精彩文章:

鳳凰衛視陳琳:做一個能夠站在洪水裡報道的記者

TAG:RUC新聞與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