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玄奘朝西,我向東!

玄奘朝西,我向東!

大唐天寶十二年十月廿九,公元753年,已雙目失明的鑒真和尚,第六次嘗試出海橫渡,赴東瀛傳法。

【十二年前】

盛唐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揚州,廣陵大鎮富甲天下。那日城內瓊花燦爛、春光明媚,梵音繚繞的大明寺內,兩位日本留學僧千里而來。

海外東瀛島國,孝謙天皇以佛法治國,怎奈高僧寥寥,缺失三師七證授戒規範,民間流行自行剃度。常有流民為躲稅賦混跡僧群。眼看僧團素質日低,皇室憂心忡忡。

「日本有法,

卻無傳法人。

唯願大和尚東遊整飭僧綱,

重修戒律。」

日本學僧榮睿、普照匍匐鑒真足下。

「佛曰,吾涅槃後,以戒為師。自隋道宣律師設立戒壇開創南山律宗,經文綱、道岸傳至鑒真已是第四代。彼時鑒真年逾五十,在揚州講律授戒、立寺造像、度人濟世十餘載,是江淮一帶龍象翹楚。」

聽罷日僧陳述,和尚沉默良久……,良久……,良久……終於緩緩開口:

「?」

「???」

「??!?!!」

一眾弟子面面相覷,瞬間陷入迷之死寂,怎麼聽師父這意思,是要……

「是要馬上奔赴千裏海外的節奏哇??」

「師父你咋說風就是雨呢師父???」

「師父儂思維伐要嘎跳躍好伐?!?!?」

人頭攢攢的經堂瞬間炸鍋,大弟子祥彥硬是急出一頭老汗:

「彼國太遠,性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

眾僧齊刷刷點頭。

鑒真不管:

「是為法事,何惜性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

師父不愧是師父,一出招就已破釜沉舟。話都講到這份上,眾人深知和尚說一不二作風,唯有統統閉嘴(Q _Q)……

祥彥咬牙稽首:

受到召感,又陸續有十餘僧人發願同行。

「未知的遠方總承載著最狂野中二的夢想,眾人如火如荼籌備東渡時,萬萬無法預料,那蟄伏在偉大航路上嗔目狂吼,奔突欲噬的重重魔難。」

【一渡二渡三渡】

其時,國法禁止百姓私自出海。

有朝鮮僧名如海,本發願同去,臨行卻與道友矛盾,盛怒之下到官府亂謅一通。

"造船入海,與海賊連。"

"復有五百海賊入城來,內外合應,請官府火速拿辦。"

官府不傻,查實後一頓亂棍爆揍,勒令如海還俗。

「海賊」是假,「私渡」卻是確確鑿鑿人贓並獲。於是所有船舶悉數充公,日本學僧榮睿、普照亦鋃鐺入獄。

一渡,終。

四個月後兩僧刑滿,鑒真立馬自費置辦物品,率八十餘人再度啟航。

寒冬臘月,海風凜冽。行至狼溝浦,狂濤漫卷,船體散架,眾人落入冰水……

二渡,終。

次月,稍作重整,不破東海誓不還的鑒真一行移舶大嶼山。

不料在桑石山又遭狂風,觸礁破損,擱淺荒岩,水米俱盡,饑渴困苦幾近團滅。

風停後僥倖被巡海官撿拾回去,安置在阿育王寺。

三渡,K~ (╯﹏╰) ~O。

【因愛生憂】

「鑒真來了!」

越州追星族喜大普奔。

但聽聞他又在籌錢東渡,個個撇嘴。

「和尚對日本有什麼執念?」

「莫不是,中了日僧的妖術?」

「天吶……太卑鄙了……」

粉絲們的愛執邪乎又強悍,在大家極力瞎拱下,日僧榮睿再次被捕入獄。假稱病死才潛逃出來。為免夜長夢多,一行人倉皇南逃,另行籌措四次渡海事宜。

「苦難就像拙劣的凌霸者,永遠在街角處潛藏,隨時準備以毫無新意的方式,再次對修行人展開夢魘般的折磨。」

所以在永嘉禪林寺,官兵熟悉的身影再度跳出,說出已經聽過很多遍的台詞「私自出海,有違法紀,請和尚回頭。」時,大家紛紛表示心態淡定。

百餘里山路奔襲,這次連船毛都沒見著,就被莫名其妙拎了回去。

不出所料,原來又是某弟子擔心師父安危blabla……於是告官blabla……其後反思夜夜痛苦懺悔blabla……六十日後終得師父原諒blabla……

四渡,終。

【魔障】

三年後,五渡!

越州起航,一路晴好。

行至東海深處,卻天色驟暗,前後無路的黑天黑海間,船舶赤條條衝進那片遮天蔽日的肆虐中。

風雨劫後,

桅杆寸斷,

船體殘破,

唯有隨波逐流漂去……

日僧榮睿終於倒了,

一路同遭劫難共赴前程,

怎奈此處已是他旅途終點。

鑒真執手失聲悲泣:

「為傳戒律,

發願過海,

遂不至日本國,

本願不遂!」

榮睿安心閉上了雙眼……

【風雨交加】

「命運如同詭異的寓言,讓人無法估摸劇情脈絡-。」

南國暑毒濕熱,剛剛死裡逃生的鑒真和尚,竟又接著患上眼病,失明了。

不幾日,更親手送走了身染重疾的弟子——祥彥。

還記得那年揚州城,大明寺春意盎然,噤若寒蟬的誦經堂中,青年僧人邁出一步,音容彷如昨日~

江面無風,

雲層散盡,

月影浮動,

祥彥吐出最後四字:

「阿彌陀佛。」

端坐而逝。

老僧雖盲,

心卻從未如此清澈。

【山與雲的彼端】

天寶十二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來到大唐。得悉鑒真事迹,願助其東渡。10月29日夜,在眾人掩護之下躲過官兵,鑒真密出龍興寺至黃泗浦登船。

十年生死兩茫茫。如今隨行在側的,只剩思托、曇靜、法載、普照四人。此時鹿兒島的上空想必彩雲流淌,兩張燦若櫻花的笑臉在等待他們吧……

公元763年,

弟子夢見唐招提寺棟樑摧折,

寤而驚懼。

不久,

鑒真大師結跏趺坐,

面孔朝西,

安然圓寂,

世壽七十六載。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本文轉自菩菩公園(ID:pupugongyuan),騰訊佛學經授權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
禪是生命之學,不是靜坐之學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