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進了巨流河的血液

流進了巨流河的血液

第一次聽到巨流河這本書,是我的高三老師大剛在歷史課上提到的。一直沒有機會讀,直到前幾天去書店,看到這本書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我就順便買了回來,因為聽大剛說巨流河是當年郭松齡與奉軍對抗的重要戰場,我就一直以為這本書只是以齊邦媛之口講述他父輩革命的歷史。但是我通篇讀過,發現她講述這場戰鬥的篇幅並不多,這本書實則是她自己的一本自傳。

這本書講述了齊邦媛自東北出生,是著名革命人士齊世英的長女,她出生於富裕家庭,但是由於時局動蕩和她父親的特殊身份,不得從小顛沛流離,身體羸弱的她從東北一直到上海再沿著長江到了四川,抗戰的重大事件似乎都讓她趕上了,抗戰勝利後又輾轉到了台灣。但是在她的成長過程中除了苦難,感覺也有很多幸運,她的父親剛毅堅韌有大丈夫氣概,在最艱難的時期他捨生忘死,甚至無暇顧及家人,一直在做著復興民族的努力,一生剛正,至死腰都是挺直的。母親賢惠有一種兼愛的性格,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她把所有從東北來的學生都看做是自己的孩子,以至於這些孩子漂泊他鄉也能感覺到一份家人的愛。即使她和父母在年輕時很少相聚,但她身上有一種和她父親一樣的堅忍,即使她說她是一個愛哭的孩子,從炮彈中,警報中度過的學生時期她仍能忘我學習,從自己獨自去台,到人到中年獨自出國,與那些來自各國的天才精英競爭學習,成績讓國人為之驕傲。她是中國典型的那種柔弱女子,可她的一生可謂是無不透出堅毅和力量。這種力量不是那種撕破喉嚨的吶喊,而是在平淡中那種水滴石穿的耐力,這種力量更容易深入,流長。說她是幸運的還有一點就是,年輕的時候就受到朱光潛,吳宓等大師的教導,中年又能和錢穆相識。他們的品格,思想一直影響著齊邦媛。

這本書及其精彩的一段故事就是她與飛虎隊員大飛的一段糾葛,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們以信件相互安慰,相互鼓勵,當大飛第一次用他的大衣抱住這個花季的少女,第一次表達愛意,時間好似靜止在那一瞬間,這是第一次他們靠的這麼近,下一次相見卻是天人相隔。這一瞬間化成了一滴雨,一滴淚停在空中,不被塵土玷污,安靜美好。

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完全可以寫的更加激情澎湃,但是全書讀下來,她只是以一個女兒,一個學生,一個妻子,一個母親,一位老師語氣,把一生的苦難,我們民族的苦難復興,寫的平平淡淡,乾乾淨淨(沒有任何政治色彩,這也是她倡導的)深入人心。

她在台灣是教育家,首屈一指的作家,翻譯家。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她是革命先輩的後代,而現實在她的語言中,她沒有這麼些光環,她突出她的軟弱,恐懼,還有在這些軟弱之中的堅毅。我想這才是一個革命後輩的應有的氣質。

再回到這個題目上,巨流河,是齊邦媛出生的地方,卻似乎也預示著她這一生被時代的巨浪攜卷著漂流,從一個柔弱愛哭的少女到敢於對抗強權的真正的學者,這巨流把她打磨,讓她強壯,這個似巨流的時代是她的苦難,也是她的幸運。我想她的境遇也是他們這一代人境遇,有的人在這條巨流中被淹沒,屍骨無存,有的人在這條巨流中成長,翻騰倒海。

巨流河,是她的家鄉,更是她全身流淌著的血液的名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旺旺和仙貝 的精彩文章:

TAG:旺旺和仙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