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老鄉,出來當官唄」,秀才:「不去,俺們斷指明志」

朱元璋:「老鄉,出來當官唄」,秀才:「不去,俺們斷指明志」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古代一些文人雅士或一些隱士,他們不管是在亂世或是在盛世,喜歡隱居鄉野,不願出山為官,或者種田為樂,或研究書籍為好,或看破紅塵為由,享受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願理會廟堂之高,權位之重,畢竟伴君如伴虎,有時候太過聰明也是一種錯誤,是會讓人掉腦袋的。

這些個隱士應該說各個都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更甚至有著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能力,但是他們往往不願捲入朝廷複雜的政治鬥爭中,性格如此,有時候寧願享受這自己的小天空,住茅屋,種種花,養養鳥,寫寫字,離開塵世的喧囂,或許不失為一種人生的享受,幹嘛非要提著腦袋去攪動朝廷的不安,對不?

明太祖朱元璋以一介布衣創建了大明王朝,一方面就是靠著這些謀士,像劉伯溫給他的9字真言,「高築牆,廣納糧,緩稱王」,最終成就了一番帝業,不得不說,像劉伯溫這樣的有才之士還非常的多,但人各有志,有些人不願為官也沒辦法。

大明王朝剛建立不久,朝廷急需大量的人才來建設大明,因此朱元璋就下令讓全國各地推薦各類人才進宮為朝廷服務,而蘇州有這麼兩個人才,一個叫姚叔潤,一個叫王諤,兩人是蘇州當地有名的鴻儒大家,精通四書五經,享有盛譽。

而朱元璋聞訊後,大喜,這樣的人才趕緊收入手裡為朝廷所用唄,於是就下令讓吏部下文書給蘇州府,讓當地的官員派人護送姚叔潤和王諤進京。這朱元璋原本都計劃好了,兩人到達之後就讓他們先負責庶務,後面慢慢調整。

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姚叔潤和王諤竟然當場拒絕了官員的相請,連朱元璋的臉面都不給,而朱元璋聞之後勃然大怒,下令將二人處死抄家,對於這件事,朱元璋當時還引用了古話:「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或許這兩人是覺得在朱元璋手下辦事,風險太高了把?畢竟稍有問題可是掉腦袋的,但是,沒想到一拒絕,腦袋卻是掉的更快了,哎

這樣的大學儒家不願出來當官的不止一例,在朱元璋期間還發生了一件「秀才斷指」的案件,也是因為不願出來當官而熱的禍,最後自己斷一隻手指來明志。

廣信府夏伯啟叔侄是當地的大儒,同樣是學富五車,才華橫溢,頗有名望,但是當他們被邀請進京為官後,也是當場拒絕接受,令人驚訝的是,為了表明自己無意於官場的心志,這對叔侄是當場砍掉一隻大拇指,這一舉動直接嚇傻了當地的官員,一時不敢強迫,最好如實稟報了朱元璋。

朱元璋一聽,頓時龍顏大怒,下了一個反常的命令,他命人將這叔侄二人抓拿入京,且親自審問這兩個鄉村秀才。

他在審理時提出,「爾所以不憂凌暴,家財不患人將,所以有所怙恃者,君也。今去指不為朕用,是異其教而非朕所化之民」, 就是說你今天能安居樂業,是靠朕罩著。如今你斷指不為朕所用,所以就不再是朕的臣民。最後朱元璋做出八個字的判決:「爾宜梟令,籍沒其家」。

其實,有些人天生志不在此,因此不願為官,而朱元璋也是為了大明朝的發展,愛惜人才,有些動作是做的有些過了,對也好,錯也罷,朱元璋的大局出發點是好的,是以天下蒼生,國家發展為目的,這點是值得大家肯定的,但因不願當官卻殺其人,滅其家,反而做的有些小肚雞腸了。

如您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煮酒侃歷史】每天與你分享原創的歷史趣事,歡迎關注,點贊,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富商在門口貼了一副對聯,窮秀才看不慣,加了一筆,非常的絕妙
為什麼諸葛亮每次上戰場都要坐輪椅?是有腿疾還是另有玄機?

TAG:煮酒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