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黑白到彩色,從CRT到液晶 電視還剩什麼可能

從黑白到彩色,從CRT到液晶 電視還剩什麼可能

電視機誕生至今走過了90餘個年頭,從黑白到彩色,從背投到液晶,電視機的外形在變,越來越薄,尺寸卻越來越大,感觸最深的莫過於其顯示技術的不斷更迭,畫面的色彩更加豐富細膩,細節與動態也越來越真實。

隨著技術的迭代,電視的家庭地位也越來越凸顯,在電視黃金時代的幾十年中,電視一直都是家庭娛樂中心,直到互聯網的興起。

黑白電視留下彩色回憶

對於很多70後、80後記憶中,總能想起當初一大群人圍在14寸甚至12寸的黑白電視機前追熱播影視的情景。《大西洋海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黑名單上的人》都深深影響著一代人。

電視的普及讓中國人第一次更直觀的了解了世界,獲得了比報紙雜誌更多的信息,人們在茶餘飯後有了更多的閑聊素材。

電視也造就了袁偉民領導下的女排精神的風靡,也讓春晚成為了全世界最多人觀看的晚會,也讓一部《渴望》刷新了中國電視劇至今無法超越的收視狂潮。儘管當時選擇的電視很少,但一大幫人圍坐在一起觀看電視,談論劇情,指點江山的感覺卻是現在找不到的。

彩色貼膜見過的都是老司機

1970年,中國第一台彩色電視機也在天津誕生,但是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買台200元的黑白電視機已經夠奢侈了。彩色電視不僅數量極少,而且價格非常昂貴,對於一般家庭來說實用性、性價比極低。售價低廉、安裝簡單的彩色貼膜開始風靡全國(約5毛錢一張)。

到了80年代中後期,彩色電視開始普及,彩色貼膜隨即開始淡出歷史舞台。黑白世界終於變成五彩繽紛,即使剛開始只有一兩個頻道,白天基本沒什麼節目,只有到了晚上七點左右才有,就是那樣人們也看得津津有味,直到屏幕上彈出『再見』兩個字才會散。

那個年代,彩電剛剛普及,特效還是5毛錢,卻誕生了永恆的經典影視作品《西遊記》、《四世同堂》、《紅樓夢》等。

液晶最終幹掉了等離子、背投

在普通彩色電視基礎上,結合了投影技術的背投電視也曾紅極一時,不過也只是曇花一現。CRT背投技術從本質上來說,基本和CRT電視相同,只不過在背投電視在接收到信號時,並不是將信號傳達給顯像管中並列的三隻電子槍,而是將信號傳遞給並排放置的三隻單色投影管,這三隻投影管分別產生紅綠藍三種單色的影像,再通過光學中的加法三原色原理,在屏幕上呈現出最終的彩色畫面。

CRT背投解決顯像管的清晰度低、不能製造大尺寸屏幕的問題上市之初引起了很大反響,甚至一度興起了「背投將代替顯像管」的輿論。但背投技術的缺點也同樣明顯,高昂成本、較短的使用壽命以及昂貴的維修費用使得它成為「有錢人」專屬而未能普及,隨著平板電視的興起,背投漸漸淡出了人們的事業。

與背投同樣坎坷命運的還有等離子電視,等離子電視除了在動態清晰度方面表現優異,在視覺舒適度、色彩還原度、對比度、可視角度等方面的性能也較好,但高昂的價格迫使等離子電視難擋市場被液晶電視飛速蠶食。

其實等離子的表現甚至好於液晶,至於在市場上最後落後於液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等離子過去的心態過於保守。等離子的陣營在發展過程當中採取了相對比較保守的戰略,比如不願意跟別人分享它的技術,不願意跟別人分享面板資源,導致加入這個陣營的企業越來越少。

失去支持的等離子也失去了迭代更新的可能,技術上優勢也慢慢失去。獲得市場資本青睞的液晶因,技術上也獲得極速飛躍,從LCD到LED再到OLED,液晶電視依靠發光方式和材質上的改進,使用壽命延長了2倍之多。再就是各種先進得圖像處理引擎的出現,將液晶電視的畫質推向了全新的巔峰。

繞不開的創維

從彩色電視開始普及,到背投電視、等離子電視短暫人生,到液晶電視的輝煌,回顧中國彩電發展史上,總有一個名字是繞不開的——創維。92年,創維集團正式成立,其主要生產的產品也從電視配件延伸到彩電、VCD、DVD、家庭影院和衛星接收機等產品。

20世紀90年代,國內彩電雖然已經非常普及,但大部分彩電廠商沒有走出屏幕的限制,在屏幕顯示花大量功夫卻忽略了音效,創維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抓住了這一市場空白後迅速開發了「霹靂神」系列彩電,相比較傳統的電視,這種內置了優質的音響設備的電視機一經推出就引起市場的巨大反響,其「超重低音」功能從此深入人心。

從CRT年代跨度到液晶年代,創維的貢獻都是不可抹除的。1999年,創維就成立了等離子電視技術攻關小組,由於實現了規模化生產,使創維等離子電視能以非常實惠的價格上市。2001年,創維投產了中國第一條液晶背投生產線,與台灣聯華電子以及日本富士合作研製的新液晶背投已經實現銷售。

除了彩電清晰度上的攻堅克難,創維也是投入彩電音頻領域研究的頭號玩家,2004年6月,創維——SRS聯合實驗室在深圳成立,大約半年後,創維正式向媒體發布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A12音頻引擎」,當然,這正是該聯合實驗室的研發成果。高清數字電視除了視覺上要求700線以上的高清晰度之外,是否能給觀眾帶來聽覺上的三維模擬效果享受也是重要技術指標之一,讓看電視不僅是「看」的藝術,更是「聽」的享受。

創維Q5A再次刷新感知

在人工智慧的背景下,創維再一次刷新消費對傳統電視的認知,「超、輕、薄」成為創維特立獨行的標誌。建立在這個「薄」的理念上,創維推出了新品Q5A,出眾的顏值下擁有纖薄如鋒的機身,7.9mm的超薄機身擯棄了繁複的設計,追求極致簡約的美感。

僅僅外觀出眾的顏值談不上「顛覆」,創維Q5A最大亮點在於內在,搭載自主研發的「蜂鳥」AI晶元。蜂鳥AI晶元基於巨型資料庫可對圖像對象進行實時搜索、識別和重構,從而精準地提升圖像畫質,分毫畢現地還原極具臨場感的高品質影像,使電視畫質觀感更加真實,完美詮釋了「為AI電視而生的AI晶元「的理念。

創維蜂鳥AI晶元可基於AI演算法將電視畫面中的圖像與網路資料庫資源進行對比修正,自主判別物體細節,進而精準的消除噪點、優化圖像細節表現。從而讓電視畫面變得更加細緻,不再擔心畫面呈現朦朧美,讓細節精妙呈現。就算是動態的畫像,也能讓畫面完美地呈現出極致色彩視界,任何細節清晰可見。

蜂鳥AI晶元擁有一個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千億次的神經網路引擎,為更快更穩定的電視語音交互體驗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保障,並極大程度提升了創維電視的語音交互速度。同時,與百度全面達成戰略合作,共建TV端AI生態,共同實現更多個性化智能操作(面容識別、圖像識別等)和豐富內容的抓取(電影預告片資源等),開啟TV端全新人工智慧時代。

總結:在缺芯少屏的中國彩電市場,創維自主研發的AI晶元極具跨時代意義,結合百度在行業領先的AI技術,一個提供平台和產品,一個提供資源,打造出了一款軟硬技術兼具的AI電視,實現更多個性化智能操作和最新,最全,最快的影視內容。尤其在互聯網電視衰落後,創維的發力又讓智能電視多了一種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精彩文章:

雷電3即插即用 技嘉GTX1080 GAMING BOX僅5999元
華為榮耀10和榮耀首款筆電發布 手機售價2599元起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