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楚霸王敗了,韓信總結的挺簡練,結果他只用了一個字道出真相

西楚霸王敗了,韓信總結的挺簡練,結果他只用了一個字道出真相

在眾人的唾罵中,秦朝走向了滅亡,緊接著,兩位霸主就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戰爭,這場楚漢之爭一直被後人議論著。在最開始的時候,項羽是屬於強者的一方,劉邦的勢力非常的弱,但是他就像那打不死的小強一直頑強抵抗著,他竟然變得越來越強,在最關鍵的一戰中,他終於抓住了機會,幸運女神最終還是站在了他的身邊,他將擊敗項羽,以至於最後項羽被逼的自刎在江邊,失去了性命,留下了一段令後人討論的一大憾事。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實力如此強大的霸王輸得那麼慘,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所站的立場是不同的,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例如項羽在用人上面的失誤,還有在宴席上他並沒能狠下心去斬殺了劉邦,還有其他的一些細節,這都是他失敗的根源。對於項羽的失敗,作為對手的韓信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擁有無人匹敵的勇氣和力量,卻同時兼具著婦人一樣過於仁慈的心,

在當時,他可以說是天下第一猛將,在武功和力量上幾乎無人能夠勝過他,在他所參加過和指導過的各種戰役中,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將領能夠和他在正面廝殺時得到一些便宜,然而,他最終卻敗在了謀略上。不能夠辨識合適的人,不能夠運用有智有謀的人,他的謀略和劉邦比起來永遠是差了一大截。劉邦在武力和力量方面自然不能和項羽相匹敵,但是,他有心機,他會運用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手底下有著幾位謀士,每一位都可以比得上一個部隊,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最終劉邦才能扳回敗局,笑到最後。

韓信還曾經指出項羽失敗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它擁有和婦人一樣的仁慈。對於一個君主來說擁有這樣的仁慈,絕對是一個致命的漏洞。但是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也並不是那麼的仁慈。當初他攻佔了咸陽,對待儒家眾多學士他的選擇是坑殺他們,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讓他丟失了很多人支持。在對待劉邦的問題上,他確實是仁慈一些,在那場宴席中,儘管叔伯屢次讓他殺掉劉邦,他最終還是不忍心對自己曾經的兄弟下手,甚至還害怕背上不義的罵名,怕被後人指責,於是就這樣華麗麗的錯過了殺掉對手的最好時機。逃走之後的劉邦,更有動力去征服和打敗他,這也算是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推力去壯大自己的勢力,也為最終打敗項羽做下了鋪墊。

作為曹操手下的第一謀士,郭嘉對於他的失敗只說了這麼一個字,那就是「勢」。他曾經說,項羽打了70多場戰爭,未曾失敗過,但是一旦失了勢之後,他便是一個註定亡國的人,他有勇而無謀啊。

總結一下項羽一生大大小小的戰爭,似乎從未失敗過,有著這樣的戰績,他變得驕傲,忽略了當時的天下大勢。秦朝滅亡了之後,百姓希望安靜和平安的生活,但是他卻一味地爭戰其他諸侯國。就這樣,他失掉了民心,在攻下咸陽宮後,他擾亂百姓生活,坑殺儒家學士,破壞了文化,這樣的舉動更讓百姓感到不安。失掉了民心,還怎麼征服天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點秘史 的精彩文章:

重新解讀歷史冷知識:慈禧曾經宣戰11個國家,武大郎其實很高大
大臣承諾三日可退敵兵,兌現承諾後皇帝卻殺了他

TAG:一點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