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抑鬱焦慮障礙的心理治療學習分享

關於抑鬱焦慮障礙的心理治療學習分享

關於抑鬱的心理學解釋:對自身或對外界的情緒反應。而焦慮是對外界威脅性事件的反應。

比如說面對大型考試前發生暈倒等現象,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通過,這些是由焦慮所帶來的。

抑鬱障礙

心理學解釋誇大失敗感、永久不變、不可逆轉、對自我持否定態度、認為自我毫無價值、對前途毫無信心、失去動機、不願做任何嘗試、自己是生活的阻礙、自己的死會是別人好過些。這些都是心理學上的解釋,所以和ICD上面的不一樣

精神分析理論

1.客體的喪失 :客體實際的死亡,或客體已死亡的幻想,導致抑鬱。比如說兒子小時候崇拜爸爸,但是後來爸爸去世了,然後孩子就會有兩個結局,一個是孩子充當了這個客體,孩子充當爸爸的角色照顧媽媽;另一個結局就是墮落。

2.向喪失的客體認同 :如好朋友去世後,懷疑自己也患有同樣的疾病。

焦慮障礙

心理學解釋1926年之後的焦慮理論,焦慮的功能是對我們發出的警告,如果我們繼續以某種方式思考或行動,就會遇到危險。焦慮是對危險的警示。

精神分析理論從母體中分離是人類體驗到的最大的焦慮。分離焦慮會後出現的焦慮情緒的基礎。力比多(libido,性驅力,由弗洛伊德提出的)投注的障礙而造成力比多的蓄積引起焦慮。比如一個結了婚的男的又喜歡上另外一個結了婚的女人,那麼他就會得到來自兩方面的害怕積蓄(妻子和對方的丈夫),從而引起焦慮。

抑鬱的心理癥狀

心情低落,悲觀厭世 內心痛苦體驗 激越或投降 認知功能下降 正常反應減弱 對軀體感覺關注增高 失眠(入睡困難)或多眠

焦慮心理癥狀

緊張和害怕 內心緊張和不安 煩躁 注意力集中困難 警覺反應增強 對軀體敏感度增強 失眠(入睡困難)

抑鬱焦慮是一種日常生活中正常且有用的內在情感反應充當適應性角色 ,提醒人們潛在的風險和具有風險的選擇和應對的態度

精神分析理論是由於具有內在衝動的經歷導致的,尤其是受到懲罰和壓抑的經歷,當這些衝動進行表達時會喚起進一步被懲罰的信號。比如說小時候偷吃了別人的蘋果,然後被發現暴打了一頓,長大後再看到蘋果時,小時候的經歷就會被喚起。

認知行為學派壓力會產生認知威脅,受到威脅的認知就會導致功能失調性情感反應--抑鬱焦慮

存在主義理論(歐文亞龍創立)自由浮動性焦慮或廣泛性焦慮反映了內在生活的無意義感。

存在主義理論

A(事物)-----B(應對態度)-----C(結果)ABC理論

存在決定意識?

死亡---------孤獨-----------自由----------無意義

每個人從出生後都會死亡,人們都會面臨對死亡的焦慮,每當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死亡的時候,就顯得自己很孤獨。如果你感覺到很孤獨的時候,你就會珍惜現在自由的時刻,因為你還沒有死,突然又發現生活到死並沒什麼意義。

藉此推薦了兩本書《當尼采哭泣》 《診療椅上的謊言》

其實他的理論就是當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採取不同的態度結局就不一樣。

關於治療

一般療法

1.建立良好的治療聯盟

2.評估抑鬱焦慮癥狀

3.評估軀體癥狀

4.教授放鬆技術

冥想、運動、正念訓練、漸進性肌肉放鬆訓練、呼吸訓練

5.分析認知歪曲的模式

6.暴露療法體內脫敏、想像脫敏、眼動脫敏、再加工技術和滿貫療法

7.家庭作業

8.提高應對能力、鞏固療效

認知療法

左右我們情緒的並非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態度和觀念。

貝克認知療法基本原理

1.認知過程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

2.情緒和負性認知相互影響,打破惡性循環是治療的關鍵

3.認知歪曲是患者情緒問題和心裡痛苦的核心。認知歪曲的人經常會說的一些字眼兒如必須、一定等肯定的語氣詞,例如今年我一定要考上清華北大,考不上,我就去死.......

認知的流程

早年經驗----- 功能失調性假設形成-----重大生活事件 --------假設被激活 --------負性自動想法 =====產生癥狀 (身體、行為、動機、情感、認知)

建構觀

1.非黑即白比如我考不上研究生就去死

2.完全認知別人說什麼都感覺是對的,按照別人說的去做,如晚上太黑不要出去,然後就不出去,白天太曬,也不要出去,然後就還不出去。

3.可調整的認知通過各種辦法去調和,

認知模式的幾個關鍵成分

1.負性自動思維與圖示

特定情境呈現、不經邏輯推理、影響情緒

2.認知歪曲用片面的方式解釋情境

3.核心信念穩定、不接受意識審查、自動呈現

認知歪曲模式

1.非黑即白

2.災難化/算命

3管狀視野 (看待問題一根筋)

4.情緒推理

5.貼標籤

6.誇大/縮小

7.選擇性關注

8.讀心術

9.以偏概全

10.應該

當危機發生時,我們的大腦自動出現的觀念。

1.我會死嗎?有人幫我嗎?--------擔憂、害怕、投降

2.發生了什麼?我來做些什麼?--------求生、等待死亡

3.避險行為--------逃生、迴避

4.評估傷情、幫助他人---------超價、持續

-------------------------------------------------------------

1、發生了什麼事?---觸發事件

2、我的情緒反應是什麼?---情緒反應

3、我得一閃而逝的念頭?---自動思維

4、這些念頭的背後,隱藏的信念---中間信念

5、當我有這些情緒時,我想到了什麼?---核心信念

例如妻子在外出差,從早忙到晚,回房間後,發現沒有來自丈夫的信息

1、發生了什麼事?出差忙了一整天,很辛苦,丈夫連一個關心的信息都沒有

2、我的情緒反應是什麼?難過、失落、生氣

3、我得一閃而逝的念頭?他一點都不關心我,我不被愛,我對他不重要

4、隱藏信念-------愛我就應該關心我,如果他真的愛我,該知道我需要什麼

5、當我有這些情緒時,我想到了什麼?童年時候被忙碌的父母忽略的情形

6、核心信念------我不重要

7、中間信念-------被忽略很可怕,我要在關係中時常確認我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我才感覺到是被愛的

8、自動思維--------我對他來說不重要,他一點都不在乎我,我不是被愛的

接納療法

接納:積極的、希望獲得的態度,能夠幫助人們減輕痛苦,不思考、不評判、讓想法經過。而CBT目的是消除觀念。

道家心理治療

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少私寡慾,知足知止;

知和處下,以柔勝剛;

清靜無為,順其自然。(話說這可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多好)

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個優秀的精神科大夫不僅僅要學會如何給病人藥物治療,更重要的是還要學會心理治療,而我個人覺得後者在以後的發展中則更為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你是否屬於易抑鬱的那類人
我家村東頭的阿姨得了抑鬱症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