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王陽明家訓:亘古不滅的教育法門(下)

王陽明家訓:亘古不滅的教育法門(下)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王陽明家訓

《示憲兒》是王陽明著名的家訓「三字經」,全文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地告誡子女如何做人、學習、持家、立業、養生。《示憲兒》雖然只有96字,但既坦露了王陽明在日常生活中的心學功夫,也是寫給家長們的家庭教育範本。昨日跟大家分享了《示憲兒》的部分內容,今日繼續與大家分享《示憲兒》的餘下內容。

《示憲兒》原文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悌;

學謙恭,循禮儀;節飲食,戒遊戲;

毋說謊,毋貪利;毋任情,毋鬥氣;

毋責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類。

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

吾教汝,全在是。汝諦聽,勿輕棄。

六、毋責人,但自治

責備別人是件輕快活,上下嘴唇一碰,就完事了。責備了別人後,也不必再有後續工作。但責己就特別麻煩,凡是責己,是自己必有錯了。認識到了錯誤後,就要否定自己,然後還要改正,這個過程非常痛苦而且耗費氣力。人往往好逸惡勞,所以,很多人都在責人而不責己。但實際上,責己是真切的為自己好,而責備別人卻對自己毫無益處。有句古話說的好:「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毋責人」,遇事不要「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

自治,就是自己治理自己。一言以蔽之,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管理,聽上去很大,其實無非就是責己。常反省自己的不對之處,加以改正。當你把所有精力和時間都用在自我管理上,正如王陽明所說的,你哪裡有時間去責人?

七、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那些盛氣凌人,看不起別人的人,都是沒有修養的目光短淺者。一個有修養的君子,不會因為別人的地位低,或沒有才幹而看不起別人;其次,他們看不起別人,無非是因為別人不如他,但是未必別人以後也不如他,所以說,這是目光短淺。

一個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處、遠處,即便處在比別人優勝的環境中,也會謙卑自牧,清靜自守,絕不會盛氣凌人。

能容人,是大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王旦是宋代的宰相。一天,宋真宗向王旦「告密」說:「卿雖稱其美,彼專談卿惡」,意思是,你雖然總說寇準好,寇準卻專門說你壞。王旦聽後,也不生氣,笑著說:「按道理應當這樣啊。我任宰相時間久,處理的政事多,缺失也必然多。寇準對您從不隱瞞,可見他忠誠直率,這也是我最敬重他的地方。」

一次,中書省的文件送到樞密院,因為文件不合格式,寇準閱後,便報告了宋真宗,王旦因此受責。不出一個月,樞密院的文件送到中書省,也有不合格式的地方,秘書覺得正好以牙還牙,高興地把它呈給王旦,王旦卻讓秘書把文件送還樞密院,讓寇準修改後再送來,寇準想起自己的作法,不禁汗顏。

八、凡做人,在心地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壞,是凶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這是王陽明家訓的尾聲,琅琅上口、樸實無華的幾句話卻足以讓人深思一生。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良知就是「好心地」。有人問王陽明:「既然良知是指引人向善的,而人人皆有,為何會有惡人?」王陽明回答:「惡人的良知被遮蔽了。」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認為,惡人的良知被遮蔽,就是良知不能發揮作用,分不清是非善惡,於是有了好人和壞人之分。所以,良知就是心地,良知光明,就是良人;良知被遮,就是惡棍。

這種看法其實是不對的。王陽明早就說過,良知無論光明還是被遮蔽,它都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它肯定能判斷出是非對錯。但是,惡人不會執行良知的命令,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良知永遠是向善向「是」的,但是,我們的心所發出的意(念頭)卻是有善有惡的。所以王陽明要求我們要誠意——真誠地對待自己的念頭——即正念頭。

而心地,原本是佛教用語,指的是存心、用心。存心就是光明良知,用心就是誠意。歸根結底,所謂「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壞,是凶類」說的就是:念頭正時是良人,念頭歪時是壞人。所以,做人在心地,就是在念頭。這件事,你的念頭是好的,你就是好人;那件事,你的念頭是壞的,你就又成了壞人。

我們可以從西漢宣帝時的宰相丙吉身上得到證明。丙吉有一天出門辦事,見到一群「古惑仔」正在血拚,有人已滿臉血污,倒地不起。丙吉卻似沒看到般,就從械鬥現場走過。

出了城就是郊區,有人驅著一頭牛走過,那頭牛氣喘吁吁,伸長了舌頭,有氣無力地緩緩前行。丙吉急忙讓車夫停下牛車,上前查探,如同醫生檢查病人一樣認真。回來的路上,他的車夫忽然說道:「老爺,我就不明白了。」丙吉問:「你怎麼啦?」車夫說:「生死事大,您見到有人械鬥,置之不理。可看到一頭牛,卻跑上去噓寒問暖。牛比人大?」丙吉說:「這你就不懂了,打架鬥毆的事自有京城治安官負責。而那頭牛喘得厲害,我擔心是天熱的原因。現在剛進入春天,如果天氣炎熱的話,那麼老百姓今年的收成就成問題了。我身為宰相,黎民百姓的生計問題是要管的,打架鬥毆的事不是我管的。」

後人評價說,丙吉識大體。馮夢龍卻嘲諷道:「牛體比人體大,他的確是識大體。」人命關天,丙吉不管,這就是念頭不對,此時,他成了壞人。牛吐舌頭,他下車詢問,所抱的念頭是對百姓收成的擔心,這個時候他又成了好人。

有人向王陽明請教道:「我秉性平直,安分守己,遇到口才好的人,就特別慚愧,恐怕這是先天基礎太弱,後天無法補救吧?」王陽明回答:「你這是重外輕內。如果平時能集義(積累善念善行),則浩然之氣至大至公,充塞天地,自然就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然就能通曉人講話背後的意思,凡是那些弄虛作假的言語在你面前根本無從藏身。若能做到這點,你有什麼可慚愧的!集義就是致良知。心得其宜為義,致良知就是心得其宜了。」

此人又問:「我因和弟弟謀劃一件事,結果沒成功,還連累了很多人。後來反省,都是因為不老實的緣故,您怎麼看?」王陽明回答:「所謂老實,須是實在地致自己良知才能得到,不然恐怕所謂老實,正是不老實。」

此人再問:「我聽說有個縣官清廉異常,退休後險些貧困而死,我就跑去給了他些食物,回來後感覺很舒服,自以為有所得,我覺得『自以為有所得』,恐怕不太好,您認為呢?」

王陽明回答:「你既然知道『自以為有所得』不太好,其實就是在致良知。做善事,本是天理。若有一分意思在,就是私了,就不是致良知。」

「若有一分意思在,就是私了」,這就是念頭不正,心地就不好了。

佛家講,「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儒家說,動機最重要;王陽明則說,要真誠地對待你的意(念頭),時刻提防它。其實大家說的都是一回事:好人和壞人,不是永恆的。它們在互相轉變,轉變的玄機就是我們的念頭!

明末的心學門徒高攀龍也有類似的家訓:我兒生在世上,只想著怎樣做一個人,這是第一重要的事,其他事都不要緊。做人的道理不必多說,只消看看《大學》這本書即可。按書上說的去做,就不會有錯。自古以來聰明、通達、明智的人,還有那些聖賢豪傑,對這一點看得最透徹、做得早,所以他們名垂千古、永不磨滅。如果聽到這些話還不信,那就是平庸、蠢笨的人,應該猛醒過來。

王陽明告誡家人時用的比喻非常貼切,他說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樣,而人的行為就像果子一樣,如果蒂不好,果子會受到影響;如果蒂壞了,果子也會尚未成熟就墜落,甚至爛掉。

做一個好人,從眼前看,得不到什麼好處,但從長遠看,卻是佔了大便宜;做一個不好的人,眼前可以得到一些好處,但從長遠看,必然要吃大虧。學習王陽明家訓,在實際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做一個「心地好」的人,如此定會對自己大有益處。

本文由【大道知行】編撰整理,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讀大師的書 走自己的路
還沒讀懂《傳習錄》?只因還沒遇到他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