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捧六便士,腳踏月亮船

手捧六便士,腳踏月亮船

擁有外科醫生資質的毛姆手持他的手術刀,大膽地剖析人性,但他的文筆辛辣而又溫情,雖處處嘲諷,卻並未對世俗生活大加鞭撻。

現代派文學手法總免不了非理性的極端、冷酷、歇斯底里,而毛姆不是,他是一位紳士,他娓娓道來,他在享受生活,也在享受小說。

這是心靈的對話,關於人生的一切秘密。而毛姆正是這樣一位精神醫生,區別於普魯斯特、卡夫卡、喬伊斯這樣的精神病人。現代社會的絕症需要卡夫卡們以毒攻毒,也需要毛姆這樣的醫生帶給病人一點安慰。

——序言《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

摘錄

序文篇名《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這讓我想到,人人都知道人生如夢,人人都知道自己的一生或許毫無意義,輕易被人遺忘,但是,追逐理想主義的腳步又顯得如此艱難和特立獨行,於是,人生如夢,人們卻又不願選擇做夢,只能和千千萬萬人一同假裝清醒。

喜愛閱讀也算是有多年了,種種條件所限,所讀並不豐,加之前些年閱歷有限,感悟略顯淺薄。如今入大學不足兩年,經歷卻是能算上豐富了,有單純的為理想聚集在一起鬥志滿滿的日子,也有發現人性之醜陋的深深失望,有身在功利之地的迷失,也有清醒時分的厭倦,告別了種種紛雜再次回歸書籍,終於感覺對自己對這本書有了更深的理解。

初讀《月亮與六便士》是高三,最忙的那段日子裡,著實讀了不少書。一直以來我其實很少看西方作品,一則我偏愛古代詩文,二則因文化差異,往往難以理解外國人的邏輯,書中的某個人為何在某個時間做了某件事,完全無法理解,而《月亮與六便士》在這種情境下直擊內心,可以說是第一次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無論東西方差異而共同存在的一些東西——理想,或者說,理想與現實的相處。這是一個長久而深遠的話題,19歲來談論這個話題仍然顯得過於年輕和輕率,此刻的我尚且不敢誇口,只能說是自己的一點淺見。

這篇序文對毛姆的評價很是精到,而我為這種精到傾倒,卻是因為這種評價恰恰擊中了我對於某種風格喜愛卻又無法精到準確的概括的激動內心。前幾日讀豐子愷、賈平凹,開始每日為所讀所見所感作記錄,漸漸對自己偏愛的文風有了一定的理解。其時,只言自己不喜大悲大憤,也不偏愛靡靡之音,而更被小不幸、小慶幸打動,看了這篇序言,才知道,那其實是因為,世事有種種不合意,因而嘲諷,但卻又不厭棄這不完美的世間,尚願與之和平共處,故不鞭撻。這種感受清晰之後,對於此前不甚喜愛杜甫、魯迅便可有所解。他們所處的社會畢竟過於遙遠,而我所處的社會讓我看到種種不足,卻不至使我失望,我會吐槽或諷刺一二,卻不能破口大罵失去風度,這種態度是我一以貫之的,也反映到了閱讀上。

這不是個理想可以脫離現實存在的社會,沒有人可以像斯特里克蘭那樣對他人的眼光不屑一顧。這本書打動我,或許是因為我一貫在步調和諧的生活中尋找一點理想主義。這點兒理想主義不足以主宰我,卻讓我相信這世界仍有一些好,可以讓我追逐。現實的人生無法只看著月亮,但起碼也要經常看一看,同理想與現實和解,在不完美的世間從容不迫,才算是一種清醒的姿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月手札 的精彩文章:

TAG:未月手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