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梭羅:去過你想過的人生吧

梭羅:去過你想過的人生吧

你可以一成不變,也可以立即改變|第 1 期

本周作家:梭羅

亨利·大衛·梭羅(1817-1862),美國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的散文家、詩人、哲學家。《瓦爾登湖》是梭羅的代表作,記錄了他在湖畔小木屋獨居的兩年零兩個月的生活體驗,被公認為現代美國散文的最早範本,享有「美國文化的純凈天堂」之美譽。當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就讓梭羅深沉而敏感的文字撫慰我們疲憊的心,一起告別白晝的繁忙,共同享受無窮無盡的精神自由。

Peter Doig [蘇格蘭]

▎作家筆記

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梭羅 《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節選)

作者:梭羅[美國]

為你讀詩:任魯豫 | 主持人

向上滑動閱覽

我住進樹林子的第一天,碰巧正是獨立日,亦即1845年7月4日,當時我的房子還沒有竣工,自然抵禦不了嚴冬,只好湊合著遮擋一下風雨,既沒有抹泥灰,也沒有砌煙囪,牆壁採用的是飽經風雨侵蝕過的粗木板,縫隙很大,入夜以後就讓人感到冷絲絲的。經過劈削後的筆直的白色立柱,以及剛剛刨過的門窗的框架,使小屋子顯得潔凈而又有一點兒透風,特別是大清早,木頭都吸足了露水,令我浮想聯翩,莫非到了正午時分,一些鮮美的樹膠會從木頭裡滲出來。在我的想像之中,屋子裡整整一天或多或少都保留著黎明時那種氛圍,讓我回想到前年觀光過的一間山上小屋。那間小屋通風良好,又沒有抹過泥灰,適宜接待一位雲遊四方的神仙,在那裡女神也不妨拖曳長裙。打從我的屋頂吹過的風,有如橫掃山脊的風發出時斷時續的音調,或者說就是人間樂曲從天上落下的幾個片段。晨風永不停歇地吹拂,創世紀的詩篇從來沒有間斷過;惜乎聽者寥寥無幾。奧林匹斯山到處都有,但能悟出箇中奧妙之人卻屈指可數。

過去,除了一條小船,我擁有獨一無二的房子只是一頂帳篷,夏日出遊時我偶爾還使用過,如今已經卷好,仍然放在我的閣樓上;但是那條小船幾經轉手,早已沉沒在時間的溪流里了。今日里有了這個頗具質感的棲身之地,我定居在人世間也算有了改善。這小屋雖說有點兒單薄,卻有一種賽過晶體的氛圍環繞著我,而且還跟我這個營造師息息相通。它還使人聯想到有點兒像一幅素描輪廓圖。我不必到門外去呼吸新鮮空氣,因為屋子裡的空氣絲毫不失新鮮。我坐在門後與置身門外都差不離,即使在陰雨天也一樣。哈利梵薩說:「居無鳥,猶如食無味。」誠然,我的住所並非如此這般,因為我發現自己突然與鳥兒們比鄰而居;這可不是捉來一隻鳥兒,把它幽禁起來,而是我讓自己關在屋子裡與鳥兒做伴。我跟它們最最接近的,不僅有常在花園和果園裡飛來飛去的鳥兒,而且還有更加富有野趣、更加扣人心弦的林中鳴禽——比方說,畫眉、鶇鳥、紅蔦、田雀、三聲夜鶯,以及許多別的鳴禽,它們從來沒有過,就算有過,也極其難得向村民們吟唱過什麼小夜曲。

譯者:潘慶舲

選自《瓦爾登湖》第二章《我的住地;我的生活探索》,上海譯文出版社,內容稍有改動

「 留言話題 」:

一起來分享你獨特的生活方式

170多年前的瓦爾登湖畔,梭羅以漫遊山水、席地幕天的野生生活方式,獨具慧眼,獨闢蹊徑,向人們說明應該如何生活。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營造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有人崇尚健康飲食,有人保持運動健身;有人沉溺於文學裡的浮華,有人留戀於光影里的瞬間。

遺憾的是,工作的壓力、教條的限制、旁人的紛擾、網路的浮躁有時候可能會蒙蔽我們內心的真正所向,也使我們失去了對生活更高規律的追求。這時候,請始終保持有限的社交,持續調整舒適的步調,不斷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心安靜下來,為自己的心保有一片樸素淡泊的棲息之地。

那麼就讓我們從簡單的小事做起:

1. 每天晚上10點半,與手機斷舍離

2. 一周保持三次運動,不瘦不換頭像

3. 一個月讀完一本書,不再推脫沒時間

文/小白

- 本期配樂 -

配樂剪輯自美國著名音樂家Paul Cardall的作品Restless Hope,選自專輯New Life。夜深人靜,輾轉難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

▎詩意的人

任魯豫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

如何提高「聲音投稿」的命中率?

如何能在「為你讀詩」聽到自己的聲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為你讀詩 的精彩文章:

朱亞文:你不來,江山多美,都是浪費
什麼是好的工作,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TAG:為你讀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