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經失調容易導致房顫

神經失調容易導致房顫

近期Agarwal等(1)研究發現房顫患者存在早期心率和心率變異性的改變。他們研究了11715例ARIC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資料庫中年患者的基礎心率和心率變異性,平均隨訪19.4年,13.5%的患者發生了房顫,這些患者的心率變異性以及基礎心率均低於非房顫組,多元回歸分析顯示心率低於50次/分的患者更容易發生房顫。

事實再次證明,神經調節功能異常是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輕、無心臟基礎疾病患者發生房顫的重要原因。

心率變異性,如 SDNN、SDANN、rMSSD 等反映神經對心率調節的指標,目前仍不足以指導具體的臨床實踐。

如何準確的評價神經功能?基礎心率偏低是迷走神經張力增高的一種表現,怎樣與竇房結功能障礙區分開?而後者是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的,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事實上,中國的醫生與患者對神經調節以及心理健康問題仍缺乏足夠的重視。

(1)J Am Coll Cardiol. 2017 January 24; 69(3): 291–29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蔣大夫說 的精彩文章:

TAG:蔣大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