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機遇何在

人工智慧機遇何在

導 讀

對於人工智慧的爭論,自誕生起就未曾停止,但爭論從來不會阻礙技術的發展。當人工智慧漸入佳境,對於創業或投資來說,到底還有哪些機遇?

我們特意邀請了海邦灃華投資的國芯科技總經理黃智傑博士分享了人工智慧的發展與趨勢、挑戰與機遇,以及中國最早的晶元設計公司國芯科技的過去與未來。

國芯科技總經理黃智傑博士

全球爆發人工智慧產業浪潮,三駕馬車共同拉動

人類歷史上有三次工業革命,我們正處於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互聯網時代。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慧很可能成為下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它可能改變整個產業結構,在城市形態、生活方式、科技格局等多方面進行顛覆性的變革。

近幾年,世界上主要國家都在擴大對人工智慧產業的布局,美國自2010年就已開始,是最早啟動的國家。我國則從2016年5月「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開始,到2017年間持續發布了若干人工智慧產業規劃,而且整個資本界與產業界都非常重視。雖然在基礎研究方面,我國跟美國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但在應用創新上已經與美國並駕齊驅

人工智慧技術在幾十年前早已存在,但為何近幾年發展如此迅猛?主要是駕馬車——演算法、數據和計算力三者推動所致。演算法主要是指的是深度學習的演算法,如廣為人知的谷歌AlphaGo與李世石的人機圍棋大戰;隨著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許多公司具備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作為深度學習的推動力,讓人工智慧在概率上得以實現;當數據進行大量訓練和執行時必須有計算力,近年來晶元技術的發展正使得計算力達到了深度學習所要求的水平。當以上三點都具備,便迎來了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

彎道超車,人工智慧的發展機遇何在

第一,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工業4.0給中國帶來彎道超車的機遇。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實際上就是把人類帶入一個智能時代,目前對中國的IT企業來說將是很好的機遇。

第二,技術突破的產業革新,深度學習、演算法、底層晶元等全新的技術突破將大大助力產業革新,演算法、硬體、軟體三者深度整合。

第三,人工智慧投資方興未艾,2017年全球人工智慧創業獲152億美元投資,巨大的市場正值投資的黃金時機。

第四,國內外科技巨頭布局AI,谷歌、微軟、蘋果、IBM、Facebook、百度、阿里、騰訊等都視之為下一個主戰場,並且中國AI專利超過美國,是美國的兩倍之多。

行業+AI,推動融合創新

這幾年人工智慧發展的迅猛之處,體現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方面,包括機器視覺

近年來,語音和圖像識別不斷突破

近年很多AI公司紛紛推出「AI+行業」概念,但黃智傑博士認為更重要的是「行業+AI」——怎麼改造現有的行業,提高效率並改善用戶體驗。融合創新技術正在不斷湧現,應用產品主要體現在以下行業:

一是消費電子行業,典型案例如華為的mate10,蘋果公司的iPhone X,其中的人臉解鎖就包含人工智慧技術。

二是投資界高度關注的自動駕駛汽車行業,即把機器視覺和感測技術等相結合。應該說,目前的主力軍在2級和3級,還未到達4級,特斯拉實際上是2級和3級之間的輔助駕駛。目前自動駕駛出現的一些事故,已經讓這一產業的發展有所放緩。但不管汽車行業如何發展,這都是晶元行業一個很大的切入點,是行業發展的一個大方向。

三是安防和智能家居等。今後,傳統攝像頭將智能化,前端自動識別、分析後僅把結果或者特徵量很小的數據傳到雲端。其他如智能音響,現在亞馬遜、谷歌、蘋果、阿里、騰訊、小米等公司都加入了這一戰局,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在抓語音的入口。

此外,服務機器人——如陪小朋友學習和娛樂的兒童機器人——現在已經有大批量的銷售,用戶體驗也會越來越好。

除了這些以外,面向醫療、司法等領域的智能產品,只要有規律可循、有數據可以採集,通過訓練,它們的處理能力就能夠超越人的水平。

深度學習的計算力

深度學習的三駕馬車之一是計算力,正是深度學習引發了計算革命。谷歌為何要發布TPU(神經網路處理器)?之前谷歌搜索引擎的絕大部分是數據,當未來越來越多的數據變成語音和圖像時,由於之前伺服器在做語音類、圖像類的AI處理效率不高,雲端負荷會非常重,所以必須有專用處理器。

谷歌AlphaGo與李世石的人機圍棋大戰,是使用2000個CPU和200多個GPU組成的一個計算中心的陣列,來跟李世石進行對決。但是去年推出的AlphaZero,採用第二代的神經網路處理器晶元,只要四顆TPU晶元就能打敗AlphaGo。

所以晶元技術在快速演進,當業務形態發生變化時,未來的數據中心仍然可以保持現有規模,甚至縮小規模。英特爾也在轉型,它不單單做CPU,它收購了許多AI晶元公司。

AI晶元面向兩類市場,一類是雲端,像谷歌、NVIDIA、英特爾等,它們主要做數據中心,就是雲端,雲端有做訓練的,也有做推理的;還有一類是IOT,即終端,黃博士領導的國芯科技主要面向的是IOT市場,即主要面向終端而非雲端,這是一個海量的市場。

雲端晶元

終端晶元市場

未來可期,老牌中國「芯」的新征程

作為國內最早的一批晶元設計公司之一,國芯科技成立於2001年,核心團隊來自浙江大學,專註於數字電視、家庭媒體中心及人工智慧領域的晶元設計、系統方案開發。

從最初的數字機頂盒起家,十七年間,國芯已成為全球主要的數字電視機頂盒晶元供應商之一,機頂盒晶元產品出貨已近3億顆,產品曾獲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和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近期因被阿里收購而聲名大噪的CPU IP設計公司中天微,就是國芯科技最大的供應商之,國芯內置國產CPU的晶元累計出貨超過1.5億顆。

2016年,國芯正式切入人工智慧領域,率先推出面向物聯網的人工智慧晶元,擁有自主研發的神經網路處理器、指令集及編譯器等核心技術。

憑藉十七年晶元設計經驗的積累,國芯已擁有完整的晶元技術體系和產品規劃管理體系。而互聯網與人工智慧的結合,將引領未來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把「國產替代」(即替代歐美日韓市場上已有的產品)轉為真正的國產創新性產品。

未來可期,在解決了離線計算難、系統複雜成本高和功耗高等業界痛點後,國芯專註於研發高智慧、低功耗、全集成的智能晶元,從應用的角度出發定位產品,主要面向智能音箱、智能家居、車載助手、智能玩具、和服務機器人等市場。

只要說句話,空調就會自動打開調試到合適的溫度,電視會播放到想看的頻道,車載助手陪伴我們駛向更安全的遠方,輔導孩子學習和保護孩子安全的是更智能的玩具與機器人,這樣的場景即將成為現實。

不遠的未來,創造更美好生活的,除了理想和奮鬥,還有我們的中國「芯」。

海邦灃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邦灃華 的精彩文章:

海邦灃華:手術機器人的機會在哪裡?

TAG:海邦灃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