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國斌:藝術為大眾服務只是導向,真正的藝術家只對自己負責

陳國斌:藝術為大眾服務只是導向,真正的藝術家只對自己負責

[ 本文共計1308字 · 建議閱讀時間3分鐘 ]

文 / 陳國斌

如果藝壇也有「大叔」,那麼我想這個「大叔」應當是廣西的陳國斌,陳國斌是個非凡的人,胸懷之廣,目光之遠,遠非當下很多所謂大家名家所能及。正如石開所說,藝術道路需要正確的判斷力,陳國斌的見識與果敢,成就了他的藝術之路,並讓人眼前一亮,藝壇靈光一閃,真是不可多得的天才。

——走尋

搞書法、搞藝術就是談戀愛,選自己喜歡的做。印人非常難當。難當處不在於篆刻的藝術本體,而在於篆字的使用問題。因為字典中沒有篆字的可謂多多,除了部分可用通假的辦法解決之外,其餘無法篆寫,又不能杜撰。

就以此「撰」字為例,未見篆字,通假亦難。如果篆刻創作遇到「撰」字怎麼辦?採取迴避的態度並不是明智的辦法。手旁加「巽」,顯然是一種令人困惑的主張。

有可能你出於對知性的尊重而踩錯了擋。但你真的是踩錯擋了嗎?想想歷代許多篆刻大師,在藝術上名聲顯赫,而在文字學上聲名狼藉,這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了。

一燈能除千年暗

毋庸忌諱,篆刻一直都沒有得到與繪畫、雕塑等藝術種類相比所應有的文化地位也是事實。就美術史論而言,幾乎沒有論及這門古老的藝術,就算近年彙編的六十卷《中國美術全集》,雖然開列書法篆刻編(七卷),但僅用一卷「璽印篆刻」來概括其有幾千年歷史的藝術形象,顯得既蒼白又尷尬。

當人們把篆刻與書法並置時,實際上是把篆刻當做書法的一部分。篆刻的這種景況,決定了要與其他藝術種類相比,在當代中國面臨著雙重任務:它除了要與其他藝術種類一道應追求自己的當代品格之外,它還有「補課」任務,即獲得自身的文化定位。

因此篆刻必須以其獨特的藝術眼光和語言來梳理自己的同時,也要開拓視野、用豐富的想像力去展示未來,惟有如此,才能與其他藝術種類在同一個起點上參與當代人類的藝術的進程。

道心惟微

是藝術品就要有一定的價值。大多數當前的篆刻,所要考慮的先決條件已不是技藝性的作品。而是作品背後隱藏著的觀念;不是有血有肉的情感,而是凌駕於情感之上的普遍的、非個人的圖式。

亭角尋詩兩袖風

順便指出,英國美學家弗萊對筆跡(或書寫、書法)的強調,可能還得感謝中國藝術,特別是書法。在談到藝術欣賞與創作中的「感受力」時,弗萊一再訴諸中國書法之微妙作為這種感受力的證據。

在這個方面,生活在世界最偉大的書法傳統的中國觀眾,對筆跡的欣賞,倒是比歐洲人有著天生的有利條件,因此我們非常容易接受歐洲現代派繪畫,有時甚於其傳統繪畫。而在其傳統繪畫中,我們也傾向於更欣賞他們的手稿、速寫、素描或習作,有時甚於他們的油畫或完成之作。

所以,我懷疑,像徐悲鴻那樣具有極高中國畫修養的人,之所以會厭惡塞尚的畫,並非因為他本來就真的看不懂他的畫,而是因為學院主義意識形態蒙住了他的眼睛。相反,弗萊倒成了極少數接近於真正懂得中國藝術的西方人之一。

無意巧玲瓏

讀帖、讀印譜、讀拓片,不要用文學、哲學、考古的眼光去讀,那是學理的閱讀方式,是另一種境界;現代的方式,而是以一種圖像的方式來閱讀。學理閱讀有其意義,這種從文學修養來印外求印不是我主張的方式。但圖像閱讀,是我理解趙之謙印外求印最主要方式。

門前風景雨來佳

印章要講匹配,風格不風格不重要,取不取法哪家不重要。篆刻更多的是與圖像(書法、繪畫等)資源配置,沒有敘事性,更多的有意義、有生命意義線條的刻畫。如果我們像觀看藝術品那樣來觀看一條徒手線,那麼它就會告訴我們某種我們稱之為藝術家的感性的東西。

《徐辭》

缺失活性的線條這個最基本的元素,在這種情況下,藝術的生命本質和多樣性已經是無關緊要了,由此印人沒有真正自由地選擇改變我們看待自身的方式,連特定的符號也是干扁而麻木的。原有經驗對新知的獲得是一種阻力,但一旦突破後,這種經驗便成為一種沉澱。

藝術為大眾服務是政府的導向,藝術家對的只是自己的藝術良知、知識分子負責。對待與自大觀點不同的人,要大度,莫作怨婦、不作恨男。

《真水無香》

————

陳國斌簡介:

1948年生於南寧,廣東新會人,別號一廬。廣西書畫院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

走尋作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尋 的精彩文章:

文物出版社復原了乾隆年間的這本書,書法的秘密都藏在上面了
施晗對話齊劍楠:文化如鏡子,在當代碎了一地

TAG:走尋 |